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玩转企业新媒体运营

浅谈:如何玩转企业新媒体运营

浅谈:如何玩转企业新媒体运营?题图:瓦尔登湖文字较多,排版不够好。

唯一庆幸的是水分也比较少。

各位读者,好久不见。

恩,因为小北前一段时间回学校处理毕业的事情,所以没能及时更新,但是这段时间并不是无事可做,小北认真思考了企业新媒体运营工作怎么开展,然后拿小杜杜做了一点分析,又想了想企业新媒体平台联运模式。

回来后立刻写下这个文章与大家探讨,也是抛砖引玉,不足的地方还望诸位大神指出。

之前文章发出后,很多运营圈的朋友都加了小北微信,一般寒暄过后的第一句就是:“我想问新媒体运营要怎么做?”猛地抛出这个问题,其实我也很棘手,因为这个问题答案太复杂,不是几句话就可以说完的。

所幸小北高中成绩尚可,记得化学老师说过,一个化学实验要知道“实验做什么、实验怎么做、实验用什么、东西怎么用、结果是什么。

”放在此处同样适用,知道这五点,你就能玩转企业新媒体运营:“运营做什么、运营怎么做、平台有什么、平台怎么用、结果是什么!”●企业新媒体运营做什么●那么一步步来吧,先来谈谈新媒体运营做什么。

在我的前一篇文章《我为什么选择运营及我对运营的理解》里面,我指出运营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盈利。

后来通过和类总(“类类有话说”账号运营者,可关注leileitalk520)交流,对运营的认识加深了一些。

运营是有情怀在内的,运营有着对用户和产品的尊敬,所以运营实现盈利的过程与销售不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盈利模式。

运营是通过情感来感染用户,促进消费,盲目追求利益的运营还不如去做销售。

简单理解,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

所以新媒体运营就是利用新媒体完成运营工作。

在第一篇文章里,我简单的说明了自己对新媒体运营的3点认识(简单又复杂、有趣又枯燥、定位最重要),但这三点也只是认识,并没有对新媒体运营做什么解释。

今天我想对这个问题做一下补充,和大家一起探讨究竟企业新媒体运营需要做什么。

为防止真小白直接来做新媒体运营,我先解释下自己对新媒体的认识:新媒体字面意思就是新型媒体形态,目前来看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空间、贴吧、播客这几个新媒体平台比较火爆,现在的企业新媒体运营也基本上是围绕这些平台开展的。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道什么是新媒体,跟得上最潮的新媒体平台,才能更好地展开新媒体运营工作。

不过现阶段新媒体平台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不能说只做好一个平台就可以安然,说不定今天还是WeChat独领风骚,明天突然杀出YouChat占据半壁江山,那么这就要求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有敏锐的嗅觉,比如大家都在博客时代,你提前占领微博的阵地,然后又开拓了微信平台。

能快人一步抢占先机,就像是别人还在辛辛苦苦拖着粮草辎重搬迁,你早已建好城池笑傲诸侯了。

杜蕾斯等几个大号就是这么崛起的,微博一开始进驻,然后等别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小杜杜已然功成名就了。

一般来说新媒体平台(不包括线上直销和微店)自身无法直接盈利,只能实现间接盈利。

也就是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推送优质内容和举办活动达成增加粉丝数量、提高品牌认知度,展现公司正面形象的目的。

从而增加公司影响力,增加公司获取潜在用户的能力,实现公司资产的隐性增值。

(当然你说自己公司全靠流量发广告变现,分分钟出一个10W+的阅读几百万的流量,那我也没话说。

)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不能直接反映到公司收入增加情况,因为确实难以拿出实际的数据证明新媒体运营为公司产生了多少利润。

不能说公司这个月多了2万个用户,其中5000个就是新媒体运营上个月的转化,也不能说本来公司本来是1000点知名度,但新媒体运营参与话题和炒作以后给公司带来了500点知名度。

这个评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对的。

因为工作效果难以精确评估,但品牌知名度和企业公信力这种隐性资产又不能忽视。

所以公司常用关注量、阅读量、转发量等数据来做运营人员的考核。

关于这个考核我不说什么,只能说确实在一定程度反映了运营人员的工作状况。

正是因为这种评估标准的不确定,全凭运营一张嘴的现状,所以很多新媒体运营人员喊得口号很响,但是做的事情却很差,生生的把自己逼成了一个线上销售,利用公司新媒体平台强行卖产品,转头汇报业绩:“我这个月实现了xx万销售额”。

对于这种人员,还真不好呵呵,毕竟是创造利润了……不过这也算好的了,还有些运营人员购买虚假粉丝、阅读故意刷量混工资的,无力吐槽……在我看来,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如果不是做网店运营和线上直销的,那么请千万不要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要长远来看,你的每一次发布,都是在对外展示公司的形象,都是在决定用户的选择,所以,不要只是转发和抄袭,要学会利用品牌,宣传公司,让公司的正面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用一种别样的形式展现自己公司的文化和氛围,让已有的用户认可公司,吸引潜在用户。

以上是我对企业新媒体运营的认识,可能还有不足,欢迎大家和我讨论。

个人新媒体运营似乎没什么好说的。

一个可以想到在微信、今日头条、网易云阅读、微博这些地方做自媒体的人,应该有一套自己的认识了。

最后说一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对我的认识你可以赞同也可以批判,但是在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请一定要明确自己对新媒体运营的认识,因为没有自己的思想,运营也只能是人云亦云,会迷失自我!!!●企业新媒体运营怎么做●上面说了企业新媒体运营做什么,也说了主要做的内容。

那么也该说说怎么做了,那么企业新媒体运营该做些什么事情呢?又该怎么实现所谓的品牌营销、文化展示呢?拿“杜蕾斯”举例子(不要问我为什么是杜蕾斯,因为我觉得它做的有创意啊)。

我从没见过杜蕾斯在自己的平台上说什么:“杜蕾斯air20一盒甩卖”或者“杜蕾斯土豪定制超薄超爽只要299/盒”。

看看杜蕾斯最近几期的内容,你或许会觉得它就是软广,不论什么话题,什么内容,都可以强行扯到爱情,扯到sex,然后顺理成章性感而不色情的扯到杜蕾斯。

不信来看几个实例:■杜蕾斯官方微信2015/06/21■父亲节当天,杜杜通过责任和成本对比,来体现父亲的爱和伟大,然后用一句“没做好准备当负责任的父亲前,尽量先当好一个负责任的男人。

”将话题引入爱情和责任,然后话锋一转,表达自己的产品,转化功力可见一般!■杜蕾斯官方微博2015/06/17■过一个私人定制的端午节!!杜蕾斯端午节定制盒+良品铺子星座专属粽,两种定制,一种甜蜜,把美味一次都给你,对心又对胃,吃完粽子再吃你!其实端午节当天我也有想过杜蕾斯要做什么活动,但是没想到居然是套套加粽子,还美其名曰“吃完粽子再吃你”。

一句话抓住了人生命的两件大事:食和性。

我难道要说这句话子曾经曰过么“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这种买一送一的活动加上各位假期精虫上脑,杜蕾斯能不火么?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是强扯的牵连,杜蕾斯的运营并没有什么深意,那我们再来看看下一个。

■杜蕾斯官方微博2015/05/28■入"势"有风险,杜杜保安全!配图如此看到这个微博的一瞬间,我真的震惊了,杜蕾斯的运营团队,你们收下我的膝盖吧,你们说的好有道理,我真的无力反驳!大家想想,当自己的股票跌到崩盘的时候,突然看到这个图,会不会热血冲头的去买一盒小杜杜保平安啊?而且一语双关,配图精妙,顺便普及个小知识:“势”有人及动物的睾丸之意,也代指男性生殖器。

这下那句文案看懂了吧?既保人势,亦保股势!小杜杜就是这么牛本来文章快写完了,结果今天神州和Uber的撕逼大战突然爆发,又忙坏了一众运营喵,内容不贴了,反正诸位看的都烦了,直接上图片好了。

小杜杜一贯是拿着安全问题做内容,套套的形状在他们的手里几乎百搭,既是股市又是标示。

搜狗输入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吧,抓住了一个错别字,然后结合自己输入法特质,狠狠的火了一把我觉得这就是新媒体运营的工作,不是告诉你杜蕾斯的价格和促销信息,而是潜移默化的告诉你,我们为顾客的生活服务,我们关心的是用户的爱情,我们做的是有责任有态度的品牌,然后让用户对品牌有一种认可。

说不定当我需要买一个套套的时候,走过超市的柜台,脑海中正好浮现出小杜杜的微博内容,这大概就是运营人员想要的结果吧。

(话说我这么吹杜蕾斯,杜杜的运营团队会不会给我广告费?)有些人可能又会说,杜蕾斯天生有类别优势,他们本来就抓眼球,新媒体运营团队人又多,加上需求高,怎么扯都是对的。

那你既然这么想,我是不是该谈谈人员配置的问题了!●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配置●首先一个企业新媒体运营人员要根据自己团队的人数确定工作,之前说过新媒体运营的人员可以少也可以多。

而企业新媒体运营,决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人数。

1人:在你能力不足的时候,关注2-3个竞争对手(与自己公司规模类似,产品相近,并且还有优势的企业)的新媒体平台,每天研究它的行为,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布的内容可以偏向于微原创,但是切勿抄袭,转载也请注明出处(不过现在微信对于未授权转载比较严厉,不建议碰线);每天的数据统计制表,内容归类(微信已经做得很好了,你只需要复制一下),关注行业动态。

差不多一个人能做的事情也就这样了,能力提升一些的话,可以做个分析和预测,然后试着策划一些平台小活动,做一下内容预安排,事情再多可能就有些吃不消了。

2—3人:这时候算是有一个小型的运营团队,可以考虑分工了,让大家在集体工作的情况下展示个人价值。

这时候你们除了做到上面的内容,当然还要有所增加。

比如关注更多的竞争对手,开始运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毕竟个人魅力只能是个人魅力,成规章制度后才能一直流传,尝试自己原创内容,还要负责活动策划、风险和应急预案处理、甚至可以开始深入了解用户和产品。

对一些爆炸性传播展开跟踪分析,尽快跟热点做相关内容,不求超越杜蕾斯,但求能向其看齐,突出事件和品牌的联系。

比如这次神州和Uber争斗,有创意的文案是否能够跟进?5—8人:如果是纯运营团队,这个配置已经很高,毕竟算上技术和美术的外援可能已经突破10人团了。

这个时候能做的东西应该很多,上面说的那些就太基础了,你们要着眼更细致和更庞大的东西。

这时候还是微信平台就不够团队发挥了,可能需要着眼于整个新媒体平台。

细致:完善的制度和规定、更为详尽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对技术开发的需求、更好地用户分析(排版、图片、内容这些基本的用户体验不说了,用户习惯和粘性分析这种高级的也要做了)、实现内容的全部原创、内容规划的长久性。

庞大:开始形成新媒体平台联运意识,不再只关注某一块的波动、对企业的运营方针有了了解、懂得借势和造势、开始有传播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介入。

10人以上+:杜蕾斯的运营团队据说也就十几个人,你都需要这么多人做新媒体运营了(哦,不对,该叫社会化营销了),我这个小菜鸟写的东西对你能有什么用啊!!!●企业新媒体平台联运●上面提到了企业新媒体平台联运模式,这个模式我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只能简单的说一下我的想法,如果大家有更为完善有效的意见,还希望能多多交流!就现在来看,各个企业可能都有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有些企业可能还存在贴吧和论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