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课一等奖
部编版《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优质课一等奖
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 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 好的风光了!
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手了。
• 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 江滚滚流。”
•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 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 江水滚滚东流思绪万千。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片写景抒情:望神州、北固楼、 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怀古讽今:万兜鍪、战未休、 谁敌手、孙仲谋。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 讽刺当朝。
中考链接
• 1.赏析本词中“生子当如孙仲谋” 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答案:从千古兴亡的故事中,举 出与京口有关的曹操、刘备,特别 是标榜了孙权的英雄形象,期盼当 今能够出现孙权式的英雄统率千军 万马抵抗侵略,光复神州。
中考链接
• 2、正面勾画孙权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_年__少__万___兜__鍪__,_坐_断___东__南__战__未___休. .
• 3、从侧面对孙权的历史地位做评价, 突出他雄才大略的句子是 _天__下__英___雄__谁__敌_ _手__?_曹__刘___. ____
• 4、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 英雄形象的诗句_生__子___当__如__孙__仲_ 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宋·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 字幼安,中年曰稼轩,因 此自号“稼轩居士”。汉 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 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 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 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 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 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 军事家和政治家。
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让多少诗人豪情万丈,柔肠百结: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满江红》: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南宋虽懦弱,诗人不沉默。 ● 千年历史千年诗,一寸山河一寸心。 ● 英雄装点了历史,历史铭记着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读一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dōu móu),坐断东南/ 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 如/孙仲谋。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 子当如孙仲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 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想一想
◆作者在北固楼上看到了什么? ◆作者在北固楼上想到了什么?
品一品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 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 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 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 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很 多首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说一说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北固楼上,放眼 看去,一片壮丽的景色】。千古【千百年来】兴亡 【兴亡更替】多少事?悠悠【绵绵无尽】。不尽长江 滚滚流(长江和历史兴亡有何联系?)。
(谁?)年少(统领)万兜鍪,(谁?)坐断东南 (和谁?)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这里含 有一个三国故事,你知道吗?) 。(谁说?)生子当 如孙仲谋。
写作背景
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 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 时年六十五岁。镇江,在历 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 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 垒的第二道防线。他登临北 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 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 昔,于是写下了本词。
再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赏析
这首词的用意在讽刺当时的朝廷, 但辛弃疾并没有直率的表达。而是暗 讽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 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辛弃 疾生于南宋,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
运用,用典,借古讽今的手法,歌颂历史人物孙权, 含蓄的表达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软弱 无能的愤懑和报国无门的感慨,表现了他的爱国 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