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滑坡与泥石流

4-滑坡与泥石流

粘性泥石流:密度大于 1800kg/m3,粘度大于0.3Pa·S,体积浓度大 于50%,整体呈层流状态,堆积物无明显分选性,流速快,破坏性 强,弯曲处有截弯取直作用。
稀性泥石流:密度小于 1800kg/m3,粘度小于0.3Pa·S,体积浓度小 于50%,整体呈紊流状态,堆积物有明显分选性,流速和破坏性相 对于粘性泥石流要小 。
EXIT
泥石流的特征与防治:
(1)密度大 (2)泥石流的 结构:悬浮、 支撑、沉底。 (3)泥石流的 流态:似宾汉 体(泥浆), 以宾汉体流变 方程为基础。
(与牛顿流体 区别) (4)泥石流的 直进性。 (5)泥石流的 脉动性。
A-形成区 B-流通区 C-堆积区 D-泥石流阻塞
河道形成湖泊
C
A B
(二)泥石流的堆积物
粘性泥石流停积后,粘稠的流动体并不分散,仍然基本保持 流动时的形状,两侧呈较陡的斜坡,前缘呈陡坎,大石块主要停 积在堆积体的前缘或两侧。在剖面中,大石块常呈透镜状集结, 层次不明显,分选性差,石块在流动中互相撞击和摩擦,常在表 面留有擦痕或击痕,使表面毛糙,在堆积物中还杂有“泥包砾” 或泥球。总观这些堆积物的外表形态,常呈舌状、垄岗状和孤岛 状,或由于“龙头”的阵阵退缩形成阶坎状。
勘探方法:
遥感信息 地面地质测绘 勘探实验方法
C 平面图
A
B
D 滑坡勘探线布置
剖面图 A---B 剖面图 C---D
防治:
(1)支档工程 支档工程是改善斜坡力学平衡条件,提高斜坡抗滑力最常用的措施, 主要有档墙、抗滑桩、锚杆和支撑工程等。
(2)排水 (3)减荷反压这一方法在 滑坡防治中应用广泛。
(1 )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坚硬脆性岩体中。 (2) 构造节理和成岩节理对崩塌的形成影响很大。 (3) 崩塌形成又与地形直接相关。 (4) 风化作用对崩塌地形成有一定影响。 (5) 触发因素:裂隙水压力、地震、岩爆震动等。
EXIT
滑坡要素:
5
6 4
3
21
8 7
滑坡形态要素示意图
1. 拉张裂缝 2. 滑坡后壁 3. 滑坡台阶 4. 滑坡舌及鼓张裂隙 5. 滑坡侧壁 6. 滑坡体 7. 滑坡床 8. 滑动面 ( 带 )
4.流动作用:是泥土、沙、石块与水分搅和成粘稠体的运动。 EXIT
斜坡要素与崩塌形成条件
斜坡系指地壳表部一切具有侧向临空面的地质体。它包括自然斜坡 和人工边坡两种。 斜坡具有坡体、坡高、坡角、坡肩、坡面、坡脚、坡顶面、坡底面 等各要素。
坡顶面
坡底面
坡高 坡角
坡体
斜坡要素图
思考题1
崩塌的形成条件:
4-滑坡与泥石流
滑坡与泥石流及其防治
1. 负荷地质作用的原理和类型 2. 斜坡要素与崩塌的形成条件 3. 潜移作用的特点与分类 4. 滑坡的形成因素与发育过程 5.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与地质作用 6. 泥石流的特征、分类与防护措施
负荷地质作用
负荷地质作用的原理:地表的松散堆积物和岩块 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各种外因触发下产生运 动所引发的地质作用过程
(4)其它措施 护坡、改善岩土性质、 防御绕避等措施。
滑坡体 抗滑桩
拉裂
锚杆
滑移面
滑移面
EXIT
泥石流是一种含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1)密度大,在1420-2440kg/m3 之间。
(2)突然性的山区地质灾害。 (3)破坏性。
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3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地形
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一条典型的泥石流,从上游 到下游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象一条头大腰细尾巴散开的金鱼。 上游叫形成区,是一个面积巨大的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圈椅形凹地 中游叫流通区,多为一个深切的狭窄沟谷,沟床发育陡坎及瀑布, 坡度很陡,断面是“v”形或“U”形。 下游叫堆积区,多位于山口平缓开阔地带,泥、沙、石块在这里堆 积成为扇状、垄岗状等乱石堆。 (二)松散物质
A-形成区
B-流通区
C-堆积区
A
D-泥石流阻塞
河道形成湖泊
B
C D
泥石流域示意图
泥石流的地质作用:
(一)剥蚀与搬运
粘性泥石流中,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流动体的组成部分。 水和泥沙、石块凝聚成一个粘稠的整体,并以相同的速度作整体 运动,因此粘流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承托能力。巨大的石块象帆 船一样地漂浮而下。
谢谢
自重
外界触发力
G
N F
F 据运动特点,划分为4个类型: 1.崩落作用:是运动块体快速的、突然的坠落。运动块地开始并不 是沿着固定斜面滑落,而是先短暂地离开其连结的基岩向下坠落, 然后再沿山坡滚落下去。 2.潜移作用:是一种长期缓性的物质运动,无法确切地找到滑动面, 但存在一个潜移面。 3.滑动作用:是先较缓慢然后快速的运动,粘结块体内部及其与基 岩之间发育着一个或几个切变滑动面。
D
泥石流的分类:
思考题4
(1)按泥石流流域形态分标准型、河谷型、山坡型。 (2)按泥石流物质组成分类分为:水石流型、泥石流型、 泥水流型。 (3)按泥石流流体性质分类分为:粘性泥石流、稀性泥石 流。
思考题5
泥石流流域形态:
标准型: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面积较大,能明显 的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河谷型:流域呈狭长条形,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 沟谷明显。 山坡型:主要沿山坡坡面上的冲沟发育,流程短,面积一 般小于1平方公里,无明显流通区。
河流
河流
河谷型泥石流流域示意图
山坡型泥石流流域示意图
物质组成分类: 水石流型:一般含有粗颗粒成分,粘土含量很少。堆积物常常是很 粗大的碎屑物质。 泥石流型:既含有相当多的粗碎屑物质,又含有相当多的粘土,堆 积物常是连结较牢固的土石混合物。
泥(水)流型:固体物质主要是粘土物质和细粒泥砂。
流体性质分类:
在上述形成区的高山深谷内,冰冻风化和其他物理风化作用十分 强烈,经常发生巨大的雪崩和岩崩,大量的岩块崩落凹地之内,伴 随着冰雪的冻结或泥土的粘结,使岩屑越聚越多,有时达几十米厚。 (三)降水 当堆积物内水份充分饱和后,减小了内摩擦力和粘结度,增加了滑 动能力。另外,由于降雨过后,山区水流常以洪流形式强烈冲蚀掏 挖沟床及岸坡,造成滑坡、崩落等,乘势发生泥石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