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模板】

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立项编号 B-a/2018/02/01课题名称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填表日期 2018年12月20日“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开题报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本人申报的“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课题已获准立项为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普教重点资助课题,立项编号为B-a/2018/02/01。

一、开题活动简况为了进一步明确课题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细化实施的内容、完善课题计划,如期获得研究成果,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8年12月10日在院三楼会议室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

参加课题开题论证的专家有:XX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XX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研究员彭钢,XX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董林伟,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孔伯良,昆山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秦春勇等。

《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课题开题论证会。

另外,来自市、区及直属学校20余名教师参加了观摩。

开题论证主持人为XX省教育学会会长杨九俊。

课题主持人丁杰院长向各位专家报告了课题研究计划的基本情况,部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补充说明。

专家们认为:课题直面目前教研科研的难点、痛点问题,切合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总体要求,选题既立足当下又面向未来并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内容既科学合理又具体详实并有明确的实践指向,思路既谋划得当又清晰可行并有合理的实施路向,是超越现在、面向未来的实践性研究,也是面向教师、面向学校、面向区域的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具有专业性、规定性、学理性特征,是最为规范的开题报告,显示出教育研究的高水平。

同时,专家们还就课题中“立德树人”的服务指向、课题研究内容的分解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附后)。

二、开题报告要点(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1.基于市教科院自身职能的发挥“九五”以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各市、区,或者说整个大市,的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经历了不间断的多轮调整。

学校教育科研机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设到并设”的变化过程,相应地,各市、区和大市教育科研机构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合到分再到合”的过程。

至“十五”末的2004年12月28日,集教研和科研于一身的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机构设置的变化,带来教研科研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变化和调整。

唯有进行教科研整体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才能在教科研机构调整与职能变化的背景下实现教研科研的再发展与再提升。

2.基于大市教育发展的需要“九五”以来,教育科研的发展水平和主要指标在全省、全国位居前列,形成了群众性教育科研的热潮,在全国、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和教育科研成果奖的评审中,我市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不断攀升。

“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现代化推进到关键阶段,涌现出一系列战略性问题、政策性问题、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

需要进行教科研的整体改革,建立更有效的教科研机制,实现教研科研重心、方式和组织形式的转型,需要整合教研科研资源,建立科学性、学术性、实用性兼顾的联合攻关平台,形成兼具科学理性与实践指导价值的重大研究成果,使形成具有区域特点的教育科学实践体系和理论特色,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式、持续性发展。

3.基于国家教育根本任务的落实“十一五”以来,在国家层面关于“立德树人”的政治呼吁不断出现。

之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的报告中,都有明确提出。

从政治局集体学习会到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在多次政治呼吁以后,终于明确写进党的报告,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南针。

至此,“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开始进行“立德树人”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

对于教科研整体改革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创新教研科研的融合方式,拓宽视野,通过改革实践研究,“立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发展之人”,以此落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任务,体现教育任务的全面性。

基于上述的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背景,我们在前期也进行了教科研整体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6年起我们陆续申报并立项了市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课题。

2016年立项了“区域教育科研机制创新研究”,在机制创新层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探索;2017年立项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旨在课堂教学评价的微观层面进行“接地气”的行动研究;2018年立项了“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区域研究与实践”,主要想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整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除此之外,我们还于2018年3月,与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建立了“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以“教科研融合服务教研决策项目”“学科核心素养落地‘苏式课堂’示范项目”“高层次骨干教师‘孵化’项目”“学生阶段学养绿色达标升级项目”“小初衔接课程建设项目”“基层调研纵深化服务项目”等“六个”项目为载体,进行项目驱动,开展市区两级教科研专业部门的深度合作,在加速教研科研方式转型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本课题就是在上述的现实背景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深化研究。

为了进一步明确课题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细化实施的内容、完善课题计划,按期获得研究成果,现将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汇报如下:(二)对课题的进一步理解和认识从课题立项到现在,我们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特别是在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进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具体化厘清。

1.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目前我市乃至全省教研、科研的发展现状,对照我市《教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三年工作计划》相关问题,我们发现还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主要有:(1)教研与科研还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还显得不够健全、不够完善。

(2)教研、科研方式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教科研的现代性还显不足。

(3)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评价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特别是重点学科的特色课程群建设尚待强化。

(4)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教科研运行机制还没有科学建立,智慧教研和科研工程还有待优化。

为此,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解决一个长期存在也是根本性的问题,即“教研与科研两张皮”问题。

同时,解决如何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科研的工作开展中得到有效落实问题。

具体来说,解决以下问题:(1)理论研究上,厘清立德树人理念在指导教科研整体改革方面的基本内涵及功能,解决教研、科研工作的“见术不见人”的问题,充分发挥教科研工作的育人功能。

(2)实践探索上,形成新时代区域(含市、区、校层面)教科研整体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转型方式及保障机制,解决“教研科研分离”问题,形成可资借鉴的、可供推广的一般经验。

(3)影响辐射上,研制大市《指向立德树人的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整体改革行动方案》,解决教研、科研工作“只在点上开花”的问题,揭示大市级层面教科研工作的一般规律。

2.对课题核心概念的认识根据本课题的名称,我们确立“立德树人”“教科研整体改革”作为核心概念。

关于“立德树人”,国人皆知,之所以也将其作为核心概念,主要是想说明“立德树人”在本课题中的特指含义。

又考虑到界定概念需要对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故把整个课题名称也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这样一来,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就确定为了3个。

(1)立德树人:XXX,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也是指教育的根本任务。

本课题中的“立德树人”是指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要求,通过教科研工作,“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以此落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任务。

(2)教科研整体改革:这里的教科研是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统称。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

教育科研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所有有关教育方面的宏观和微观的问题。

而教学研究,则是指为了解决在教学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而展开的研究,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再来指导教学实践,主要指学科教学方面的宏观和微观问题。

整体改革是指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的一体化改革,即尝试“科研员参与学科教研活动,教研员参与学段科研活动”,用科研的思维做教研,用教研的方式做科研,进而实现教研、科研的完全整合与深度融合为一体的实践探索。

(3)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指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科研与教学研究深度融合的一体化改革的一项行动研究。

重点进行“服务+引领”的教科研队伍建设改革、“共享+发展”的教科研路径改革、“关联+嵌入”的教科研模式改革、“反思+自觉”的教科研文化建设改革,进而形成管理与服务职能并重、条线分离的教育科研工作模式,形成科研与教研工作融合、意义分离的教育科研运行方式,形成各级各类科研机构、部门与团队资源整合、互助合作的教育科研协作形式。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特指大市,主要针对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研究。

3.对课题研究价值的思考我们认为,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从区域层面进行实践探索,形成教科研整体改革的经验并推广辐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研究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关于学术价值:一是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

虽然学科也有“立德树人”的任务,但大多是在德育领域发掘其内涵的。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发展,根本任务也是为了人的发展,这里的人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而教研与科研则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可以进一步丰富“立德树人”的内涵。

二是彰显“整体改革”的功能。

教研与科研在教育教学领域其功能虽然日益凸显,但仍然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难以形成合力。

通过教研与科研的整体化改革实践,在教研科研的功能发挥上进行一些实践探索,可以形成一些指导性的理论和独特的区域经验。

(2)关于应用价值:一是以研究的视角开展日常工作。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正是市教科院所涉及的常规、常态工作,将课题研究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以研究的视角开展日常工作,更容易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和科学性,有助于提高日常工作的技术含量。

二是以区域的实践进行推广辐射。

作为XX的教育大市,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面临全省11个大市“教研与科研”合并的这一现状,非常有必要探索一条教研与科研整体改革的一条新路径。

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研科研整体改革的路径、方式及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区域经验,进而推广辐射,价值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