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D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5.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古诗。
______绝,______径______踪灭。
孤______蓑笠翁,独钓寒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找出诗中的两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春光,竟会这样地______,这样地______!它把一冬天蕴藏的______,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4)月光似水______,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索绕在他的耳畔。……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___,伤心的哭泣,______,倔强的呐喊……
(5)哪里有洪水,______;哪里有危险,______。滔滔洪水中的群众,______,______,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的作者是,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动的景物有,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到来了。
(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12.古诗填空。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
(2)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的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
十分春: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______,描写声音的词是______。
(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18.下列诗句中描写儿童的是()ABiblioteka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B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19.课外阅读理解题。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这首诗是描绘______的,表达了诗人______之情。
(2)解释下面的字词。
①知时节:______
②潜:______
③俱:______
(3)诗中哪两句直接写出了诗人认为这场春雨是“好雨”?
(4)解释诗中画线的句子,并说说划线的“潜”字用得好在哪儿。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须:______意思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风引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游园不值》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请再写一句蕴含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
(7)礼到人心暖,______。
23.按课文《绿色的金鱼》填空。
图画课上,
我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老师看了看说:
“世界上有绿色的金鱼吗?”
我听了笑着说:
“我喜欢绿色的金鱼,
现在没有,
(1)你知道四道菜各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2)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朝诗人。
16.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
7.根据《对韵歌》连一连。
山清______柳绿______云______雪______
雨风桃红水秀
22.按课文内容、课外积累填空。
(1)“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的淡红的花,这繁花______,不留______,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这个句子中,作者用“喷花的飞泉”比喻______。(《只拣儿童多行处》
(2)阅读课文,我们领悟了许多道理。鲁迅先生的一个“______”字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珍惜时间;海伦•凯勒的自传《______》,阿炳创作的二胡名曲《______》和司马迁发愤写《______》等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执着。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清
魂
牧
遥
(2)解释词语意思。
纷纷:______
借问: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
(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6.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
(3)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一诗中描写儿童夜挑蟋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中描写红日孤帆的诗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
(5)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把西湖比作西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6)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中把君山比作青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弯弯的______的船,
______的船______。
______的船______,
______看见______的______蓝蓝的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课文、古诗背诵。
(1)杜牧的《山行》一诗中富有理趣的诗句是: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2)苏轼的《赠刘景文》一诗中描写丰收景象的诗句是: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
20.下列诗句中,与战争无关的一项是()
A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B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可惜无法摆在餐桌上,
只能当作大地的一道风景。
最喜欢高温的天气,
顶着骄阳,_______着热风,
羽毛般的绿叶子,
在瓶口一簇簇丛生。
我常常坐在椰子树下,
背靠着这大大的酒瓶,
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
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
(1)反复读第二小节,你觉得横线上填入哪个词最合适?()
A.吹B.飘C.迎D.冒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棵酒瓶椰子树,请简要概括这棵树的特点(至少3个)。
(3)根据语境选择“醉”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得横线上。
①“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______
②“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______
(4)你喜欢诗歌中画线的句子吗?写写理由。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句。
(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之情。
2.按课文《小小的船》填空。
弯弯的____________的船,
________的船__________。
________的船__________,
_______看见_____的______蓝蓝的_______。
(1)将诗歌补充完整。
8.诗歌鉴赏,回答问题。
满江红①
[宋]
怒发冲冠②,凭阑处③、潇潇雨歇④。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⑦。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⑧。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