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你,中国容标准三4.6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三 1.6 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三)知识:了解祖国灿烂的历史文化,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容分析本项目旨在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家”的热爱进一步上升为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祖国河山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华夏文明,结下了密不可分的兄弟情谊,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教育学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报国之志。
本项目共安排了导言和两个层次的容。
导言由两段文字组成,第一段用一句歌词引导,指出伟大的中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接着用简明的语言指出本课与上一课的联系: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中国;第二段先用充满激情的文字和富有感染力的排比句点明本课的主题,然后提出探究问题,导入新课。
本项目的第一层次“可爱的祖国”,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借以感受我们伟大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其次用一段正文对整个层次进行了归纳提升,并对学生提出要求:“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点明了本层次的思想教育目标。
再次,设置了一个“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文化”的主题演讲活动作为整个层次的拓展,使学生的爱国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第二层次“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首先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
其次,教材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西部大开发”作为例证,通过展望今朝,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同创造出了祖国繁荣稳定的新局面。
最后,倡导学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具体要求。
教材设置了一个课外拓展活动,把民族团结教育引向课外,引向生活。
热爱祖国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容,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本课的基本目标,也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只有让学生了解祖国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而团结互助、共同奋斗,才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
因此,“我爱你,中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祖国壮丽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及西部大开发、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等相关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活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并配背景歌曲《我爱我的家》),伴随着温馨优美的乐曲,师生共同对比交流“小家”与“大家”,轻松导课,并切入主题。
教师:同学们,家是温馨的港湾,我们要爱自己的小家,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家——中国,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
放眼祖国,我们会为祖国壮丽的山河而骄傲;走进民族大家庭,我们会感受到56个民族共处的温馨。
回顾历史,我们会以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放眼今朝,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正在实现着巨龙腾飞的梦想,续写着新的历史篇章。
是什么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征服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艰难险阻?5000年中华文明为什么会经久不衰?56个兄弟民族的团结为什么牢不可破?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历史就是最好的回答:爱我中华。
板书:可爱的中国。
(一)生活在线教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江山如画。
放眼祖国,万里长城,滔滔长江,九曲黄河,雄伟泰山,险峻华山,奇特,秀丽峨嵋,构成了绚丽多姿、气象万千的美丽景色。
五千年的文明史,凝聚了世界上最璀璨的文化:《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书法、绘画、京剧艺术。
古代先进的科技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无数的中华儿女无不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2005年7月1日至7月30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浪网等全国媒体联合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心目中中国最美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多媒体展示课件:评选“中国最美的地方”。
展示青藏高原的可可西里、世界第二古老学府岳麓书院、的西双版纳、的亚龙湾等优美图片。
学生:结合不同的主题(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学生分组展示交流图片、照片、录像资料等,各小组分别选出自己认为最美或最喜爱的地方,并简单说明原因。
(二)交流探究环节1:我说我的祖国“说出自己难忘、喜爱或深感自豪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各学习小组选出代表,交流发言。
教师:放眼祖国,我们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正是源于对祖国深切的热爱,无数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材,应该怎样做呢?环节2:我爱我的祖国课件展示:畅所欲言诉心声:“我的爱国计划与行动”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总结为:(1)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3)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4)要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如同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神州,装点着祖国的锦绣山河,他们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荣辱与共,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
板书: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环节3:忆往昔学生结合历史讲述: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他们对汉藏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做出的贡献,成功与高山族人民共同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故事等。
教师: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这种优良传统在和平时期、在祖国遭受外来侵略时表现一样吗?如果表现不同,那分别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总结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的表现:和平时期:互通有无、共同发展;遭受侵略时:团结奋战、共御外侮。
教师: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和睦团结的盛世局面。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现状,及时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大量扶持、优惠的政策,进而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
环节4:看今朝国家重视地区的经济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发展规律,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积极促成和平解放,并通过推动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而深刻地改变了的命运,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中央政府关心、全国各地支援的战略决策使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94年以来,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建设了62项工程,总投资达48.6亿元;15个对口支援省(市)和中央各部委也无偿援建了716个项目,资金投入达31.6亿元;全国先后派出援藏干部1900多名,这些都极改善了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1994年至2000年,全区国生产总值增长了1.3倍,年均增长12.4%,改变了长期低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的状况;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62.9%和93.6%;贫困人口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48万人减少到7万多人。
综上所述,和平解放五十年来的发展史,是由黑暗走向光明、由落后走向进步、由贫穷走向富裕、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是一部在祖国大家庭中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历史。
新闻:展示“西部大开发”的资料。
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进展(1)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国生产总值合计达20052亿元,年平均增长9.4%,快于全国平均增速1.7个百分点;人均GDP由1999年的4312元提高到2002年的5512元,平均增加1200元。
(2)工业生产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效益明显回升。
经测算,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全部工业增加值达6390亿元,比1999年增加13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8.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到27.7%,仅省就居全国第2位。
(3)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重点工程建设步伐加快。
2000~2002年西部地区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300亿元,占同期全国的21.3%。
三年里共开工建设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额为6000多亿元,到2002年底,已完成2000多亿元。
今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14项重点工程,总投资1300多亿元。
(4)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达193.25万人,比1999年增加106.27万人,增长1.22倍,年均增长30%。
(5)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3年间,西部12个省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均在6.4%~9.2%之间。
2002年西部12个省市区中有7个省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低于全国37.7%的平均水平。
教师:同学们阅读思考上述两则材料,有哪些感悟?(三)生活感悟学生发表“忆往昔,看今朝”的感悟并进行交流。
教师:同学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国家重点开发西部,富裕了西部四亿人民,也极推动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东西部各民族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共同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维护了共同的利益,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兄弟情谊。
我们热爱祖国,就要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注意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青少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样做?让我们走近初二学生小明,看一看小明是怎样做的。
情景模拟旁白:放假了,小明为了渡过一个快乐的暑假,报名参加了一个夏令营,夏令营里来了回族、藏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并且还要游览清华、北大等几所名校,小明甭提多高兴了。
可是,没想到开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几件烦心事。
早上:吃饭时,带队老师安排小明和几位回族同学一桌吃饭,遭到小明的强烈抗议:“他们又不吃猪肉,我可受不了,我要求和汉族的同学在一块。
”几位回族同学听了很生气,带队老师也很不满意。
中午:午饭后,游览清华园,夏令营里最小的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发起了低烧,带队老师帮他吃完药后,请小明帮他背一下包,小明生气地说:“我也很累,我帮他背包,谁帮我背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