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

普通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

普通钢琴集体课教学研究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钢琴艺术教育,我国的普通高校中的钢琴教学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方式,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钢琴教育成为重要任务,钢琴集体课作为普通高校钢琴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必须要对其教学进行研究与探索。

以普通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基础进行钢琴教学,让学生不断的得到艺术的熏陶,才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素质的提升,本文着重对钢琴集体课教学进行一些研究。

标签:钢琴集体课教学高校
钢琴集体课是将传统的钢琴教学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通过集体授课的形式展示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对高校钢琴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钢琴教学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应用这一教学模式,并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使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来。

钢琴,对于技术性的要求是很高的,学生想要学习好钢琴专业,需要专业钢琴教师的指导,通过实践弹奏,反复练习钢琴的技巧和指法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所以,钢琴课的教学形式,必须是一对一为主。

国老一辈的钢琴艺术工作者大多也是通过这种一对一的师承关系学习钢琴的。

但是,在目前我国的蓬勃发展的带动下,高等教育的普及推动了现在高校音乐系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钢琴专业教师的数量明显不足,一对一教学就不太现实了。

对此,集体课的形式出现很好的解决了以上的问题。

以下,我们就普通高校钢琴集体课的现状及策略进行分析。

一、普通钢琴集体课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从学生这一因素来看。

首先,现阶段虽然高校参加钢琴集体课的人数较多,但大多数高校在报名之前会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考核,这样经过一定钢琴技能训练的学生就会有机会参加钢琴集体课程,而那些对钢琴具有浓厚兴趣基础较差的学生则会与钢琴集体课堂失之交臂,从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子女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尤其在一些大中城市,许多家长会培养孩子一些特长,这样当其进入高校后就会具备一定的音乐或者乐器的学习经历,在参与钢琴集体课堂时会很快的融入到教学中去。

但是,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学习钢琴,这样不利于钢琴集体课的开展。

第二,从教师这一因素来看。

许多教师来自于专业院校或者示范院校,其对高校艺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缺乏认识,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按照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来进行,从而忽视了对学生文艺素养的提高。

此外,还有一些教师虽然学历高、综合素质好,但是其对钢琴集体课程持有怀疑态度,在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也不能积极的学习与钢琴集体课程相关
的内容,懒于研究,这就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优化普通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策略
高校钢琴教学者要勤于研究,创新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其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在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中,要想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在认真学习和了解钢琴集体课的相关教育理论的同时,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对此,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预习目标,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明确教学重点的同时按照教师给出的预习方法进行课前预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的方式将简单的东西学会,并将难点和疑点归纳起来,留在课堂解决。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掌握学习方法的同时,调动学习积极性。

其次,对学生的启发,还可以通过创设钢琴情境来实现,钢琴演奏是通过学生的理解和心灵上的感悟,再通过第二次创造将作品诠释出来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把谱子机械性的演奏出来就可以的。

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需要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作品所创造的情境中去,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当然,学生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听多看,勤弹奏。

集体课上,教师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钢琴艺术世界。

在课堂上,教师多让学生听和看钢琴作品的演奏方式,可以使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也可以是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尽量多做对比性弹奏或对比性赏析,引导学生多方面理解作品、感受具体的音响效果处理。

当不同风格的作品展现在学生面前时,能为学生创设一种艺术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中更好地感悟、理解作品。

并不是每个钢琴教师都是无所不能的,但是当遇到自己本身薄弱的地方要正视自己,不要选择回避,把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多媒体技术给予弥补,比如,当教师遇到了自己并不擅长的曲风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名家、名师的演奏,让学生进入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去感悟,联系生活经验和音乐去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喜悦。

最后,在钢琴集体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以及个别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模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如,在教师在开展钢琴集体课程之前,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对个别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当完成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后,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集体授课的形式来对上一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让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钢琴集体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新知识的讲授中,教师应该开展集体教学,在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则应该利用多媒体将谱例
展示出来来请个别学生进行示范。

学生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其他学生对展示進行评价,这样既节省了教学实践,还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前提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高校钢琴集体课的开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勤于研究,积极的学习钢琴集体课程的相关教育理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信钢琴集体课一定能够发挥出其积极的作用,从而有效的提高高校钢琴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怡青.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究[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4):89~91.
[2]魏莲.钢琴集体课教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3(4):71~73.
[3]辛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高师钢琴集体课改革[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3):82~85.
[4]吕琳.关于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与改革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31(07):182~183.
[5]朱文.普通高校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析[J].艺术评鉴,2016(04):139~140.
[6]张志可.钢琴集体课教学的基本环节[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4):85~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