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昆明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考研难度

最新昆明理工大学历年考研分数线考研难度

昆明理工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昆明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六所高校之一,建立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两所高校之一,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学校创建于1954年,时名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

2004年12月,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成建制并入。

根据2020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省级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含1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4种,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

据说,昆理工的研究生,读完研一就能出去实习,尤其对于工科专硕来说,出去实习才是关键,有不懂的直接问导师,导师会出具体建议。

国家每月有600块钱的补助,实验室也有项目补助,虽然不多。

昆明理工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

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1.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2.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3.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

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出现在如下两个专业:1.上涨极限值(+7分),艺术学和体育学。

2.下降极限值工学(-6)和工学照顾专业(-6)。

一般而言,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持平,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总体无大变化。

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上涨,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有所增长(具体原因要视本学科特点而言,请关注high研网发布的2020年分类学科报告综述。

)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下降,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同样有所下降。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今年分数上涨的学科全都是文科专业(不考数学的专业),这反映出几个信号:1.文科专业报考人数增多。

2.文科试卷主观性更大,评分标准更具离散性,想得高分并不容易。

3.2022考研文科竞争性会更大。

昆明理工大学考研难度具体分析本难度系数由以下因素构成:(院校级别、地理位置、院校信息、学校排名、学校荣誉、报考总人数、录取总人数、一战成功率,优势学科、劣势学科、热门学科、冷门学科、总体难度评价、综合难度评分等综合因素)。

昆明理工大学院校考研难易程度综述1、院校口碑昆明理工大学的口碑依然在建设当中,相比重点名校自然算是相对弱势,知名度不高,但在昆明理工大学的区域占地范围内知名度尚可,尤其是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人力物力的投资,总体而言呈现好的发展走势,未来前景可期。

2、城市经济渐次繁荣,教育事业有力可依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内总会有几个好的大学,某种程度讲,城市的经济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相当的助力的。

就本院校所在城市而言,近几年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逐年变好,对于考研而来的学生来讲当然也是非常有益处的,比如在学生期间遇到比较可靠的实习机会的几率增加。

3、考研调剂率昆明理工大学可接收调剂的专业相较重点院校是比较多的,历年数据显示,某些冷门及普通专业确实会经常出现招不满的情况。

由此,调剂当然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啦。

不过,同学们还是得稍加注意,在这件事情上要进行比较充分地准备才可以为之。

时间方面跟调剂的专业方面都要了解清楚一下。

另外,在备考过程中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于调剂,尽可能的往一志愿努力。

4、二战人数对比昆明理工大学向来淘汰率(初试+复试)就不高,虽然近几年有偏高的趋势,但总体来讲不会有很大影响,所以二战率并不高,对于初次考研的同学来讲是一个利好消息。

既如此,就不必为竞争对手的增加而徒增苦恼,毕竟二战选手无论在实力方面还是经验方面总是略胜一筹得,但来自同辈的压力依旧不可小觑,打铁还需自身硬,考研亦是。

5、毕业生去向和就业率昆明理工大学一些王牌专业就业率是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在当地市场,总体而言的话,就业率并不如知名院校,但优秀毕业生依旧前途看好,尤其近年昆明理工大学的就业率呈上升趋势,前途日益明朗。

2019届毕业生共计9489人,其中本科生7258人,研究生2231人。

全校就业率为91.1%,研究生就业率略高于本科生。

6、薪酬水平薪资是众多毕业生关心的问题,在新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薪资待遇水平都呈上升趋势。

总体而言,薪资水平和院校及专业关系如下:1.学历层次越高,其月均收入水平越高。

2.理工及医学类学科薪资水平普遍高于文科。

3.就总体数据数据而言,男生薪资略高于女生。

4.一线城市薪资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5.薪资水平、单位性质、工作压力,是毕业生最关心的三个问题。

2019届全职在岗本科生薪酬平均值5388为元(2018届为4612.4元),研究生薪酬平均值为7035元(2018届为6126.1元)。

2019届毕业生(本科和研究生)均比2018届毕业生收入增加超过700元;2019届研究生薪酬比本科生高1647元。

7、高考人数和分数线高考和考研是中国学生接连面对的两大国家级考试。

高考过后,考生升入大学,大学毕业可读硕士,因此,一个学校的高考数据往往也决定了它的考研热度和难度,一般而言,一个学校的高考关注量大同时也代表着该校考研具有一定难度。

昆明理工大学近三年高考分数线表现平稳,关注人数和往年差别不大,考研宏观压力一般。

三、2020考研大环境分析近30年(1994—2020)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统计截止至2020年7月10日,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具有研招资格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计998所。

虽然2020年考研已悄然落下帷幕,但史无前例的报考人数让考研再次火热一把,据教育部官方统计,2020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考研报名人数共计340万人,较2019年的290万人上涨50万人,持续第五年增长,增长率16.30%。

这也是1994年以来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最高人数纪录,是1994年报考总数的近30倍。

1994年只有11.4万人报考。

以下为high研网历年考研报考人数与录取比例统计,数据仅供参考:自1951年我国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开始招收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以来,研究生制度已有了69年历史(重新正式且批量招生研究生始于1978年)。

这数十年,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教育制度不断完善,关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日臻成熟。

我国硕士研究生可以进行培养方式、学习方式、报考类别以及考试方式进行划分,有如下分类。

考研绝非一个人的战争,是千军万马抢过一条独木桥,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场中,想要赢得最终胜利,所需要了解的信息一定要充足全面,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大数据中,要做到管中窥豹,一叶知天下秋。

接下来是我们根据国家公布数据以及HIGH研网的调研数据整理的全国考研调研报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3-2020年中国考研报名人数近年来,我国就业竞争加大,社会压力增加,学生的焦虑感和迷茫感进一步加深,时参加资格考试或技能培训以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的诉求进一步增强。

2013-2018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整体上逐渐增多,2018年,我国考研报录比为3.1:1,报名人数达238万人,2019年,我国考研报名人数达290万人,2020年已达到340万人,整体报录比在在4:1左右。

2010-2020年中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及增速研究生扩招始于2003年,2005年以后出现了研究生数量大于本科生的情况。

我国高校曾在2009年前后,降低研究生扩招的幅度,但近年来借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增加专业硕士,在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比例达1:1,一些高校还在增加研究生招生。

2017年研究生招生大幅增加,招生规模达突破70万。

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80万人,2020年更是达到85万人,就此推算,扩招之后,2021及2022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或将达110万人。

2010-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及增速随着考研人群的不断扩大也为考研相关的行业带来新的成长空间,尤其近五年本科毕业生人数稳定增长。

由于本科就业市场竞争激烈,更多毕业生选择考研深造,考研人数相对毕业生人数的占比从23.14%逐年提升到39.02%。

2010-2020年中国研究生毕业人数及增速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近年来高校研究生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

2010年研究生毕业人数招生人数38.36万人,2013年研究生毕业人数突破50万,2018年研究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突破60万。

2019年研究生毕业人数64万人,较上年增长5.9%,增速有所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来,研究生未毕业人数有所扩大,2019年未取得研究生毕业的人数达27.7万人。

考生本科就读院校性质从数据中显示,在考研大军中77%的考生本科院校为非985/211院校。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设定学校性质为门槛,更多的学生希望通过考研使自己的学校性质有所提升。

研究生热门报考专业由数据统计分析得,在研究生报考的前十名专业中,经济管理类占比60%,理工类仅占10%。

且大多数考生更倾向于报考专业硕士。

研究生热门报考地区由图表可见近22%比例的考生选择报考北京地区高校。

多数报考地区集中在北京,江苏,上海等教育资源丰富地区。

研究生热门报考院校根据数据显示,研究生计划报考前10的院校为: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其中985高校占比70%。

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赶超学术型硕士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