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管理制度五第四部分(一)仔猪保育舍饲养管理技术规程1、仔猪转入保育舍以前必须将空栏清洗干净,并消毒。
做到全进全出。
2、为有效的防止仔猪咬斗,仔猪上床后及时在体表喷洒“来苏水”消毒液,使气味一样,减轻咬斗。
新转入仔猪一周内饲养员要加强监护,防止咬斗并观察健康情况及时报告兽医,如因失职造成咬死者,饲养员负责赔偿。
3、断奶仔猪初进仔猪保育舍独立生活,因应激容易造成损失,饲养员要细心照料,观察其进食情况,做到少喂勤添,防止发霉变质。
4、保育舍每日清扫两次,网上不准留有粪便,每周消毒2次,保持干燥通风,清洁卫生。
5、室内温度,冬季20℃,夏季30℃以下。
6、防疫员必须按防疫制度操作,到60日龄时,接种猪瘟2头份,猪肺疫2头份,猪丹毒2头份,并随时掌握猪只的健康状况,有病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疫情及时汇报场部,并做好各项记录。
(二)育成仔猪的饲喂标准1、仔猪由产房转入育成后(35日龄)再喂7天乳猪料(1号料)然后添加仔猪料,至转育肥。
换料时一定注意逐渐换完,不要突然全部换完,以防仔猪拉稀。
2、采取少喂多添的方法,吃饱不剩料为原则。
一般喂5—6次/天,逐渐改为自由采食,但料槽内的料必须当日吃完,不准隔夜,特别是夏天以防变质,使猪能吃上新鲜饲料。
第五部分(一)育肥猪饲喂管理技术操作规程1、猪只转入前,将空舍清扫干净,并进行严格消毒,方可进猪。
做到全进全出。
2、为了防止咬伤,猪只进入后,立即喷洒来苏水消毒液,使栋舍内气味相同,减少应激。
3、进猪后,应立即按性别、大小、强弱分栏,便于饲养管理,以免造成大欺小、强欺弱至病的损失。
4、猪只转入一周内,因转群应激,环境变化,大部分猪采食量减少,肌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疫病。
饲养员必须精心管理,仔细观察其采食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兽医人员及时处理。
5、注意天气变化,保持栋内温度干燥通风、清洁卫生,每日清扫一次,在正常情况下,每周消毒一次。
6、猪只必须按阶段饲养,刚进的仔猪日喂4次,用料为(2号料)仔猪料,饲养至90日龄或长到30kg后,在一周内改喂中猪料,生长到60kg后,改为大猪料。
严格掌握换料方法,做到少给勤添,节约用料,合理用料,科学用料。
如实填报各项数据。
7、兽医防疫员要与饲养员配合好、随进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做到对病情早发现早治疗。
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掌握各项管理技术。
(二)育肥猪的给料标准育肥猪采取定时定量的方法给料,即育肥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营养标准。
1、育肥前期,也就是育成转来15天以内,喂(2号料)小猪料,转入7日内每天喂5—6次,少喂勤添,减少拉稀,一定要吃饱、总量要够,以保证生长需要。
2、育肥中期,也就是转来15天至75天共计喂60天,逐渐改为每天3次,喂中猪料,代号3号料,此阶段是猪只增重最快的阶段也是效益最好的阶段,所以一定要喂饱,及时增加给料数量。
3、育肥后期,也就是最后阶段,由转入75天—105天共喂30天,后期料代号4号料。
注意:每个阶段换料一定注意逐渐换完,当日喂多少取多少,不准剩料。
配种怀孕车间饲养操作规程每周工作内容(公共事务部分)1、星期一:(1)汇总配种记录并和管理人员分析上周母猪配种情况。
(2)为产前4周的母猪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3)上报上周配种怀孕的生产周报表。
2、星期二:(1)检查妊娠母猪将未受胎母猪和断奶2周后的还未发情的母猪集中起来准备催情。
(2)、统计需要淘汰的公母猪并上报场长复查。
(3)每周1次的常规消毒。
3、星期三:协助兽医给产前3—5周的母猪注射大肠杆菌五价苗、伪狂犬疫苗和兰耳病疫苗等。
4、星期四:(1)将后备母猪转入配种怀孕栏。
(2)将分娩舍的断奶母猪转入配种怀孕栏。
5、星期五:(1)将产前1周的母猪经冲洗消毒转入分娩舍。
(2)制定下周的配种计划,并上报下周饲料计划。
6、星期六、星期天机动安排,总结一周工作,组织学习或调休。
每日工作程序(公共事务部分)1、领料:根据存栏猪的数量领取相应的饲料。
2、喂料(1)饲喂方式:干粉料或拌湿料饲喂。
(2)饲喂量(最好用定量容器喂料)断奶母猪配种前每天喂给哺乳母猪料:3.5—4千克直至配种。
妊娠前期(配种—妊娠42天),夏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2.2千克;冬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2—2.4千克。
妊娠中期(43—83天),夏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2—2.4千克;冬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3—2.5千克。
妊娠后期(84—107天),夏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7—3.0千克;冬季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3.0—3.5千克。
日龄达220天以上,体重105千克以上的后备母猪,每天每头饲喂妊娠母猪料2.7—3.0千克。
公猪:公猪料2.8—3.5千克。
3、清扫过道、检查猪群(1)清扫过道:每次喂料后及时清扫过道,将散落在过道的饲料集中起来喂给膘情较差的母猪。
(2)检查猪群:清扫过道的同时观察母猪的吃料情况,如有卧地不吃的母猪做好标记上报兽医治疗。
(3)认真做好每天的公共事务,包括卸饲料、打扫舍内外过道、消毒、转群等工作。
配种员操作规程1、每日工作程序:(1)检查母猪发情、返情及流产:检查母猪发情检查顺序:断奶母猪、后备母猪和棘手母猪。
检查方法:处检用试情公猪和断奶母猪、后备母猪和棘手母猪面对面接触,出现站立不动,两耳竖立,眼神发呆的母猪做好标记,对做好标记的母猪再进行复检,用手按压其腰臀部时母猪呆立不动,阴户红肿并有粘液即判断为发情。
检查母猪返情检查顺序:配种后18—22天、40—44天、61—64天的母猪。
检查方法:与检查母猪发情,正确使用妊娠诊断仪。
坚持母猪流产:注意母猪的阴户,尾根是否流血和不正常的脓性分泌物;栏舍内是否有胎衣等排泄物。
(2)配种根据母猪的品种、体型进行人工授精或选择以之相应的公猪进行自然交配。
配种开始前要用消毒毛巾擦拭母猪外阴和公猪包皮。
辅助配种:(1)人工授精要正确使用输精器,插入的方位和深度要结合个体而异。
(2)自然交配时,待公猪爬跨稳定后,引导公猪阴茎插入,用膝部顶住公猪的后肢直到公猪阴茎停止抽动开始射精。
配种结束后填写配种记录卡和公猪使用记录卡,挂好配种记录卡,将公猪赶回栏舍。
(3)记录填写转入配种怀孕舍断奶母猪的断奶日期并挂好。
将当天的配种情况写到配种记录表,内容包括母猪号、品种、胎次、与配公猪品种及耳号和预产期。
记录当天的返情、流产、流脓、空胎等繁殖异常情况并在配种记录表上详细说明。
2、调整猪群将断奶2周还没有发情和配种后没有怀孕的母猪集中起来加强饲养管理以便催情。
将配种母猪在3天以内从配种栏转到怀孕栏保胎,必须按预产批示日期顺序排放。
将对妊娠12周的母猪增补后期料,以便进行优饲。
3、调教后备公猪后备公猪初配年龄和体重:公猪初配年龄一般为8—10月龄、体重120千克以上。
后备公猪的调教:后备公猪在首次配种前,可让其观摩成年公猪配种,后再安排个体大小相近,性情温存,发情明显的母猪与之交配;如交配不成功,可更换母猪与之交配,不能态度粗暴和殴打公猪。
4、合理使用公猪:公猪每天的配种次数要根据年龄而定,一般8—10月龄每周可用2次即每隔3天用1次;11—12月龄每周可用3次即每隔2天用1次(最大限度每周5次);12—18月龄每天可用2次每周不超过8次;18月龄以上每天可用2次但每3天必须休息1天。
5、驱赶公猪:后备公猪在配种前1个月开始驱赶,每天运动20分钟;成年公猪轮流驱赶运动20—30分钟。
炎热季节在凉爽时候进行,寒冷季节在气温高的时候进行。
6、用于自然交配的公猪精液品质必须每20天检查一次,以便调整使用强度。
清洁工作内容在断奶母猪或后备母猪转入时,全天必须看守,防止打架至残。
清扫粪便的同时检查母猪健康状况,如异常情况做好标记上报兽医。
协助配种员做好转群工作。
协助兽医做好预防注射和治疗工作。
清扫料槽,将剩在槽内的饲料分给其它的母猪吃。
防暑将温:当温度高于30℃时必须启动负压通风设备进行降温,每天运转时间视气温而定。
协助兽医做好每周二的常规消毒工作。
分娩车间饲养操作规程一、每周工作内容1、星期一:(1)收集上周的产仔、断奶记录并和管理人员分析产仔及育成情况。
(2)上报上周分娩舍的生产周报表。
2、星期二:(1)协助技术员给掉了耳牌的母猪补打耳牌。
(2)协助技术人员给产后三周的母、仔猪注射猪瘟疫苗及其他疫苗。
3、星期三:(1)给星期四断奶的母猪填写断奶记录卡。
(3)常规带猪空气喷雾消毒。
4、星期四:(1)断奶,母猪赶回配种怀孕舍、仔猪留栏饲养。
(2)将上期留栏的断奶仔猪转入保育舍,一旦整舍断奶结束应做好全进全出的准备工作;(3)冲洗、消毒分娩舍后进行封闭。
5、星期五:(1)给本周转入的临产母猪按顺序上栏位并挂上分娩记录卡;(2)协助技术员给小公猪去势。
6、星期六、星期天机动安排。
二、每日工作程序1、领料:根据存栏母猪和仔猪的数量领取相应的母猪料和仔猪料。
2、喂母猪料饲喂方式:干粉料或拌湿料饲喂。
饲喂餐数:三餐,早上、下午和晚上。
饲喂量产前一周:根据母猪体型大小、膘情、体况、胎次等情况饲喂,一般每天每头喂哺乳母猪料3.2—3.5千克。
同时给予一定量的轻泻剂和人工盐等。
分娩当天不喂料,产后第1天可用温盐水拌适量麦夫饲喂。
产后第2—7天,以第2天1千克为基数每天增加0.25—0.5千克到第7天日喂3—3.5千克;第8天后根据母猪的哺乳仔猪数投料。
饲喂量以每头母猪维持需要2千克为基数再加所带仔猪数×0.25千克;所带仔猪在8头以下日喂料3千克。
断奶当天停料。
如仔猪出现黄白痢,在治疗的同时可以减少母猪的饲喂量。
喂料时间:炎热季节:早上5:30;下午1:00;晚上9:00;其他季节:早上6:30;下午1:00;晚上8:00。
清扫过道:每次喂料后及时清扫过道,将散落在过道的饲料集中起来喂给膘情较差的母猪。
4、仔猪5—7天开始补料,少量勤添,每天补料5—6次;每次补料前必须清理仔猪料槽;将料槽中的脏仔猪料倒出喂母猪,并清洗料槽待干燥后重新补料;每次补料的同时检查仔猪状况,如仔猪出现下痢、呼吸紧张、精神差、嗜睡和不吃奶等现象做好标记,上报兽医。
5、保温、检查保温设备十分正常工作;仔猪适宜温度:1日龄35℃,2—4日龄33—35℃,5—7日龄28—30℃,8—14日龄24—28℃,15—21日龄24—26℃。
22—35日龄20—24℃。
6、清扫栏内母猪粪便。
7、坚持母猪的状况:如采食情况、恶露的排出情况、呼吸情况、乳房是否红肿发热、是否便秘,若有异常,上报兽医进行治疗。
8、初生仔猪的处理:称初重、剪耳号、剪平犬齿、剪断尾巴,填写产仔哺乳记录卡。
9、调整和寄养前一天所产仔猪,按大小头数寄养。
10、固定乳头。
11、补铁补硒:仔猪出生后2—3天注射牲血素1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