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电力系统运行及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一、主要内容•交流数据采集与处理——这是实现电网监控与调度的基础•远动终端RTU——这是电网监控与调度的最小功能单元•变电站自动化——电网中有许多变电站,变电站的自动化是电网监控与调度的一个基本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电网向用户供电,为了保证供电质量与经济性,需要提高配电网的自动化水平,保证优质服务。
配电网自动化就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基础•数据通信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与信息交流的基础•EMS能量管理系统——这是调度自动化的核心或最高目的二、电力系统运行及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电力系统的分层控制•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市场•调度自动化系统及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一)、电力系统运行状态一般认为电力系统满足了电能质量要求就可认为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它满足两个条件,1.满足功率平衡2.满足节点电压和传输线功率要求3.简写表示为:E 表示满足整个系统有功、无功功率平衡的等式I 表示满足节点电压约束、支路约束的不等式4.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几种描述(1)正常状态:满足E,I;用(E,I)表示(2)紧急状态:满足E,不满足I;用(E,Ī)表示(3)崩溃状态:E,I都不满足;用(Ē,Ī)表示(4)事故后恢复状态:满足I,不满足E;用(Ē,I)表示5. 电力系统五种状态之间的转换•上述五种状态的相互转换见图。
(二)、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其电能的质量与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有很密切的关系。
局部信息的自动化虽然可以快速反应电力系统的变化,但不具有全局功效,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对系统的安全性作出全面而精确的评价。
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又称为信息集中处理的自动化系统。
借助局部信息的集中处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电力系统实现全局性地预测与判断、分析与处理可能出现的运行情况。
(三)、电力系统的分层控制我国电网实行五级分层调度管理:国家调度控制中心、大区域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省电网调度控制中心及地、县电网调度控制中心。
如图1-2所示。
信息分层采集,逐级传送,命令也按层次逐级下达。
1.国家调度机构国家调度(国调)机构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网与各大区电网控制中心相连,协调、确定大区电网间的联络线潮流和运行方式,监视、统计和分析全国电网运行情况,并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对所辖枢纽变电、换流站和特大型电厂进行监视控制。
其主要任务包括:(1)在线收集各大区电网和有关省网的信息,监视大区电网的重要监测点工况及全国电网运行概况,并做统计分析和生产报表。
(2)进行大区互连系统的潮流、稳定、短路电流及经济运行计算,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校核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向下传达。
(3)处理有关信息,参与电网规划及各种技术经济指标制定和审查,作中期、长期安全经济运行分析。
2.网调(大区级调度)网调按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跨省大电网的超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并按规定的发用电计划及监控原则进行管理,提高电能质量和运行水平。
其主要任务包括:(1)实现电网的数据收集和监控、经济调度以及有实用效益的安全分析。
(2)进行负荷预计,制定开停机计划和水火电经济调度的日分配计划,闭环或开环的指导自动发电控制。
(3)省(市)间和有关大区电网的供/受电量计划编制和分析。
(4)进行潮流、稳定、短路电流及离线或在线的经济运行分析计算、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校核各种分析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上报、下传。
(5)进行大区电网继电保护定值计算及其调整试验。
(6)大区电网中系统性事故的处理。
(7)大区电网系统性的检修计划安排。
(8)统计、报表及其他业务。
3.省级调度网调按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负责省内电网的安全运行监控、操作、事故处理和无功/电压调整,并按规定的发用电计划及监控原则进行管理,提高电能质量和运行水平。
其主要任务包括:(1)实现电网的数据收集和监控、经济调度以及有实用效益的安全分析。
(2)进行负荷预测,负责省网的安全运行,编制省网的运行方式,制定开停机计划和水火电经济调度的日分配计划,闭环或开环的指导自动发电控制。
(3)地区间和有关省网的供/受电量计划编制和分析。
(4)进行潮流、稳定、短路电流及离线或在线的经济运行分析计算、通过计算机数据通信校核各种分析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并上报、下传。
4.地区调度负责区内电网的安全运行监控,遥控、遥调操作、事故处理和无功/电压调整,与省调和县调交换实时信息。
负责所辖地区的用电负荷管理及负荷控制。
5.县级调度县级调度(县调)主要监控110KV及以下农村电网的运行,其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1)指挥系统的运行和倒闸操作。
(2)充分发挥本系统的发供电设备能力,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对用户连续供电。
(3)合理安排运行方式,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使本系统在最佳方式下运行。
我国电网调度的基本原则:统一调度、分级管理、分层控制1. 统一调度。
涵义和内容如下:(1)电网调度机构统一组织全网调度计划(或称电网运行方式)的编制和执行,其中包括统一平衡和实施全网发电、供电调度计划,统平衡和安排全网主要发电、供电设备的检修进度,统一安排全网的主接线方式,统一布置和落实全网安全稳定措施等。
(2)统一指挥全网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3)统一布置和指挥全网的调峰、调频和调压。
(4)统一协调和规定全网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调度自动化系统和调度通信系统的运行。
(5)统一协调水电厂水库的合理运用。
(6)按照规章制度统一协调有关电网运行的各种关系。
在形式上,统一调度表现为,下级调度必须服从上级调度2. 分级管理是指根据电网分层的特点,为了明确各级调度机构的责任和权限,有效地实施统一调度,由各级电网调度机构在其调度管理范围内具体实施电网调度管理的分工。
由于信息可以分层采集,局部的控制一般不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其他控制部分;而且分层后可以降低信息流量,使得分层控制的自动化系统结构灵活,便于扩展。
*统一调度与分级管理之间的关系:电网统一调度、分级管理是一个整体,统一调度以分级管理为基础,分级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施统一调度。
目的都是为了有效地保证电网安全、优质、经济的运行,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3. 分层控制(1) 电力系统调度组织结构一般都是分层的。
分层控制和调度组织结构是相适应的。
(2)系统可靠性提高(3)系统响应改善此外,采用调度分层控制还便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扩充、系统升级和分期投资。
(四)、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1. 早期阶段实时性差,硬件设施不够,不能实现有效管理电网。
2. 运动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电力系统实时信息直接进入调度控制中心。
完成了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视、远距离开关操作以及制表记录和统计等功能,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3.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微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远动技术的重大变化,出现了称为能量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的调度自动化系统。
也就是目前常说的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
4. 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网络的建立我国国家电力信息网作为电力工业市场化运作所必需的网络基础设施已建设成为基于IP交换技术的四级网络。
网上开通的业务主要有调度自动化系统、电子邮件服务、WWW服务、域名解析服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等,同时承载着实时、准实时生产控制业务和管理信息业务。
5. 世界上典型的调度管理模式(1)统一电网、统一调度是当今世界调度管理的主流模式,分两个层次的统一。
一、局部电网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是电网运行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国家电网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是电网运行的先进组织形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合理选择,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如西欧、北欧、东欧以及亚洲等绝大多数国家、南美洲国家(2)联合电网、统一调度这是一种由于不同所有权属的电网逐步互连而出现的调度模式。
如美国的PJM电网,包括宾州、新泽西州、马里兰州等6个州11个公司组成。
(3)联合电网、联合调度这种模式为数不多,特点是无专设调度机构或只有形同虚设的调度机构,如北美电网(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一部分),西欧、东欧电网(UCPE)、北欧电网(NORDEL)这种联合电网联合调度的最大弊端就是抵御事故的能力较差。
(五)、调度自动化系统与电力市场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是支持电力市场运营的计算机、数据网络与通信设备、各种技术标准和应用软件的有机组合。
主要由以下子系统组成:(1)能量管理系统(EMS)(2)交易管理系统(TMS:Trade Management System)(3)电能量计量系统(TMR:Tele Meter Reading System)(4) 结算系统(SBS:Settlement & Billing System)(5)合同管理系统(CMS:Contract Management System)(6)报价处理系统(BPS:Bidding Process System)(7)市场分析与预测系统(MAF:Market Analysis & Forecast System)(8)交易信息系统(TIS:Trade Information System)(9)报价辅助决策系统(BSS:Bidding Support System)(六)、调度自动化系统及数据网络的安全防护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违法犯罪行为在不断增加,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电力生产与运营事关国计民生,电力系统及其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都很重要。
要保证电力系统的控制系统与外部网络绝对物理隔离,根据需要建立专用数据网络。
两种业务应当隔离。
信息安全是一个系统级概念,仅仅解决局部或个别子系统的安全问题是不够。
三、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一)变电站自动化(RTU,Remote Terminal Unit)(二)配电网管理系统(DSM,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三)能量管理系统(EMS)(一)、自动化系统的结构1.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就是设置在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远动终端。
与主站配合可实现四遥功能。
2.信息传输子系统分为模拟传输系统和数字传输系统3.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控制子系统4.人机联系子系统(二)、电网监控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1.变电站自动化(Substation Automation)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采用分布式系统结构、组网方式、分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