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工程跨越架施工方案

电力工程跨越架施工方案

跨越架施工方案×××××××××××××××年××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跨越情况 (1)三、组织机构 (1)四、跨越架施工及措施 (2)1、跨越架的分类 (2)2、跨越架设计及施工的基本要求 (3)3、竹竿、木杆及小钢管跨越架 (4)4、不停电搭设跨越架 (7)一、工程概况××××二、跨越情况注:河道为不通航河道。

三、组织机构四、跨越架施工及措施1、跨越架的分类(1)跨越架按跨越物分为以下四类。

①电力线:电压等级分为:10、35、110、220KV。

②通信线:一级及军用、二级及以下;③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高架公路)④220V、380V低压线(2)跨越架按其重要性分为三类。

①第一类:一般跨越架。

该类跨越架具备的条件是:高度在15m及以下且被跨越物为10-110KV电力线(停电架线),二级及以下通信线,除高速公路以外的公路和乡村大道,除电气化铁路的单、双轨铁路。

②第二类:重要跨越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重要跨越架。

a.高度在15m以上、35m以下;b.被跨越物为:10-110KV电力线的停电或不停电架线;一级及军用通信线;高速公路。

③第三类:特殊重要跨越架。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特殊重要跨越架:a.高度为35m以上;b.搭设、拆除跨越不停电的10KV及以上电力线。

说明:所谓“不停电架线”是指在放线时被跨越电力线带电,搭设或拆除跨越架时被跨越电力线应停电。

(3)被跨越架的材料:本工程拟先用竹杆(或木杆)为跨越架搭设主要骨料。

(4)竹(木)跨越架按结构面多少分为下面四种:①单侧单排;②单侧双排;③双侧单排;④双侧双排。

(5)按封顶方式分为下面五种:①不封顶式的跨越架;②竹木封顶跨越架;③用尼龙绳和竹竿混合封顶的跨越架;④用尼龙绳及尼龙网封顶的跨越架。

⑤用高强纤维绳封顶的跨越架。

(6)对跨越架进行分类,目的在于设计跨越架之前必须明确用途及类别,并针对不同类别的跨越架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

2、跨越架设计及施工的基本要求(1)需要搭设设计跨越架时,在架线前应与被跨越物物主联系,征得同意或办理跨越协议,必要时应请物主派人现场监护。

(2)对于重要及特殊的跨越架,架线前应对现场的平断面进行测量并绘制准确的平断面图,特别注明被跨越物高度、长度与线路夹角,为制定跨越架线方案提供依据。

(3)对于一般跨越架,可不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但应在架线施工技术措施中提出技术要求,包括跨越架的材料规格,搭设高度、宽度、跨距。

是否打拉线,是否封顶等。

(4)对于重要和特殊的跨越架应参考本技术措施制定专项的跨越架施工方案,并经公司总工批准后实施。

(5)跨越架应牢固可靠,具有相应架线方法所允许的承载重能力。

①对于张力架线,除保证正常情况下承受线(绳)的垂直压力和水平力外,应考虑能承受事故跑线情况对跨越架的冲击力。

②金属结构跨越架的横担顶部应设置胶轮滚筒,以利线索通过。

(6)跨越架的中心应与展放的导(地)线重合,架顶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停电架线时,宽度应超出展放的导(地)线中心各1.5m。

②不停电架线时,宽度应超出展放的导(地)线中心各2m。

③如果三相导线同时采用一组跨越架时,其架顶宽度应超出两边线各1.5~2.0m。

④架顶两侧应装设外伸羊角撑杆。

(7)跨越架与公路及通信线的最小安全距离就符合下表的规定:②由于绝缘网受力后可能下垂,故应比封顶杆增大1.0m(限制跨距在50M内)(8)跨越宽面公路时,跨越架如不能封顶,应增顺顶高度。

(9)跨越架对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在考虑施工最大风偏后不得小于下表中的规定。

注: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5106-1999《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2000-07-01实施)(10)跨越架施工方案应明确是按单相导(地)线搭设,还是按三相线或两线共用方式搭设。

(11)搭设或拆除跨越架均应设安全监护人(安全规程第239条)。

(12)当地地形复杂,不宜搭设跨越架时,可采用索道跨越的施工方法,并编写特殊跨越施工措施。

(13)搭设重要和特殊重要的跨越架,搭设后必须由项目安全负责人组织验收。

(14)参加搭设跨越架的施工人员须经过培训且考试合格者方准上岗操作。

3、竹竿、木杆及小钢管跨越架(1)竹竿、木杆及小钢管适用于搭设一般跨越架和部分重要跨越架。

跨越架高度不宜大于15m。

(2)用竹(木)杆搭设跨越架时,竹(木)杆外观检查应无腐烂、横裂等缺陷。

用于主杆(即立杆)的弯曲度应小于2%;用于横杆的弯曲度应小于4%。

(3)用钢管搭设跨越架时,其外径应统一规格,外观检查无严重锈蚀及明显弯曲。

(4)竹竿与竹竿间、木杆与木杆间、竹竿与木杆间的连接一般采用10-8号镀锌铁线绑扎。

竹杆相互间连接也可采用竹篾绑扎,但应由架子工操作。

钢管与钢管之间应使用专用钢管夹头连接。

(5)竹竿和木杆可以相互交叉、搭接等方式混合使用,但应确保连接牢靠,受力均匀。

竹(木)杆不宜与小钢管混合使用,如必须混合使用时,其连接方式应采用钢管夹头和铁线绑扎相结合的方式。

(6)竹竿、木杆或小钢管跨越架应根据不同被跨越物的要求,选用下面任一种型式:①单侧单排,见图A,适用于通信线、380V电力线及乡间公路。

②单侧双排,见图B,适用范围高度10~15m。

③双侧单排,见图C,适用于35KV及以下电力线、重要通信线及公路、铁路,其高度宜限制在10m以下。

④双侧双排,见图D,适用于各种情况,其高度宜限制在15~20m。

竹(木)跨越架的型式(a)单侧单排(b)双层单排(c)单侧双排(d)双侧双排(7)以搭设双侧单排跨越架为例,其操作步骤如下:○1根据施工线路导(地)线的展放位置确定跨越架的高度、宽度及骖侧间的距离(简称跨距),并订出主杆的具体位置。

○2在主杆位置挖0.5m深的坑,且将坑底夯实后,竖立主杆,主杆采用棕绳拉线临时固定。

○3每1.2m高度绑扎一层大横杆。

大横杆与主杆交点处相互绑扎,由下至上进行操作。

○4横杆与主立杆应呈垂直布置。

小横杆两头应与双侧主杆绑扎。

○5第一层主杆的大横杆绑扎后,在接升第二层主杆前,应在第一层主杆间绑扎交叉支杆及侧向支撑杆,以保持其稳定。

如下图所示。

侧向支撑杆埋入地下不小于0.3m,对地夹角不得大于60º。

竹(木)跨越架的搭设示意图1、主杆(立杆)2、大横杆3、剪刀撑杆4、支杆5、封顶杆6、半角撑7、临时拉线8、被跨越电力线○6如跨越架宽度在6m以下时,一般设一副交叉支杆(即剪刀撑),大于6m而小于12m时设两副支撑杆,依次类推。

○7主杆与主杆、横杆与横杆间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

如果梢径小于5cm时,搭接长度应不小于2.5m。

○8主杆及大横杆等搭设计高度后,如为跨越电力线或通信线时,应在两侧主杆间绑扎内交叉支撑杆,以保持顺线路方向的稳定。

内交叉支撑杆与电力线或通信线间应满足安全距离要求。

○9如果需要封顶时,应检查毛竹、木杆的长度在能满足跨距要求。

竹(木)杆长度不得小于跨距的1.1倍,封顶用的竹(木)杆不应接长。

10封顶竹(木)杆应垂直大横杆布置,每根主杆不应少于一根封顶横杆。

○11封顶横杆梆扎后应在其上方靠近主杆内侧绑一根梢径不小于6cm的竹竿或○梢径不小于8cm的木杆,其长度不小于6m。

该杆的作用是方便导(地)线或牵引绳的拖牵。

12封顶杆的两侧应绑扎羊角外伸支杆。

○13沿新架线路方向的跨越架顶,每侧增设一条Φ11mm钢丝绳且收紧○14跨越架外侧的前后打好临时拉线,拉线用Φ9.3mm钢丝绳,对地夹角不大○于45º。

跨越架宽度小于或等于6m时一侧应设两根拉线,大于6m小于12m时,应设三根拉线,依次类推。

15跨越架搭设后应在显著位置悬挂警告牌。

在地面上1.2~1.5m以下部位围○一圈带刺铁丝网,防止被盗。

16特别重要跨越架应设专人看守。

○(8)以木杆作主杆、横杆及支杆时,小头直径应不小于7cm。

毛竹作主杆、横杆及支杆时,小头直径应不小于5cm。

若直径小于规定时,可取双杆合并或单杆加密使用。

(9)小钢管跨越架宜用外径为Φ48~51mm的钢管。

主杆、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6m(10)跨越架的主杆、横杆应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5~2.5m,绑扎时大头压在小头上,绑扎不得少于三圈。

绑扎点处如果有两个以上杆件时,应先将其中二根绑绕三圈后,再交叉绑第三根,缠绕不少于三圈。

(11)各种材质跨越的主杆、横杆的间距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主杆、横杆的间距值单位:m①顺被跨越物长度方向的横杆为大横杆。

②垂直于大横杆的横杆为小横杆,其间距值可供参考。

(12)跨越架的主杆应垂直地面。

遇松土或无法挖坑时,应绑扫地杆(即紧靠地面固定主杆的小支杆)。

(13)跨越架的横杆应与主杆成直角搭设。

(14)强风、暴雨后应对跨越架进行安全检查。

发现跨越架交叉点松动后应重新绑扎,拉线应重新收紧。

拉线的锚固若为角铁桩时,应视情况确定加深或拔出重打。

(15)拆除跨越架是搭设跨越架的逆程序,应由上至下逐根拆除,先拆横杆,再拆支杆,最后拆主杆,分层进行。

严禁主杆、横杆整体推倒,严禁上下层同时拆架。

(16)单侧单排及双侧双排需要的跨越架材料估算如下表所示。

单侧单排跨越架材料估算表(架高10m,宽6m)双侧单排跨越呆材料估算表(架高12m,宽6m)4、不停电搭设跨越架(1)跨越10~220KV电力线路进行架线施工,应尽可能与运行单位联系实现停电搭设跨越架。

如确实不能停电时,应编写不停电搭设跨越架的施工技术措施,报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编写不停电搭设跨越架施工技术措施必须按安全规程的规定确保高处作业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及各种跨越符合下表的规定,同时还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①竹、木跨越架外缘与带电体(应考虑风偏影响)最小水平距离及各种跨越架的金属拉线与带电体(应考虑风偏影响)的最小接近距离不得小于上表第一行规定。

②金属结构跨越架组立过程中,架体外边缘与带电体的距离应大于跨越架全高(含羊角高)。

(3)搭设竹、木跨越架及组立金属跨越架的基本原则是:在任何情况下任何物件及工具不得触及带电的电力线。

(4)不停电搭设跨越必须执行下列规定:①应在晴朗天气条件下搭设跨越架。

②绝缘绳的耐压水平必须符合被跨越电力线的电压要求。

③任何绳、网有可能触及绳、网使用前必须经过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④被跨越电力线的重合闸应退出,且运行单位应派人员到现场监督配合。

(5)封顶用的竹、木杆严禁触及电力线。

封顶的尼龙绳或绳网在未经过耐压试验前不准触及电力线。

经耐压及绝缘电阻试验合格的绝缘绳、网,也应尽量以最少时间触及电力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