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1大气压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1大气压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9.3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2、通过观看视频及讲解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大气压的值;
3、举例说明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4、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设计意图: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倡导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物理,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设计了通过体验性实验,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对于托里拆利实验因安全因素改为观看视频;通过与液体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学生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对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已有了感性认识,故设计让学生自学这些内容,这也符合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因此设计实验感知大气压的存在是十分重要的。

难点: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器材:
吸盘挂衣钩、集气瓶,水桶,注射器,水、试管、水槽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根据你的认识说一说大气有哪些特征?
生答:(无色、无味、透明、流动、不均匀、有质量、受重力等)
教师:与液体类比提出问题: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没有压强作用?并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大气与液体具有相似性,首先让学生了解大气与液体相同与不同的特征,然后提出类比性的问题。

探究新知
一、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活动:做一做、想一想
1、4 人一组,完成下列活动:
尝试如何使用吸盘,尝试用两个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覆杯实验,注意倒放、侧放;
大试管灌满水放入小试管,然后倒放,小试管不会掉下来
使用注射器
2、学生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体验入手,有利于学生认识大气压。

3、教师点评并板书
二、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1 学生活动:覆杯实验及拓展
引导学生分析
2
大气压不是无限大,当管中液足够大时,它对纸片向下的压强就大于大气向上的压强,这
时管中液柱就会下降,当不下降时,液柱的压强正好等于大气压强。

提出问题:能否根据这个思路测量大气压强?
讲解:从前面的吸盘实验可知大气压是比较大的,液柱的压强只有大于大气压,液柱
才会下降,才能进行测量。

因此我们要选比较长的玻璃管和密度比较大的液体来做这个实验。

2、观看视频:托里拆利实验
3、练一练:
、我们把等于760m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p0,标准大气压的值
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房顶的面积是45m2,大气对房顶的压力是多大?
设计意图: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是个难点,做好铺垫降低难度。

三、大气压的应用
1、列举应用大气压的实例,学生解释几个典型应用。

教师点拨:利用大气压的关键是让一部分空间不受大气压的作用或者受到的大气压变小,其它部分受大气压作用。

2、演示注射器提升水,提出问题:
能否利用注射器提升水?
如何能让注射器连续工作?
出示活塞式抽水机原理图,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及说明;
由注射器过渡到活塞式抽水机,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达标测评
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多高的水柱?
2、一张桌子上表面是1m2,上表面承受的大气压力是多少?相当于质量是多少t 的物
体压在桌面上?这么大的压力为什么没有把桌子压塌?
3、阅读课本41、42 页,回答下列问题:
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

气压计有和,氧气瓶和灭火器上的气
压计是。

自制气压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所以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大于瓶内水面高度,当大气压
变小时玻璃管中水柱高度变。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选填增加、减小)。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山上,水的沸点不足70℃,高压锅内水的沸点可达120℃。

设计意图及说明
1、大气压的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气压计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后检测。

原因是:与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进行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在沸点的学习中已有了感性认识,生活中这方面的知识也多有涉及如高压锅等,安排自主学生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课堂实验时间。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自制气压计,测量地面和高楼的气压,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