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坚持“四治四强”做好“一化一稳”——“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1月30至2月1日参加了遵义市委政法委举办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培训班,聆听了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崔亚东同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袁荣华,市政府王秉清市长和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小星同志等领导的报告后,倍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对在具体的政法工作中如何贯彻好、落实好、体现好“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个人认为我们政法机关和干警要坚持“四治四强”,做好“一化一稳”。

“四治”即讲政治,讲法治,抓综治,抓专治。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持“三个至上”“四个忠于”,履行使命,践行宗旨。

要以法治的精神、结合法律法规宣传普及的程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统筹兼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把握好情、理、法的独立性和交叉性,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调处结合,调判结合,公正执法,依法办案。

要围绕发展中心,服务改革大局,不断加强和创新以民生、服务为核心,以管理、化解、控制为重点,以刹歪风、打犯罪为拳头的社会管理,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经常查找政法工作上的薄弱环节,针对重点热点突出问题,切实开展专项整治,筑牢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政法防线。

“四强”即强队伍,强基础,强责任,强公信。

要深刻认识到政法队伍作为国家机器正常运行的主要维护和保障力量,(心得体会..)务必使之保持适当的数量和质量,要在实践“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中不断改进作风、提高能力、增强素质。

要更加重视夯实基层基础,更加重视源头服务和管控,巩固基层政法工作网络,健全基层政法工作机制,加强基层政法工作保障,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创建平安环境。

要切实加强政法干警维护国家安全、守护百姓平安、维护社会公正的历史责任感,坚持公平正义这条生命线,自上而下、自下而上都要自觉树正气、刹歪风,惩处脱离群众、打击徇私枉法,提升执(司)法公信,不断强基固本。

“一化一稳”即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坚决维护政治社会稳定。

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最高境界是有效预防矛盾发生。

矛盾一旦发生,就要及早化解防止激化,重点在于统筹兼顾情、理、法平衡各方利益诉求,核心在于公平正义,底线在于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坚决防止境内外敌对势力动摇我政治稳定根基、破坏经济社会稳定基础,有效维护政治社会稳定大局,保证百年发展大计,强我中华民族。

(田聪)第二篇: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心得体会主题教育活动心得体会之五在全院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中,部门领导进行动员、组织学习。

针对当前的主题教育活动,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首先就是要保持“两个务必”,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的国家。

面对这样的国情,我们必须保持“两个务必”。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眼界开阔了,面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不少人也悄悄地搞起了“高消费”、“洋消费”。

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中一员,国家是一个大家庭。

当你随便地扔掉一块馒头,当你毫不心疼地浪费掉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的时候,要认真地想一想,它不只关系到你一个人,它还关系到整个国家。

既然深深地爱着祖国,保持“两个务必”,勤俭建国。

其次就是培育崇高的理想信念。

信念,是贯穿于人的世界观的一种意识规范。

简单地讲,信念就是一个人行为的根本准则,也是评判和指导一个人行为的行动规范。

人,不能没有物质的供养和维系,更不能缺少信念的引导与支撑。

信念的力量在于身处逆境,能够助你扬起前进的风帆;信念的伟大在于遭遇不测,也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

坚定的信念,是永不凋谢的玫瑰。

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指引人们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灯塔。

理想信念坚定,才能永远以检察人为荣而无怨无悔,才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永葆检察官的风彩。

最后,转变作风就是每个检察官践行“三个至上”的具体体现。

执法为民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坚持以民为本,彰显人文关怀,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继承和发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忠诚使命、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工作紧迫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坚持做到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努力实现执法为民,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工作紧迫感,主动架起沟通之桥,打破无形的墙,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踏踏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在工作中尽最大努力让群众信服,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最大程度地依法惩恶扬善、伸张正义,切实做到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

第三篇:医院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心得体会医院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什么是我们*****核心价值观呢?医院XX年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医院核价值观是:以社会期望为导向,以病人满意为标准,以集体荣辱为已任,以全员进步为共识。

******人民医院是我们共同拥有的集体团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舞台,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根基,是我们家庭幸福的保障。

集体的发展对实现我们每个医院职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为集体的进步作出贡献后,才能最好地体现人生价值;只有去为集体创造最大的价值,才能求得自身最大的发展空间。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实现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只有这样,才能符合集体目标的要求,才能赢得集体的认同,才能融入医院,使自己得到和谐的发展,实现成长的快乐。

开改开放以来,社会道德失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蚀公立医院,行风问题、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医院形象。

钱是个好东西,但不能见利忘义,做人应该懂得知足。

医生的工作很辛苦,有时甚至是超强负荷的,但在我们每天上班工作中,如果不讲职业道德,就会有损于我们医生的形象,会降低我们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真诚把自己当作医院这个集体的一分子,把工作、学习与生活和自己医院的发展目标紧密联系起来,对医院的发展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关注,对医院的成功表现出一种荣誉的自豪,真正做到“为她欢喜为她忧”。

第四篇:学习教育系统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立德求知实践反思,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教育系统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巴中三中张克在我们三中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以知识面广,观念新,可塑性强等优势给我们学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青年教师更需要的是在三中这片沃土中迅速成长为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优秀”而“成熟”的教师。

在这一成长过程中,青年教师都会经历一个由立德求知到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作为一名经历过此过程的青年教师,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一、立德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立师德以为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立师德,就是树立教师良好的德行,为人师表,做人楷模。

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且关系到熏陶和培育出怎样的人的问题。

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心理和思想等方面还不够成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很大的可塑性。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身教比言教更重要,其自身的一言一行(更多请你搜索..)、品行修养必然会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先做到。

教师不但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教师对其的影响甚至会超越父母。

所以,教师不但要处处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做好表率,而且要心胸宽广,以德服人,做好“灵魂的工程师”。

其次,重德育以树人教育是一项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事业。

那么,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我国古代讲“德才兼备”,现代提“四有”新人。

可见“德”乃人才的首要条件。

教育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育人才是长久之计,不可能一蹴而就。

人才的培养,有它自身的规律可循,“欲速则不达”,不能急于求成。

但是,在现实的教育中,急功近利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被忽视,学生道德等素质的发展被削弱。

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持刀抢劫、结伙斗殴等已成为社会上令老师和家长头痛之事。

从人才成长的规律看,德和智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因此,学校德育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我的感悟:教师要有高尚师德,师德的核心是爱与责任。

教育需要爱心,爱心的传递需要智慧。

教师大都有好的动机,爱的初衷,都很少有好的方法,恰当的方式,教育的效果甚微。

教师的良苦用心,学生往往并不领情,为什呢?这需要我们全体教师好好学习和反思。

二、求知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

“求知”指的是一种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知识的行为。

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强烈冲击下,学习对一个教师而言已不再有阶段性的界定,已成为教师的“终身大事”。

(一)拓宽知识领域。

初为人师,无论从教学还是教育的角度出发,都应有“求知若渴”的积极心态。

青年教师虽然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但也应该继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在知识的联系和纵深上下功夫。

(二)多方面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汲百家之所长,为我所用;在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了解学生喜好,洞察学生心理,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虚心学习他人管理组织学生的“灵丹妙药”;在学校为教师提供的每一次培训中,把握机会,迅速提升自己。

我的感悟:平庸的教师用一种方法教一千个学生;聪明的教师用一千种方法教一个学生。

所以教师德教育教学需要经验与智慧。

三、实践是青年教师成长的中心环节。

学以致用,学得的知识和经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其正确性并真正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

因此,实践是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

(一)要勇于实践,埋头实干。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