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导游考试导游词十篇(武汉地区适用)长江三峡,武当山,湖北省博物馆,神农架,黄鹤楼,红楼,归元寺,东湖磨山,大别山,楚河汉街长江三峡(重庆奉节顺流而下,至宜昌)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您此行的导游XX,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讲解服务,在游览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就请尽管提出来,我将会为您一一作答。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景点——长江三峡。
有人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
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
”首先呢,我想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
大家知道,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是全世界第三长河,它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它的源头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当长江流至四川东部的奉节,便冲开重山峻岭奔腾而下,形成了雄伟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这便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地方,我们今天所说的三峡其实就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200多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形态各异,船行驶在三峡中,一会儿山色全阻,一会儿豁然开朗,别有洞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瞿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瞿塘峡两端入口处,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故称“夔门”,也叫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这里山高峡窄,峡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处不足五十公尺,波涛汹涌,奔腾呼啸,令人惊心动魄。
在白盐山的绝壁上,有一列之字形石孔,自下而上至山腰。
在山下起点处,有“宋开庆路元帅”字样依稀可辨,上边有一个平坦的台子,叫望乡台。
相传这是孟良梯,其实是古代人民凿孔栽木或采药的古栈迢遗址。
在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状如风箱,故名风箱峡。
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
“巴东三峡巫峡长”,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
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
巫峡谷深狭长,日照时短,峡中湿气蒸郁不散,容易成云致雾,云雾千姿万态,变化多端,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巫峡佛光,因而古人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
屏列于巫峡南北两岸巫山十二峰极为壮观,而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为峭丽。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呢?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有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
三峡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相传从前在三峡里有十二条恶龙,它们兴风作浪,危害百姓,王母娘娘的小女儿瑶姬知道后便和众姐妹们一起来到凡间斩杀了十二条恶龙,并向大禹传授天书帮大禹治理好了三峡,她们被巫峡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她们化作山峰屹立于巫峡两岸守护着巫峡,其中神女峰便是瑶姬的化身。
这个传说故事寄托了三峡人民征服险滩,战胜恶水的美好愿望。
古往今来的游人莫不被这里的迷人景色所陶醉。
三峡水库到达175米以后,巫峡水位仅提高80米,对幽深秀丽的峡谷风光没有大的影响,相反地有杉木壤溪、神女溪等更幽深的峡谷景观可以开发,给游览巫峡增添更多的奇情野趣。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
今天西陵峡的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西陵峡景观很多,但我今天主要要介绍的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提起三峡工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然而三峡工程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1919年,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构想,到1994年破土动工,距最初构想有近80年了。
三峡工程共分为三期,严格的说是四期,1992年-1994年为筹建期,修筑了长28公里的三峡坝区专用公路,一期是从1994年到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志,相信大江截流时的壮观场面大家已经从电视上看到过。
二期是从1997年到2003年,以第一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成为标志,水位将抬升到135米。
第三期工程从2003年到2009年,以二十六台机组全部发电,大坝建成为标志,水位抬升到175米。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是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地区防洪问题的关键,工程还有发电、航运、灌溉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多项综合效益,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峡大坝建成后全坝长1983米,最大坝高为185米,最高运行水位175米,年发电量847亿度,相当于十座广东大亚湾核电站。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希望能再次见到各位。
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
武当山导游词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代表东方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的到来。
我姓张,大家叫我张导就可以了。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今天就由我俩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量提出来,我们将尽力帮您解决。
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您的放心和开心。
今天我将带大家游览武当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那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道教文化。
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的丹江口市境内。
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口水库,背依苍茫千里的神农架林区。
这里风景秀丽,四季景色各不相同。
不管我们什么时候来,都能够欣赏到她美的一面。
有一句俗话说“天下名山佛占尽”,而在武当山却是道教一统天下。
这里群峰林立,主峰天柱峰高耸入云,周围七十二峰俯首相向,形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武当道观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修建,到明永乐年间达到高峰。
这里的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采用皇家的建筑方式统一布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
明成祖朱棣大力推崇武当道教,调集军民工匠30余万在此大兴土木,按照道教中“玄天上帝”真武修炼的故事,用十余年的时间建起了三十三个大型建筑群落。
他在这里祀奉北方神真武大帝,以佑护他这个北方起兵夺位的皇帝。
另外,这里还是武当拳的故乡。
中国武林历来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许多人都是未识武当山而先知武当拳。
武当拳的创始人相传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据说他在这里修炼的时候看到鹤与蛇争斗的情景,受到启发,领悟出了太极十三式,他也因此被尊为武当派的开山祖师。
说了这么多,我看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
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峰。
展旗峰石色赤灰,有如一面猎猎卷动的大旗。
右为雷神洞,左有禹迹池、宝珠峰。
周围岗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紫霄宫素有“云外青都”之誉。
整个建筑依山而筑,雄伟壮观,是武当山八宫二观建筑群的主体,也是山上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从刻有“紫霄福地”额匾的福地殿,进入龙虎殿、青龙、白虎泥塑神像侍立两旁,形象威严。
沿数百级台阶循碑亭穿过十方堂,有一座宽敞的方石铺面的大院落,院上三层饰栏崇台,捧拱主殿紫霄殿。
紫霄殿进深五间,重檐九脊,翠瓦丹墙,富丽堂皇。
殿中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内供奉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塑像和文武座像,两旁侍立金童玉女,君将等,雕塑细腻,庄严威武,神态各异,是我国明代艺术珍品。
大家看真武大帝高大的身材,圆圆的脸庞,批发赤足的形象据说就是按永乐皇帝的模样塑造出来的。
所以民间流传有“真武神,永乐相”的说法。
殿左放着一根几丈长的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
至于它为什么要飞来这里,我想可能也是为这里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就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
飞来杉现在由于年代久远敲的人多了所以现在就听不到响声了。
大殿四周神龛内,陈列着数以百计的元、明、清代铸造的各种神像和供器,堪称我国铜铸艺术的宝库。
紫霄殿后是父母殿。
殿内正中的神称为百子堂,是昔日善男信女求儿女的地方。
紫霄宫是武当山道协的办公地,每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
又名“紫霄岩”,因它朝向南方,故称做南岩。
全称是大圣南岩宫,是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
据记载,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在南岩修道。
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
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
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
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可以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龙头香自打明朝建成以来,从上面摔下去的人不计其数,其情形目不惨睹。
清康熙十二年,川湖部院总督下令禁烧龙头香,并立碑戒告。
经过一翻努力,我们终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
天柱峰海拔有1612米,素称“一柱擎天”。
站在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观景象。
而天柱峰之巅的这座殿堂就是金殿了。
殿内神坛上是真武大帝的坐像。
神坛上方高悬鎏金匠额,上铸康熙皇帝手迹“金光妙相”四字。
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修建于永乐十四年。
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卯和的非常严密,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据说是因为有了藻井上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
相传这颗仙珠能镇住山风,使风不能吹进殿内,从而保证了神灯的长明。
其实神灯长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非常严密精确,可以改变风吹来的方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超。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武当山之旅就到此结束了。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我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大家多批评指正。
希望以后能有缘和大家再次相逢。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湖北省博物馆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湖北省博物馆参观游览,我是您此行的导游XX,在讲解过程中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就尽管提出来,我将会为您一一解答。
先跟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湖北省博物馆的概况。
湖北省博物馆是我国十大博物馆之一,主要由我们正前方的综合馆,左边的楚文化馆和右边的编钟演奏馆组成,目前整个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有20多万件,其中有四件文物被称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分别是综合馆的曾侯乙编钟,郧县人头盖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和楚文化馆的越王勾践剑,接下来我们就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这里历史人文的气息!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综合馆一楼,这边就是距今2400多年的曾侯乙墓,所谓“曾”就是曾国,侯就是诸侯,乙是他的名字,连起来就是曾国国君乙的坟墓,曾国在今天的湖北省境内,是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曾侯乙墓在1978年出土于随州市的擂鼓敦,当时挖掘整理出土的文物有很多,由于展厅面积有限,现在大家看到的文物也都是曾侯乙墓中最具特色和最具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