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地带性气候

非地带性气候

地带性气候的非地带性表现
(典型地区)
思考: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
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十地形 迎风坡十沿岸暖流
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十地形
①四处热带雨林气候迎:风马达坡加十斯沿加岸岛暖的流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 雨林气候,原因:
大部分在热带,终年高温; 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东侧海域有暖流流经。
⑤温陆区: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盆地状高原); 安第斯山南段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处安第
斯山脉东侧的西风的 坡,降水稀少)。
【归纳】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分析方法
1.判定该地的纬度位置,确定其热量带,分析该地气温特点。
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终年寒冷,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亚寒带:500N~700N,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年较差小,日较差小
温带:400N或S~600N或S,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亚热带:300N或S~400N或S,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年较差较大,日较差较大
热带:300N~300S,终年高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2.判定该地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确定其大气环流,分析该地的
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特征。
①低纬、高纬地区和中纬度的大陆西部地区受其所在的气压带、风带(三圈 环流)的控制(注意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②中纬度的大陆中部: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大陆性强。(冬冷夏热,气温
思考: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澳大利亚的南部、非 洲东南部为什么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草区: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 气候,但因为地势比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
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澳大利亚的南部,非洲东南部(副高、西风的交替控
制以及地形的影响)
思考:塔尔沙漠、南美西海岸热沙直逼赤道的成因分析。
年较差大、日较差大;降水总量少。) 大陆东部:季风环流的控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干冷)
3.判定该地地形、洋流等下垫面状况,分析其对气温、降水影响。
(参考导22探究点一)
作业:填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步骤提示】1.画出大洲界线; 2.分大洲从低纬向高纬依次填写气候类型,每种
类型后加括号,在括号内写出对应的大气环流形式。
③热沙区:塔尔沙漠(印度河平原)(西侧伊朗高原的 影响,降水少);南美西海岸热沙直逼赤道(秘鲁寒流 的减湿作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海岸的热沙直逼海 岸(寒流的减湿作用)
⑥亚寒带区: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 的缺失(南半球的该纬度带为海洋) ④温海区:西欧温海向北延伸至极圈、冰岛 气候南北差异(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 澳大利亚东南角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智利火 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虽不在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但 在温带地区,又能受到从洋面上吹来的西风的影响,就可以形 成温和多雨的温海气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