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

工程地质学复习题一定要做一遍一、填空题:1.地质作用按照产生动力能来源和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可以划分为: _内动力地质作用_________和__外动力地质作用___________。

2.根据动力能来源和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内力地质作用包括:_地壳运动___________、____地震运动________、___岩浆作用_________和___变质作用__________。

3.根据动力能来源和发生作用的主要部位,外力地质作用包括:____风化________、_____剥蚀_______、__________搬运___、____沉积________和______成岩______。

4.岩石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___岩浆岩________、_变质岩___________和___沉积岩______。

5.按照组成岩石矿物的结晶程度,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__全晶质结构_________、___非晶质结构_________和___半晶质结构__________。

6.变质岩是由于物理化学环境的变化,原岩在____受温度、压力_______、______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______和_____________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新岩石。

7.晚古生代分为_泥盆纪__________、_石炭纪___________和____二叠纪_________三个纪。

8.中生代分为____三叠纪_______、_侏罗纪___________和________白垩纪_____三个纪。

9.岩层面的产状要素指岩层面的_____走向_______、_倾向______和_____倾角_______。

10.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包括_____背斜________和___向斜_________。

11.断层按两盘相对位移分为正断层、____逆断层________和___平移断层__________。

1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__包气带水____、____潜水___和____承压水______。

13.地下水按含水层的性质可分为_____孔隙水____、___裂隙水_和_____岩溶水________。

14.煤的宏观煤岩类型包括_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暗淡型煤15.煤的宏观煤岩成分包括___镜煤、亮煤、暗煤、丝炭。

16.结构面按其地质成因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7.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级的三个主要因素为_工程安全等级__、___场地等级_________和_______地基等级______。

18.工程勘察工作一般分为可行性研究阶段_、__初步勘察阶段__________和__详细勘察阶段___________三个阶段。

二、判断题:1.矿物是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元素单质或化合物。

()2.基性岩类的SiO2含量低于酸性岩类的。

()3.岩层的倾向与走向相差90°。

()4.上盘沿断层面相对上升,下盘沿断层面相对下降的断层是正断层。

()5.地质构造例如断裂构造,形成之后不会再发生变化。

()6.节理按力学性质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7.方解石比石英的相对硬度高。

()8.煤的宏观煤岩成分包括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

()9.承压水内部有压力而潜水内部无压力。

()10.土的三相组成,即固相(土颗粒)、液相(水)和气相(空气)。

()11.土是由固相和液相组成的两相介质。

()12.土由半固态变化到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塑限。

()13.土由可塑状态变化到流动状态的界限含水率称为土的液限。

()14.工程上,把由界面和岩块组成的复合体称为岩体。

()15.岩石的吸水率指常压下岩石的吸水能力,以岩石所吸收的水分的体积与干燥岩石体积之比表示。

()16.岩石的软化系数越小,岩石的工程性质越好。

()17.岩体基本质量分级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决定。

()18.地下水开采不会引起地面沉降。

()19.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由工程安全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三个因素分级。

()20.地面沉降均是由于自然因素引起的。

()三、选择题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和下列哪项 ( B )。

(A)风化作用 (B)变质作用 (C)成岩作用 (D)沉积作用2.松散沉积物变成坚硬沉积岩的过程称为( B )。

(A)沉积作用 (B)固结成岩作用 (C)变质作用 (D)胶结作用3.风化作用按风化因素的不同,可分为下列哪三个类型?( C )a.物理风化 b.化学风化 c.生物风化 d.植物风化 e.生物化学风化(A)c、d、e (B)b、c、d(C)a、b、c (D)a、d、e4.下列关于风化作用的叙述,哪项正确( D )。

(A)风化作用属于内力地质作用 (B)风化作用均会导致岩石成分的变化(C)温差风化属于化学风化作用 (D)风化作用随地下深度的加大而减弱5.下列岩石中,不属于沉积岩的是:( A )(A)板岩(B)砾岩(C)砂岩(D)石灰岩6.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 D )(A)矿物化学性质及结构发生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B)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C)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D)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结构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7.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 ( C )。

(A)无法确定 (B)上老下新(C)上新下老 (D)同一时代8.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为( C )。

(A)正断层 (B)平推断层 (C)逆断层 (D)阶梯断层9.国际上统一使用的地层单位是( B )(A)界、系、统(B)界、纪、统(C)代、系、世(D)代、纪、统10.煤层顶板的分类不包括哪一项( C )(A)伪顶(B)直接顶(C)硬顶(D)基本顶11.下列属于地下水按埋藏条件进行分类的是( A )。

(A)承压水 (B)硬水 (C)裂隙水 (D)气态水12.地下水中Ca2+、Mg2+的总含量称为( B )。

(A)总矿化度(B)总硬度(C)暂时硬度(D)永久硬度13.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化合物的总量叫做( A )(A)总矿化度(B)总硬度(C)暂时硬度(D)永久硬度14.土的相态组成包括( C )(A)固态+液态(B)固态+气态(C)固态+液态+气态(D)固态+液态+流态15.用累计曲线法表示粒度成分时,有效粒径、限制粒径分别指( A )(A)累计曲线百分含量10%的粒径,d10和累计曲线百分含量60%的粒径,d60。

(B)累计曲线百分含量10%的粒径,d10和累计曲线百分含量30%的粒径,d30。

(C)累计曲线百分含量30%的粒径,d30和累计曲线百分含量60%的粒径,d60。

(D)累计曲线百分含量50%的粒径,d50和累计曲线百分含量60%的粒径,d60。

16.岩石的透水性用下面哪个指标表示( C )。

(A)吸水率(B)饱水率(C)渗透率(D)软化系数17.下列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是:( B )(A)振动钻探(B)放射性勘探(C)静力触探(D)抽水试验18.下列不属于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是( B )。

(A)电法勘探(B)静力触探(C)重力勘探(D)放射性勘探19.滑坡是(C )。

(A)高、陡边坡上不岩体受裂隙切割,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岩翻滚坠落的急剧破坏现象。

(B)流量特别大的洪流。

(C)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地层中的薄弱面整体下滑的地质现象。

(D)泥、沙、石块和水体组合在一起,沿一定的沟床运动的流动体。

20.泥石流是一种( C )(A)由风化碎屑物质组成的碎流(B)流量特别大的洪流(C)含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D)由重力堆积物组成的固体物质三、名词解释题:1.工程地质学:研究与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2.地质作用:形成或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自然作用。

3.风化作用:岩石长期暴露在地壳表层,经过长期热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等作用,岩石结构逐渐疏松、破碎,或矿物成分发生次生变化,称为风化。

4.矿物: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

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示、5.断裂构造:指构成地壳的岩土,受力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破裂的构造。

6.节理:是岩层受力裂开后,裂隙面两侧的岩层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7.煤系:在一定地质时期连续沉积形成的一套含有煤层并且具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岩系。

又称含煤岩系,含煤地层。

8.含煤系数:煤系中所有煤层厚度之和与煤系总厚度的百分比。

9.潜水:指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饱水带中的重力水。

10.结构面:存在于岩体中的地质界面,包括各种破裂面、物质分异面以及软弱夹层或软弱面、构造破碎带、泥化夹层、充填夹层。

11.岩石的抗压强度:岩石在单向压力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

抗压强度的大小受岩石结构成分、颗粒大小、胶结程度、风化裂隙及实验条件的影响。

12.地质灾害: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并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件。

13.崩塌:崩塌是边坡的一种破坏形式,是高、陡边坡的上部岩土体受裂隙切割,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的现象14.滑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地层中的薄弱面(或薄弱带)整体下滑,且水平位移大于垂直位移的坡体变形。

15.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表面和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分为基本烈度、场地烈度和设计烈度。

四、叙述题:叙述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类型并举例说明。

1、岩石长期暴露在地壳表面,在热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岩石结构逐渐疏松、破碎,或矿物成分发生次生变化的作用。

2、根据风化的性质及引起风化的因素,风化作用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1)、物理风化作用指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其过程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⑴热胀冷缩;⑵冰劈作用;⑶层裂或卸载作用;⑷盐分结晶称裂作用2)、化学风化作用指地表岩石在水、氧气和二氧化碳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⑴溶解作用;⑵水化作用;⑶水解作用;⑷碳酸化作用;⑸氧化作用3)、生物风化作用指岩石由于生物活动引起的破坏作用。

包括机械破坏作用和化学破坏作用。

五、工程地质分析:一)、见下图:分析某地区地质平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该地区出露地层,写出地层O2与C的接触关系。

假整合接触2.根据该地区出露地层,写出地层P1与P2的接触关系。

假整合接触3.根据该地区出露地层,写出地层C与J的接触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