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要点一:
1.科学内涵应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科学态度。
2.幼儿应掌握的技能:观察、分类、测量、思考、操作、表达、交流。
3.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等四个方面。
4.幼儿园科学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集体教学活动、区角活动、生活活动。
5.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具体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和制作法、展示法、游戏法、讨论法。
6.幼儿阶段的科学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他们的学习建立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因此他们的科学知识只是一种经验性的知识,即科学经验。
复习要点二:
1.“能根据指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是.中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
能按自己规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是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
2.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是科学教育年龄阶段目标。
3.了解常见科技产品并掌握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
了解季节与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大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
了解季节与人类、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四季的初步概念小班幼儿学习科学的要求。
4.没有体现“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教育内容是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竹制品。
5.“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是中班目标。
6.“帮助幼儿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进行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是大班目标。
复习要点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有:
1.对周围的食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食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复习要点一:
1.科学活动的导入设计有以下方法:语言导入游戏导入情景导入环境导入。
2.实验操作型活动的重要教学目标:科学好奇心和科学探究能力。
3.实验操作型活动的设计思路有演示-操作式、自由-引导式、猜想验证式。
4.在实验操作型活动幼儿可以使用进行图画、符号、表格、文字、照片进行记录。
复习要点二:
()1.科学就是一种知识,所以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就是让幼儿学到各种科学知识。
2.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幼儿的兴趣。
()3.按照动手操作原则,科学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越多越好。
4.教师应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获得全面的认识。
()5.幼儿的科学活动提倡幼儿的操作、探索,因此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材料,让幼儿自主自由操作,教师不必做具体指导。
6.观察是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认识某种对象的看的过程。
复习要点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有:
1.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属于科学情感和态度目标)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
(属于科学方法技能目标)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属于科学方法技能)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包含有知识、情感、方法目标)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属于科学情感和态度)
从科学情感与态度、科学方法与技能、科学知识三方面详细分析每一条目标从以下方面提出:
《纲要》中的五条目标主要是从科学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目标提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
的科学知识目标,然而幼儿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情感的过程中不可能离开科学知
识的获得。
科学知识目标隐藏其中。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作业复习资料三
复习要点一:
1.观察室幼儿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观察认识型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观察技能目标、表达技能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3.在观察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是小班的要求,比较性观察是中班的要求,有
序观察是中班或以上的要求。
4.观察活动的四种活动类型:物体观察活动、展示观察活动、现象观察活动、户外观察活动。
复习要点二:
1.有顺序观察事物的特征是小班掌握的技能,长期系统性观察是中班、大班幼儿掌握的技能,
观察事物的变化和现象的发生时小班班或以上要掌握的技能。
2.用简单语言讲述是小班的要求,用完整语言讲述是中班班的要求,用图画、数字等方式记
录是中、大班的要求。
3.认识实物的显著特征是小班幼儿的观察内容,认识观察物的多样性是小班的幼儿的观察内
容,认识事物的不同点是中班幼儿的观察内容,探究事物的变化规律是大班班幼儿的观察内
容。
复习要点三:
阅读书本P119页案例《蜗牛是什么样子的》,这个观察认识型活动的指导要点是:
1.科学观察时是为一定的目的服务的;
2.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3.通过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观察;
4.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5.引导幼儿通过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摆弄,将观察和操作相结合,全面地观察事物,
了解观察对象的变化;
6.要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发现;
7.指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作业复习资料四
- 3 -
复习要点一:
1.科学讨论型活动是在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集体的讨论交流等手段获得科学
知识的活动。
2.科学讨论型活动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
3.科学讨论型活动是非探究性的学习形式,主要适用于不易通过直接的探究的学习内容。
适合用于中班、大班。
4.技术操作型活动是幼儿学习制作产品、使用科技产品或掌握工具的操作技能和方法的活动。
5.学习使用科技产品的活动的设计思路是观察-尝试操作---交流讨论---正确操作。
6.科技小制作获得的设计思路是演示-操作-交流表达-展示分享。
复习要点二:
1.实验操作型活动的重要目标是科学探究能力、科学好奇心、科学讨论型活动的重要目标是表达交流技能科学知识经验,技术操作型活动,重要目标是技术操作技能。
2.能用语言大胆表达并能用图画、表格动作等方式表达是中班的要求学会在采择和鉴别信息
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科学知识是大班的要求。
复习要点三:
P134页活动案例《鸟的家园》的设计特点以科学讨论型活动的指导要点:
1.避免把科学讨论型活动变成灌输科学知识的课堂。
2.建立“民主”课堂,充分体现平等对话的精神。
3.帮助幼儿利用多种手段特别是艺术的手段表达他们的科学知识,使科学讨论的形式丰
富多彩,而不致成为知识的堆积。
4.可以利用视听媒体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扩大幼儿的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