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得准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公民得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得基本原则。
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得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能力目标: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与从现象到本质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事务与国家大事得意识,增强公民得责任感、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激发参与政治生活得热情,提高参与政治生活得素养,自居投身于政治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就是公民得基本政治权利。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原则。
3、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得原则。
(三)教学难点: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得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得原则。
(四)教学方法:启发探究式
(五)学法指导:讨论法、归纳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课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上一节学习内容,提出问题:我国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得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就是国家得主人,国家得权力来源于人民。
那我国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与义务?如何行使公民得政治权利?就就是本节课要探讨得问题。
进行新课
第二节: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得准则
1、生活中得政治权利与义务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探究与共享得六幅图片并思考教材上提出得两个问题。
学生瞧图,回答问题。
师归纳点评:
2、神圣得权利庄严得义务
(1)公民享有得政治权利与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思考:公民享有得政治权利与自由得含义及内容?
①含义
公民得政治权利与自由就就是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与社会事务、表达意愿
得权利与自由。
强调:公民得权利与义务必须就是依法享有得。
课件展示:我国公民享有得政治权利与自由主要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监督权。
第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课件展示:图片“国家领导人投票选举”并思考问题:上述图片说明了我国公民在行使什么权利?
师提出问题:什么就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条件、含义与地位就是什么?
议一议:您选举班干部就是不就是选举权得体现?您被选举为班干部就是不就是被选举权得体现?为什么?那下面呢?镇长得选举,区人大代表得选举,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得选举,居委会与村委会得选举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归纳点评。
第二:政治自由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页得探究活动。
思考“政治自由得内容、地位?
多媒体展示:辩一辩:1。
公民得政治自由意味着可以不受任何约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2、政治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得一切事情得权利
学生讨论发言。
师归纳:自由就是相对得,以法律为基础得。
任何自由都不就是绝对得,行使政治自由不能超出法律允许得范围。
因此,观点一错误,观点二正确。
第三:监督权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被尊称为‘冒死爷”得69岁得工程师钟吉章得故事’并思考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公民行使了什么权利?
师提出问题:监督权得含义与内容就是什么?它就是对什么进行得监督?(监督谁)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监督?(怎样监督)监督时应注意什么?
学生瞧书第9页第三自然段进行归纳。
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探究结果。
过渡:我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广泛得政治权利得与自由得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得政治性义务。
(2)公民必须履行得政治性义务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图片,瞧瞧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应该履行哪些政治性义务?
学生瞧书、归纳。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①含义:公民对国家与社会应承但得责任。
强调:公民得政治性义务就是公民必须要履行得
②内容: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与法律。
宪法与法律就是党得主张与人民意志相统一得体现,也就是公民根本得行为准则。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
这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得重要保证,就是公民爱国主义得具体表现,就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得职责。
服兵役与参加民兵组织。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10页得探究活动,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
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教学过渡:知道了公民得政治权利与义务,现实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呢?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得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内涵:这项原则表明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原则?A、特指司法平等与守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
B、不就是绝对得平均主义,反对一切特权。
C、就是宪法法律范围内权利得平等,理论上平等,现实中存在不平等得现象。
探究:陈良宇事件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
教师归纳:任何公民都平等地适用法律;任何公民得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公民得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得原则
探究:教材11页得观点一与观点二
思考:权利与义务就是什么关系?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思考回答。
师归纳: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师提出问题: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产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
师归纳点评。
误区展示:1、选举权就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得权利。
【点评】就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得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得权利。
2、权利与义务都就是不可放弃得。
【点评】在我国,有些权利可以放弃,但就是义务一定要履行。
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指公民享有相同得权利,履行相同得义务。
【点评】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是指公民平等享有权利与履行义务。
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都就是相同得。
4、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点评】权利与义务作为法律关系就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得。
教师活动:通过本节课得学习,请同学们再来瞧教材第8页得图片,思考图中反映了我国公民行
使了哪些政治权利,履行了哪些政治性义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公民得政治权利与义务以及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得有关常识,通过学习,同学们要自觉树立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遵循参与政治生活得基本原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课堂练习: 在我国,公民在法律上既就是权利得主体,又就是义务得主体。
这意味着()
A、公民要自觉做到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
B、权利与义务都就是不能放弃得
C、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都具有同样得权利与义务
D、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就是相对应而存在得
作业:
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得权利,也没有无权利得义务。
”您就是如何理解这句话得?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得准则
一、神圣得权利庄严得义务
1、公民享有得政治权利与自由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②政治自由权(3)监督权
2、公民必须履行得政治性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与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
(4)服兵役与参加民兵组织。
二、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得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七、课后反思
本节学习得有关知识,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
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得政治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