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范文

课题研究课题申报范文

附件2:
青塘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7年度教师个人课题申报表 编号:
关于提高农村学生小学语文中年段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以古城小学为例 课题界定: 语文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 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 经常的形式,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能力的策略研究:是指针对小学生语文阅读中的诵读能力, 分析理解能力,欣赏评价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方法。

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规定了 1〜6年级学 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 字。

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 学校和
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 践的机会。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 法,不是
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陶行知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 重要。

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通过 以教师的阅读
情感熏陶、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等 方式方法,多管齐下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充分利 用好掌握好课外阅读,促进
自身阅读能力提高。

出生年月
所在学校 职称(务) 中小学二级 所在区县 语文 课题名称
课题界定及
理论依据
研究背景: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 入一个
新纪元。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 145万字的阅
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 校和社区等教育资
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 的机会。

”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已成为教 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中年段学生处于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生理和 心理特
点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 习习惯的最佳
时期。

具体表现为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 动,但是依赖性强、
自我约束能力差。

而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学生容易被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 传播功
能所吸引,对枯燥、单一的文本阅读方式缺少兴趣,文本 阅读量尤其是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

学校教育方面,教师比较重 视语文课堂教学,但在对学生阅读兴趣激发、阅读指导方法上比 较欠缺,加上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缺乏有计划性的引导和组 织,难以结合学生当前的学习和发展进行课外阅读引导。

家庭教 育方面,由于农村地区小学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学生 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阅读活动组织安排、培养阅读兴趣和能 力上,存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得 不到保证。

总体而言,受农村文化环境较落后、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 低、学生
接受各种教育的途径少、家长适时引导教育孩子的意识
较差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课外阅读不足的情 况,如
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是当前农村小学语文 教育的一个重
要课题。

研究意义:
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如何在新的课改背景下,丰富学生 阅读的
途径,提高学生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加强对 学生课外阅读
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
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增加学生阅读
课题研究的
背景及意义
量,拓宽学生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阅 读能力。

同时通过研究,总结出能提高农村小学中年段学生课外 阅读能力的策略。

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底 子”。

研究内容: 1. 以古城小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调查摸底 当前农村中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情况。

整理调查数据,掌握 第一手研究资料。

2. 深入分析当前制约农村中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拓展,影响 兴趣培养的相关问题及其原因。

3. 激发并巩固农村中年段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效措施, 培养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 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形成家庭与学校相配合的促进机制, 共同营造出良好的学生课外阅读环境。

研究过程: 1. 研究前期(准备阶段2017年4—5月):认真选题,申报 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进行文献查阅,并调查学生阅读现状,立 档,以备以后对比、分析。

2. 研究中期(实施研究阶段2017年5月一2018年1月): 按照课题组研究的思路,逐步实施课题研究。

学习与本课题相关 的理论,借鉴先进经验,调整。

在研究的过程中,收集研究资料,了解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 变化,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修改下一步的目标、计划。

根据调查与分析的结果,在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 程,并
在课外联系家长对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组织多样丰富的读 书活动和反写作馈活动,有选择性地进行学生个例效果跟踪,逐 渐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3. 研究后期(总结阶段2018年1月一2018年4月):对整 个研究过程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反思,根据研究实
际,归纳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
内容
课题研究过
程及方法
1.文献研究法:主要用于理论学习,查阅和学习有关小学生 课外阅读已有的理论知识。

2. 调查研究法: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 兴趣、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阅读的方法等。

3. 行动研究法:以行动研究法辅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 法。

如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实践和跟踪调查学生样本进行 纵向及横向对比研究。

4. 经验总结法:依据本课题研究的思路,采用一定的方法, 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即时对经验进行梳理,形成、提升 一定的理性认识和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实践经验。

研究条件: 1. 本校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童以及因父母工 作迁入本校的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具有较强的研究代表性。

2. 本人作为中年段班主任,具有更多班级观察、交流了解和 家访调查的研究条件,同时一直以来注重以课题研究作为自身发 展成长的重要锻炼平台,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程序规 范等,自发进行了一些校园文化建设、小学生听写能力训练等课 题研究,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的知识和基础,具备满足开展好此 课题的能力基础。

3. 学校全网覆盖且具有上网查阅资料的先进设备,方便查 阅、掌握大量国内外关于课外阅读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奠定研究 基础;同时可到青
塘市图书馆借阅图书,便于掌握相关研究资料 和问题。

4. 在学校中有教学经验、课题研究经验丰富的教师,并且有 过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可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展有深度 的研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预期成果:
1.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得出调查研究数据,供学校及教育 部门参考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完成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关于 提高农村学生小学中年段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一以古城 小学为例》一篇,争取在相关杂志或《青塘日报》等进行发表。

课题研究的
条件及预期
成果
申报人所在学校意见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2.探究总结出提高农村中年段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提炼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针对措施,丰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经验办法。

3.经过充分对研究结果进行论证分析和专家把关后,针对本校学生中年段学生在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争取在本校中推进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措施。

4.努力建立家校读书互动,带动亲子阅读的开等机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生更加健康成长和发展。

负责人:
负责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