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处理施工方案

热处理施工方案

鹤煤60万吨甲醇项目
甲醇精馏装置工艺管道试压、吹洗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全负责人: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鹤煤60万吨甲醇项目经理部
2011年7月5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编制依据
3 人员要求
4 热处理需要的设备材料及劳动力计划
5 材料验收、发放及保管
6 主要施工机具
7 施工工艺
8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9 质量检验
10 成品保护
11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
1 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本工程位于鹤壁市山城区,西环路路西,凉水井村之南。

场地为新征场地,原为耕地,地形稍有起伏,本场地工程环境条件较好,交通便利,较适宜工程建设。

我单位承建的甲醇装置工艺需要热处理主要由如下工序组成:
CO变换工序;2.酸性气体脱除工序;界外管廊。

主要工作量如下:
2 编制依据
2.1 GB50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的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JGJ4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3 公司技术资料;
2.4 设计技术要求及施工图
3 人员要求
3.1 热处理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2 热处理工作人员须了解管材及焊缝的规格材质和工艺要求。

4 热处理需要的设备材料及劳动力计划表
5材料验收及保管
1 一般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1)脚手架钢管及扣件应检查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并有序堆放;
(2)保温用铁丝、防雨用的移动棚(罩)妥善保管存放。

2 特殊材料的验收及保管。

(1)用选定的保温材料、铁丝网、石棉布、细铁丝缝制保温毡;保温毡应保持干燥,
存放在室内,或室外垫高的排架上,并应覆盖不得受潮。

(2)电加热器、热电偶端点焊接良好、接线柱螺栓完好,补偿导线无脱皮并整齐盘绕,
均存放在室内。

6主要施工机具
1 主要机械设备
变压器(或交流焊机)、温控柜、履带式电加热器、绳式电加热器、指型电加热器等。

2 主要工具
钢丝钳、活动扳手、剪子、锯弓、手锤、扁錾、台虎钳、大锤、剥线钳、螺丝起、万
能表等。

3 计量器具
温度自动记录仪、数字显示式表面测温仪、数字显示式硬度仪。

4 作业条件
4.1 所有需要热处理的管道焊缝全部施焊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4.2 编制热处理方案已经批准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4.3 现场电源、环境条件等均符合要求,并已采取防风、防雨、防火、防停电等措施;
寒冷雨雪天气,室外管道焊缝热处理应搭设可靠的防护棚。

4.4 现场应准备充足的保温材料、细铁丝及自制的保温毡。

4.5 管道端口封闭,焊缝附近孔板、温度计、压力表等仪表已拆除,拆除口已保护。

4.6 确保热处理设备、仪表性能良好,电加热器、热电偶、测温点布置合理,热电偶、
补偿导线与记录仪相配,现场接电、接线安全可靠。

4.7 所有热电偶、补偿导线、长图记录仪等仪器均已调试。

4.8 外电源网压相对稳定。

4.9 热处理前,热处理责任人员及质量检查人员应对管道焊接及检验记录、热处理加热
区布置、测温点布置及热电偶安装可靠性、热处理设备、保温措施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合格。

7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2工艺操作过程
2.1热处理前检查
管道焊缝全部施焊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已经责任师、质检员检查核实、确认,作业条 件均已具备。

2.2 温控系统安装检查、调试
控制热处理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升、恒、降温速率及三阶段各测温部位的温差,一般采用热电偶信号反馈,全自动程序或手工控制。

2.3 加热系统安装、检查
根据管道不同直径选择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居中、紧贴管道焊缝上、绑扎牢固;两引 线留在上部,并将电缆与电加热器引线可靠连接。

2.4 保温
保温毡居中、紧贴包在电加热器外面,保温厚度不低于 40mm ,用铁箍带或铁丝绑扎牢
固;要求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温材料表面温度不大于60℃。

2.5 送电调试
检查供电系统、电加热器、控制柜连接是否可靠后,分别送电调试
2.6 热处理操作
2.6.1 刚开始送电时应将电压设定为加热器最高使用电压的1/3,运行正常后,按照工艺
要求对电压进行调整;当温度出现偏差时,要及时查找原因,预防事故的发生。

2.6.2 监控热处理过程升、恒、降温记录在规范内;400℃以上升温阶段、恒温阶段、400℃以上降温阶段,应对照自动记录每30 分钟手工记录一次。

2.6.3热处理温度
预热及热处理温度一览表
(1)当温度升至400℃以上时,加热速率不应大于205×25/δ℃/h 计算,且≤330℃/h;
(2)恒温时间应为每25mm 壁厚恒温1 小时,且≥15 分钟;在恒温期间内最高
与最
低温度温差应低于65℃。

(3)降温过程中,降温速率≤260×25/δ℃/h 计算,且≤260℃/h;温度在400℃以下可自然冷却。

(4)异种钢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温度,应按两侧钢材及所用焊条(焊丝)综合考虑;
热处理温度应按焊接性较差的一侧钢材选定,不应超过另一侧钢材的下临界点Ac1。

2.7 检测
(1)根据热处理自动记录和手工记录曲线分析热处理的技术效果;也可以对照热处
理前后硬度值,作为参考数据来判断热处理效果。

(2)经检测和鉴定,热处理效果不符合标准规范、设计文件、焊接作业指导书规定,
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2.8 工装拆除
工装拆除后,对测温点等焊接处进行打磨;将加热器、保温毡归类摆放。

2.9 交工验收
及时填写焊缝热处理前检查表、热处理工艺过程温度曲线记录、热处理前后硬度检测
记录(需要时)、热处理工艺报告等,按交工验收程序办理。

8.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管道管口应封闭,防止管道内气体流动;阀门处于开启状态,热处理焊缝如离阀门
较近,阀门壳体应采取冷却措施。

2 厚壁管道焊缝热处理,宜采用感应式电加热器。

3 热处理焊缝两侧应有支架支撑,避免热处理过程中管道加热区变形。

4 测温点应布置在管道下部,当有多个测温点时至少有一个测温点位于管道下部;热
处理的测温应同时采用手工和自动温度记录。

5 应确认变压器、电控系统接地良好,电加热器及引线绝缘良好;应注意因外网电压的变化和生产调度,造成加热能力不足和中途停电;在热处理过程中如发现电器设备异常,
立即关闭总电源,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进行热处理。

6 严格热处理过程控制,应随时检查加热器、温控柜、长图记录仪等工作是否正常。

监控热处理时的升温、恒温、降温、记录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7 如出现保温毡脱离、张开和保温毡外表面温度大于60℃时应及时修补,确保热处理
全过程正常进行。

8 热处理后应及时在图纸、温度记录曲线上标明热处理时间、工件名称、操作人、填
写热处理工艺记录等;在管道焊缝一侧进行标记,防止与未热处理焊缝混淆。

9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采取防风、防雨、防雪等措施。

寒冷、雨、雪天气,室外管道焊缝热处理应搭设可靠
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防护棚。

9 质量检验
1 质量检验标准及方法
1.1 对进行现场热处理的管道,应检查热处理温度的记录曲线、加热区域宽度。

1.2 焊缝热处理后,应在母材、焊缝和热影响区选取数点测量硬度值(布氏硬
度HB);
与热处理前硬度值进行比较,检查热处理效果;硬度值应符合设计文件、相关标准或焊接
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1.3 无规定时,碳素钢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值不宜大于母材硬度的120%;
合金钢不宜
大于母材硬度的125%。

检验数量每处三点求取平均值,且不应少于热处理焊缝总数的10%。

2质量记录
1、管道焊缝热处理前检测表
2、管道焊缝现场热处理工艺过程温度曲线记录
3、管道焊缝热处理工艺报告
10 成品保护
1 管道焊缝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和标记,并打上热处理的代号钢印或永久性标记。

2 热处理后的焊缝,不应在焊缝表面进行再次焊接、强弯;未经允许不宜在焊缝表面进
行再次烘烤、加热,以免破坏热处理效果。

3 热处理后进行焊接或硬度检测超过规定要求的焊缝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4 热处理作业要注意保护土建、电仪及其它安装工程不受损害。

11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HSE 管理)
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A.电加热系统危险源点击主要控制措施电工应持上岗证;安装漏电保护器;加热器、电缆与管道间必须绝缘。

通风前认真检查加热器绝缘瓷环并检测绝缘电阻。

过程中巡查,发现异常,立即切断总电源。

B.高空作业危险源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主要控制措施将加热器、保温毡绑扎结实牢固,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应按照规范搭设脚手架爬梯等临设、高空作业应带安全带。

2 环境管理主要控制措施
保温材料环境因素人员伤害、环境污染主要控制措施保温毡制作、铺设人员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破损、废弃的保温材料应送指定地点,统一处理。

3 作业环境要求
A.现场通风热处理控制室保证通风良好
B.现场照明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灯具照明,避免照明死角。

C.现场安全设施在明显地方和特殊工位悬挂警示牌;配电箱安装漏电保护器;材料摆放有序、现场整洁、道路畅通无阻;热处理周围拉警戒线;配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