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论文格式模板

房地产论文格式模板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言 (2)1.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之间关系情况 (3)1. 1 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的辩证关系 (3)1. 2 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情况 (3)1.1 2010年秋粮生产情况简要回顾 (3)1.2 2011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 (3)1. 3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3)1. 4 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实效 (4)2. 目前黑龙江省在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 (4)2. 1 粮食购销机制不完善 (4)2. 2 粮食市场监管落实不到位 (5)2. 3 非法占用粮食生产地阻碍经济发展 (5)3. 提高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6)3. 1 如何提高粮食生产纳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战略中 (6)3. 2 解决在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3. 2. 1 完善粮食购销机制 (6)3. 2. 2 增强粮食市场监管力度 (6)3. 2. 3 加大对非法占有粮食生产地的管理和惩罚力度 (7)3. 2. 4 经济推动粮食生产 (7)4. 致谢 (8)5. 参考文献 (9)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黑龙江作为粮食大省,粮食生产对经济的影响成为日趋关注的重要话题。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近年粮食生产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作简要分析,探讨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指出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粮食生产是推动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手段,文中还指出黑龙江省在这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有决定性影响的结论,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粮食生产黑龙江省前言建设现代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发展农村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产粮大省的实际出发,引导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提高粮食产业整体竞争力,努力把黑龙江省粮食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应该着手落实的重要问题。

与此同时,利用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粮食产业,使粮食生产逐渐提高,两者互相依靠,互相作用,才可能有更好的发展状态。

1.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之间关系情况黑龙江省是粮食的主产区,粮食生产是农业基础和优势所在,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粮食的流通和稳固发展给黑龙江省人民的持续增收做出应有贡献。

黑龙江省对粮食生产的重视性,使得为此投入的经济支持对粮食产量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具体情况:1.1 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的辩证关系“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两者都要抓。

两者都要硬。

不能只片面的抓经济而忽视了粮食生产,也不能光想着粮食生产而忘记了经济发展,两者缺一不可。

否则黑龙江省的发展将会停止不前,黑龙江省将不会有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1.2 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情况基于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情况的了解,2010、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情况及形式分析如下:1.2.1 2010年秋粮生产情况简要回顾今年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可以说是在克服了历史罕见的低温多雨、播期延后、冰雹、龙卷风、各种病虫灾害的情况下,夺得了粮食生产的大丰收。

今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21365万亩,比上年增加558.4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322万亩,比上年增加623万亩,增长3.1%。

其中,水稻面积4462万亩,比上年增加505万亩;玉米面积7847万亩,比上年增加567万亩;大豆面积6718万亩,比上年减少576万亩。

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继续减少,青豆偏多;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升,高质丰产。

黑龙江省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单产有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登上一个大的新台阶,再创历史新高。

1.2.2 2011年秋粮生产形势分析根据2010年黑龙江省粮食、秋菜、食用油、白糖涨价,农副产品轮番涨价的情况。

大量农民会在今年获得丰收的利润,今年的农产品价格之高,也会使得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增强。

所以,我认为2011年,农民的种粮面积会增加,对于今年价格高涨的农产品种植面积更会增加,在明年无虫病灾害的情况下,粮食产量会大大提高,粮食的供给过大,在人口有限的情况下,需求不会增加,会造成供大于求的情况。

基于上述分析,2011年的粮食价格会有所下降,但价格的下降幅度不会过大,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政府会在降价的情况下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以求供需的基本平衡。

1.3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状况近年,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

农垦系统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已经不是一村一户,而是场场、处处都发生了变化。

农垦牡丹江分局直属城镇,初步形成了“城外青山背靠,城内林水相依”的景观。

尚志市长营村工农业总产值10620万元,人均收入12690元。

在黑龙江的个别乡村,农民或农工的生活条件和水平远远高于城市。

如海林农场,他们低碳环保的生活水平和条件是城里多数居民所不能及的。

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起步,好似雄鹰展翅。

2010年黑龙江省经济增长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进出口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

民生发展指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以上。

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1.4经济发展与粮食生产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实效粮食生产涉及产前制造业,如农机、农药,肥料和农膜等,又涉及产后加工业,如饲料、医药、食品和酿造等。

以粮食生产为核心的“产前制造业”和“产后加工业”都属于应该大发展的产业。

农村工业落后也是黑龙江省与沿海地区农村人均收入产生较大差别以及地方财政收入差距较大的根本原因。

不仅是农业的相关产业,其它适合农村生产的工业也要大力发展。

农村工业的发展,一是有利于农民就近打工实现增收;二是有利于企业为政府交税,政府有了积累资金又可以反哺农业和支援新农村建设。

特别是以粮食和当地资源为原料的小加工业,更应该重视发展农村工业,这是整个黑龙江省的优势。

只有农村工业大发展了,才能从根本上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

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财力增强,有利于提升农业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进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提高种粮效益。

2.目前黑龙江省在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粮食安全造成的粮食物价不断上涨演变成种种危害老百姓生存安全的问题。

粮食问题对黑龙江省存在的发展状况来说,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粮食物价的上涨,农资物品物价也相应上涨,直接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土地荒废的情况也随之日益严重。

有些城市周边的领导为了自己的私利,把土地倒卖给开发商,使耕地的可用性快速减退,这种恶劣的腐败现象也相应导致了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的直线下降。

2.1 粮食购销机制不完善黑龙江省搞好库存粮食销售,实现粮食购销良性循环上有待加强。

个别地区的粮库没有充分发挥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作用。

在黑龙江省就出现了粮库主任套取国家购粮款,盗卖库粮,万吨粮库亏空的事情。

“粮官”王青林已失踪数月有余了。

作为黑龙江五常市粮食局副局长兼光辉粮库主任,他留下的是一个亏空万吨的粮库。

市纪检和省粮食局查了好多次,有两个数字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光辉粮库政策性粮目前库存与账面相差4000吨,还有一笔粮是5853吨,是2007年的亏库。

粮库的旧员工称,利用差价、虚报数额是王青林套取贷款的重要手段。

王甚至会以陈化粮“充账”。

在五常粮贩徐战国看来,光辉粮库“姓王”。

徐战国称,他贩粮十多年,一直都是卖给光辉粮库,收多少粮、什么价格,“都是王青林说了算”。

让徐战国耿耿于怀的是,王青林口中的价格会随意变。

而且,他们卖粮从没收到过发票,而是收到白条。

曲井林曾任石庙子公司下属水稻加工厂的厂长,据他说:“加工厂连自己的账目都没有,直接从粮库拉出水稻加工,我们负责出米,粮食哪里来、销售给谁,我不知道,都是王青林安排的。

”按规定,粮库售粮须经农发行监督、审批,每一笔粮都须有驻库信贷员的签字以及农发行行长的审批,粮款则直接打进农发行的专用账户。

针对光辉粮库售粮情况,五常市农发行行长李建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

曲井林称,王青林有时会购买陈化粮入库,顶替国家保护价粮。

王青林曾带着粮库的副主任董秀军、会计高殿富从黑龙江建三江农场、尚志等地拍得陈化粮500多吨,直接入库。

陈化粮每斤0.5元,而当时保护价粮每斤1.2元。

上面的案例说明黑龙江省的粮食购销机制不完善,国家粮库任职人员在粮食购销环节中一手遮天,监守自盗,互相勾结,对粮食收购任意压低价格,以次充好,对于粮食销路知情的人又是知之甚少。

可见,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和漏洞。

2.2 粮食市场监管落实不到位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好粮食流通秩序是加快粮食经济、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但在履行粮食流通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职责上黑龙江省落实仍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转变部门职能,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和规范实施粮食市场准入制度上。

在黑龙江省呼兰区许堡乡小得村张家屯的王云亮购买“华鸿39”劣质玉米。

去年八月,吉林华邦王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有意向张家屯去的十几户农民展示“益丰39”示范田,棒儿特别大,也没有倒伏现象。

村民们对经销商下了订单,并当场交了每袋玉米种10元的定金。

一个月后,村民发现送来的种子不是在示范田里看到的“益丰39”而是“华鸿39”。

针对这个疑问,经销商解释说“益丰39”的外包装袋儿用完了,就用的“华鸿39”,但是里面装的是“益丰39”的玉米种,农户们就相信了。

提起“华鸿39”玉米种,村民董长顺很激动,他家一共种了50亩“华鸿39”的玉米种,现在只收了一垧多地,从地里拉回的玉米不是“死杆子”就是棒儿小,按往年的收成得减产四成左右。

由于农民在吉林省榆树市购买的“华鸿39”玉米种子,村民在种子问题上也数次去吉林市华邦王义公司讨说法,却被种种理由搪塞。

此事反映到当地农委,呼兰区种子管理站站长对于农民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也表示无奈。

对于粮食种子市场监管的丢失导致了劣质种子流入农民之手,经销商又予以吹捧欺诈百姓,事出后不负责任的做法,充分证明了粮食监管的不到位。

对于相关部门对农民粮食问题的事件的反映不积极采取交涉和补救措施,更暴露了黑龙江省在粮食市场监管方面落实的不到位的真实情况。

2.3 非法占用粮食生产地阻碍经济发展随着经济飞快发展、城市的急剧扩张、工业园区厂房建设和房地产建设对粮食耕田的占用,使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减弱了农民耕田的积极性,导致黑龙江省粮食储备有所下降,整天只是想着发展经济,而忽略了保护粮食地这一重大问题,以致让一些地方党政官员,把国家制定的《土地法》当作一张苍白无力的白纸,再加上一些非法分子利用手中职权肆意占有、侵吞甚至将耕地另做他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