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有丝分裂课件
有丝分裂的间期
特点:
1.DNA进行复制,每条染色质丝上由 一个DNA分子变成两个DNA分子。 2.有关蛋白质合成,为进行分裂做好 物质准备。
有丝分裂的前期
特点:
1.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两 级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 质高度螺旋化变成光镜可见的染 色体形态,散乱排列在纺锤体内。
2.每条染色体由连接在一个中心 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01 有丝分裂
02 无丝分裂
✓体细胞分裂的方式之一 ✓个体生长发育的保证 ✓使物种保持稳定的基础 ✓一次分裂产生两个子细胞
03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周期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的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
裂完成时为止。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前期
1
2
间期
后期
3
4
5
中期
末期
细胞周期和间期
细胞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G1期,S期,G2期,M期。
有丝分裂的末期
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 比较项目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同 点
前期:
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 由细胞两级发出的纺锤
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 射线构成纺锤,亲代 细胞板形成新的细胞壁,
子细胞的形成方式不同 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亲代细胞分裂成两个子
细胞。
有丝分裂染色体条数变化及意义
有丝分裂的中期
特点:
1.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形态 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 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
有丝分裂的后期
特点:
1.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 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被纺锤 丝牵引着分别移向两极,此时期 染色体加倍。
有丝分裂的末期
特点:
1.在两极核膜和核仁重新出现,形成新的细胞核,纺锤体消失,染色 体解螺旋恢复为染色质丝形态。 2.在原来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成为新的细胞 壁,原来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
G1期—DNA合成前期
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 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如合成各种与DNA 复制有关的酶,线粒体、核糖体等
G1
M
分裂期:通常是细胞周期中 最短的时期,占整个周期的 5%~10%。
S期—DNA合成期
从G1期进入S期是细胞增殖的关键时期,S期最主要 的特征是DNA的合成。
一、维持个体的正常生 长和发育
二、保证物种的连续性 和稳定性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练习题
S
G2
G1期,S期,G2期合称为分裂间期,主要完成了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此期染色质 均匀地分布于核中,所以在显微镜下看不到染色 体)。
G2期—DNA合成后期
DNA的合成终止,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 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微 管蛋白的合成,为分裂期(M期)纺锤体 微管的组装提供原料。又叫“有丝分裂准 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