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试题与答案五、教学设计题1、请为拼音“zc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断。

(出示小朋友、小刺猬、蚕宝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中来了3位客人,他们是冬冬、小刺猬和蚕宝宝,他们来和我们一块儿学习,我们欢迎不欢迎?教学声母z c s的读音和字形。

(1)看图说话引出z: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z”.教学z的发音。

示范发音。

注意发音时牙齿不能舌尖咬住。

顺口溜记形:冬冬写字z z z,像个2字z z z。

(2)看图说话引出c:图上画着什么?刺猬的“刺”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c”.教学c的发音。

示范发音z和c,说说有什么不同?(z要用力,要送气。

)顺口溜记形:小小刺猬c c c,半个圆圈c c c。

(3)看图说话引出s:图上画着什么?吐丝的“丝”字读得轻短一些就是声母“s”,教学s的发音。

(教师领读,学生模仿。

)顺口溜记形:蚕儿吐丝s s s,半个8字s s s。

2、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

(1)、我们来认识一对孪生兄弟,谁见过他们?在哪里见过?(2)、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出示读音)同桌互相叫一叫,看谁更能干。

(3)、看他们的样子,觉得怎么样?(长得很像)哪里像?哪里又不像呢?想个好办法记住他们,不会认错。

(左下一个工,右下一个口)(4)、他们各自还有哪些好朋友呢?(左边、左手、右耳、右面……)(5)、游戏:我点,我点,我点点点。

3、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的片断。

本文的宗旨是让学生体会到做人的真谛——诚实。

我结合课文设计了以下交流点:1、雄日的花种不开花时他是怎么做的?2、看见别人都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雄日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3、当国王询问雄日时,雄日是怎么回答的?4、国王为什么选雄日当继承人?先是小组内讨论,并分角色表演,作到人人参与。

通过讨论知道做人要真诚。

然后以雄日成了国王后是怎样治理国家的为主问题,描述一些雄日当国王期间国内发生的不好现象,请同学们个抒己见说说雄日是怎么处理的?是怎么教育那些不诚实的人的?在百姓的眼里雄日是一个怎样的国王?你们喜欢这样的国王吗?为什么?学生自然是说他公平、真诚。

那么你是个诚实的孩子吗?能把你做的诚实的事跟大家谈一谈吗?在坐其余学生可对他所说的发表评论。

最后让学生知道美不一定就是好,空不一定就是不好。

并送给同学们两句陶行知老爷爷的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铭记做人的真谛——诚实。

4、《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对于“极其简单”一词的品悟,你可以如何设计?师:(巡视)同学们,请自读课文若有让你为之一颤的文字,请在句子上做些记号。

找出来还不够,你得细细地品,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

光在心里品还不够,还得在书上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用一个词一句话都行。

师(巡视)那些令人感动的地方。

你读着读着,你有一种冲动,你想大声的朗读,读你找到的、品过的句子。

(生自主读书3、4分钟)师:停,总理的这一夜,读着读着,我们的心都为之一颤,是吗?请你读你的句子。

生1:“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师:读着读着,你为什么为之一颤?生1:因为……简单师:假如你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你想用哪个词?生1:极其简单师:请你再读,把“极其简单”这种感受读出来。

生读师:好,齐读,体会体会“极其简单”的这四个字生:(齐读)师:“如此而已”,是的,你们知道这高大的宫殿的房子曾经是谁住过的地方?也可以猜猜。

生猜:(毛泽东、末代皇帝溥仪)师:你说得没错,这个人比溥仪更大。

这是清朝摄政王载亨住过的房子,摄政王就是……摄政王的宫殿,可能会有哪些陈设?生说:(古董、无价之宝、西洋沙发、黄金美玉珍宝、奇花异草,山水盆景)师:这是……曾经是那么昂贵的陈设,但是当这座高大的宫殿成为我们总理居住的房子,读下去——生:(接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师:岁月……曾经有那样多的奇珍异宝、家具,如今成了总理住的地方。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同志们,同学们,“极其简单”真的简单吗?生:简单师:对,陈设是简单,但对总理来说简单吗?不简单,不简单是什么?师:你们知道,这高大的宫殿是谁住的吗?周总理是堂堂一个总理,他有……的权利,有……的权利。

对于总理办公的地方,它应该有什么?生说:(沙发、字画、文房四宝、很大的办公桌)、师:你觉得太小了,甚至堆不下更多的文件。

对吗?师:现在这座房子成了总理办公的地方,但室内——(生接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师:”本来……沙发、办公桌,……总理本应该……但现在——(生接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师:你说极其简单,简单吗?生:不简单师:什么不简单?生:周总理这个人生:品质不简单生:性格不简单生:精神不简单师:精神不简单吗!说得多好!当你读这句话时,……师:此时此刻,当你读这句话时,你是怎样的心情?你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这句子的?生:敬佩生:崇高生:佩服师:来,我们一起来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师:同学们,这样看似简单,又极其不简单的句子还有吗?生:“花生米的颗数并不多,……增加了份量”师:你是怎么体会到极不简单?生:总理吃夜宵就只吃几颗花生米……师:你又怎样看是极其不简单的?师:喝这杯茶的是谁?吃花生米的是谁?他是怎样的情况吃这点东西?所以你体会到总理的不简单。

生:齐读师:真好,是啊!总理的简朴的生活让我们感动。

5、请设计一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方案《赠汪伦》1、读诗歌。

2、看课文情境投影。

3、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a想象并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

b画一幅赠别的画。

C配乐朗读诗歌。

4、读两首赠别的诗。

6、请为习作教学《我发现了》设计一份教案《我发现了新开的商店》目标:感受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学会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

过程:一、审清题意写一家“商店”,而且是“新开的”店的位置,类别。

二、指导观察1、整个小店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2、仔细看看小店的布置、商品、营业员。

三、课上交流你观察的小店四、口头交流,教师同学帮助评改五、撰写成文,交流纠正六、小结:我们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用心发现就能发现生活中都是美的。

7、请任选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案,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

《柳树醒了》教学目标:1、能发现奏里的事物的变化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感悟春天的美教学过程:一、识字写字1、生字的呈现。

(1)出示课题时教学“醒”?。

(2)结合课文,出现“春雷、洗澡、柳枝、软了、梳头、柳梢、绿了、玩耍”等词。

2、生字识记(1)利用偏旁、部件,新旧字联系记忆生字。

(2)生字巩固。

3、写字指导二、朗读感悟1、通过不同的朗读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2、指导朗读方法3、抓住重点字词句感悟诗歌(1)“柳树醒了”什么意思?(2)从哪里知道“柳树醒了”?(3)“柳树醒了”说明了什么?三、实践活动1、课堂活动仿照课文编诗句。

春天跟说话了。

说着说着,。

2、课外活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到户外寻找春天,说一说并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

8、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一个在语文教学中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教学片断《菜园里》识字教学设计片断一、揭题课前:老师在教室四周摆上许多蔬菜。

师:我们来到了“菜园”你们想认识它们吗?想和它们打招呼吗?二、生字词教学:1、带领学生亲自去看、摸、闻各种蔬菜,拿卡片读一读相应的蔬菜名。

2、师拿出蔬菜,学生举卡片(蔬菜名)师校对读音:南nan 茄子qie zi3、巩固生字5、刚才认识了那么多蔬菜,谁愿意说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生1、南瓜身上有刺。

2、南瓜是黄色的,圆形的,皮很硬。

3、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还有一股清香味。

9、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识字”与“写字”相结合1、猜字迷:“一点一横梁,梁下开个窗,大口张着嘴,小口住里藏。

(高)2、背顺口留:“来”“横下点撇再加横,一竖竖在字中央,左一撇来右一捺,这个来字不会忘。

(来“10、、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奥运——北京》综合实践活动片断1、看:学生查看有关“北京”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有关“奥运”的。

2、说:把查看到的资料在班级中交流。

3、画画画你心中的奥运。

4、写:写写我为奥运献计献策。

11、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长城》1、课前请同学们自己上网查有关“长城”的历史背景,资料图片等相关介绍。

2、学生在班级中交流查找结果。

3、出示本段话:(1)自由读本段,说说和你查到的资料是否吻合。

(2)多媒体演示“长城”的图片资料。

(3)用一个词来概括“长城”。

(4)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城气魄雄伟”。

(5)反复诵读,提醒“诵读”时应用怎样的语气。

(6)背诵本段话。

(7)模仿本段:用一段话写一写家乡有特色的“建筑物”。

如《家乡的鸡公桥》。

1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

请结合某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一处口语交际的案例。

设计提示:(1)抓导入环节进行口语交际,激发兴趣,鼓励探究。

(2)抓重点字词进行口语交际,加深理解,锤炼语言。

(3)抓重点句段进行口语交际,揭示中心,抒发情感。

(4)抓空白填补进行口语交际,启发想象,扩展思路。

(5)抓疑惑之处进行口语交际,引发争论,明辨事理。

(6)抓总结归纳进行口语交际,扩展延伸,升华全题《小白兔与小灰兔》1、(讨论)师:小白兔与小灰兔,你们更喜欢谁呢?为什么?2、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1)喜欢小白兔,他很关心别人,很聪明。

(2)喜欢小灰兔,他和小白兔一起帮山羊收白菜,说明他能助人为乐。

(3)反对(2)的观点说:小灰兔很懒。

(4)他因为不懂“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的道理,我想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会马上改正的。

我要讲个(小灰兔种菜)的故事给小朋友们听。

3、角色表演《小白兔与小灰兔》4、续编故事《小灰兔种菜》13、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拟一份教学设计。

《四季》1、师:一年四季多奇妙,她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美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2、交流:生:(1)用画的方式来表达(2)用唱的方式来表达(3)背古诗的方式来表达3、读文悟文(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4、仿课文写一写你最喜欢的季节(1)古诗(2)儿歌(3)小散文14、写一个汉语拼音教学与说话教学、识字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片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