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概述.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概述.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⑤独立的和附属于建筑的艺术品的现存 状态; ⑥经过重大自然灾害后遗留下有研究价 值的残损状态; ⑦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损坏后有纪念价 值的残损状态; ⑧没有重大变化的历史环境。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B、可以恢复原状的对象有: ①坍塌、掩埋、污损、荒芜以前的状态; ②变形、错置、支撑以前的状态; ③有实物遗存足以证明为原状的少量的 缺失部分;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3)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迷信,滥用新材料、新 技术。现在建筑中水泥之类的建筑材料广泛使用, 许多地方在古建筑修缮中,也自然而然地首先想 到了水泥。其实,水泥两个致命缺点,一是不可 逆性;二是寿命短。 (4)修缮设计时用现代人的审美观来看古建筑, 对原有建筑的式样和不合理的结构加以改动。

在文物保护维修中经常会出现几种认识上 误区: (1)把文物建筑与现代建筑等同看待,认 为既然修就应该彻底地修,以求焕然一新 和一劳永逸,从而大动干戈,大换构件。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2)认为古建筑的修建年代越早就越有价值,因 此在修缮时往往把建筑的形制、结构、材料和制 作工艺人为地统一到始建年代的状况,从而造成 对其后重修的古建筑的破坏。事实上,一座古建 筑往往经历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维修,历代修 补部分并不都是没有价值的,大多数反映了当时 的修补技术成就和时代特征,记录了各个时代的 信息,它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于人们研究 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变迁手法,也是极为重要的资 料。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6、正确把握审美标准。 7、必须保护文物环境。 8、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 9、考古发掘应注意保护实物遗存。 10、预防灾害侵袭。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三)“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 “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在新《文物法》中得到 进一步肯定。第二十一条: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 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 原则。 而且延伸到:使用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守不改 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负责保护建筑物及其附属文 物的安全,不得损毁、改建、添建或者拆除不可 移动文物。(第二十六条)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3)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可以包括保存 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内容。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A、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有: ①古遗址,特别是尚留有较多人类活动 遗迹的地面遗存; ②文物古迹群体的布局; ③文物古迹群中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各个 单体; ④文物古迹中不同时期有价值的各种构 件和工艺手法;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 《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南方地 区)》(CJJ70-96)


一、法律依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 批办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 求》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一)国际通行的原则 1、真实性原则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准则》第二条规定:(文物古迹)保护 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 信息及全部价值。保护的任务是通过技术 的和管理的措施,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 的损伤,制止新的破坏。所有保护措施都 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2、完整性原则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3、最小干预原则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4、可逆性原则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5、可识别性原则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二)《准则》规定的文物古迹保护原则 1、必须原址保护。 2、尽可能减少干预。 3、定期实施日常保养。 4、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 5、按照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概述
何经平
福建晋江/福州· 2011/06
一、法律依据

《文物保护法》 《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威尼斯宪章》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一、法律依据 Nhomakorabea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办法》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 《文物保护工程监理资质管理办法》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④虽无实物遗存,但经过科学考证和同 期同类实物比较,可以确认为原状的少量 缺失的和改变过的构件。 ⑤经鉴别论证,去除后代修缮中无保留 价值的部分,恢复到一定历史时期的状态。 ⑥能够体现文物古迹价值的历史环境。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3、如何做到不改变文物原状? 首先,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古建筑的形 制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原来的造型、原 来的艺术风格等等。 第二,保存原来的建筑结构。古建筑的结 构主要是反映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们是 建筑科学发展进程的标志。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2)情况复杂的状态,应经过科学鉴别,确定原 状的内容。 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而出现的污渍秽迹,荒芜堆积 等,不属于文物古迹原状。 历史上多次进行干预后保留至今的各种状态,应 详细鉴别论证,确定各个部位和各个构件价值, 以决定原状应包含的全部内容。 一处文物古迹中保存有若干时期不同的构件和手 法时,经过价值论证,可以按照不同的价值采取 不同的措施,使有保存价值的部分都得到保护。


2、文物的原状是什么? (1)文物古迹的原状主要有以下几种状态。 实施保护工程以前的状态。 历史上经过修缮、改建、重建后留存的有价值的 状态,以及能够体现重要历史因素的残毁状态。 局部坍塌、掩埋、变形、错置、支撑,但仍保留 原构件和原有结构形制,经过修整后恢复的状态。 文物古迹价值中所包涵的原有环境状态。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1、为什么不能改变文物原状—关于文物古 迹的价值 文物古迹价值,也就是它的历史、科学和 艺术价值。这些价值是通过现存的文物实 体体现出来的。任何一个文物建筑一经破 坏,它的文物价值也就随之流失。这就是 文物不可再生的特性。
二、文物保护维修原则的理解与把 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