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之梦读书心得体会本期用心读了1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
掩卷寻思,真逼真切地感遭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寻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但是生敬意。
这本书其中有1章谈到教育离不开爱。
爱的教育,是教育气力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犹如池塘没有水1样。
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作为1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的,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爱憎分明的人。
而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
1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
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
1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1蹶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
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学生的人格,才能具有1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个学生。
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
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
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1件事情,从某1角度看是不可忍耐的,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的地方。
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
学生遇到问题时,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应联合班主任找来家长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是本身因素学习有困难,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的,则可以通过恳谈,鼓励的方法解决。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
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同等对话太少。
我们常常抱怨社会缺少1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
没有学校的民主,何谈社会的民主。
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谈话,适当的引导,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更有益于教师在稳固的基础上展开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我们教师应当投入全身心的气力去爱学生、爱教育。
只有爱,才能赢得爱。
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这是《新教育之梦》给我的启发之1。
《新教育之梦》给我的另外一个启发是要善于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
这是成为1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我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
任何1个优秀教师都离不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
在1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时期语言,用我们的生活经历,同过去的大师们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我认为作为1个教师和其他工作者不1样,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
1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化力。
学生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很高,他们把我们教师当作百科全书。
在他们看来,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1问3不知,那末他们就会很失望。
所以教师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非常重要。
教师还应努力理解学生的世界,要善于和他们沟通,要和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好朋友。
教师还应当要有丰富的学历,经历和经历,所以教师要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才能教育好学生。
对年轻教师来讲,“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1天会出现在你的眼前。
”这是作者对我们的真诚规劝,对我们的殷切期望。
我们应当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以本书中的理想优秀的教师为标准来要求自己。
并且像作者所说的那样不要羡慕他人,不要感叹时运,要做起来,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顺,哪怕艰巨。
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时候,带走的不应当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寻求”。
品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字里行间感觉似有1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细流,我顺溪而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无穷广阔、无穷美好的教育伊甸园。
在这教育的伊甸园里我看到了5个光芒闪耀的花环悬挂在高高的苹果树上,它们的名字叫作德、智、体、美、劳。
我看到了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和1片和谐向上的爱的海洋。
以下是我1点浅薄的感想。
1、在重视美育的进程中激起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席勒在《美育书柬》中认为,在气力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因此人的活动遭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遭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此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令人成为和谐的整体。
这无疑揭露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起了人的灵性,开辟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
在新1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1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进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2、理想的美育应当是1种”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应当是与自然融为1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遭到美。
但现在的学生已阔别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1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
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甚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不懂甚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甚么是大江东去的磅礴气势了。
离开了美育的源头活水————大自然,美育从何谈起!3、通过美育让学生构成完善的人格。
朱光潜先生有句名言: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毫无疑问,美育的终纵目标是指向人性的,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是1切美好行动的条件条件,如今,我们已不再担心学生的智力问题,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是作为父母,教师更应当警觉的。
我们现在的教育太直面现实,有太多社会阴暗面的实况转播,因而,在孩子们的心中,没有了纯真,没有了纯粹,没有了童话和梦想,没有了对生命1往情深的哀怜和庇护,和对人生的向往与向往。
有了完善的人格,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美好的人生。
如果说,由于种种缘由中国的教育曾疏忽了,冷落了乃至抛弃了美的话,而沐浴着新世纪的教育理想之光,我们应当重新开始追寻美,阵线美,创造美,那末,现在是时候了。
细读全书,不但给人以新颖的感觉,更有内心的激扬,它不但让我们清楚了我们的目标,也教会了我们方法,更让我们深入理解到,学校的师生都应当有自己的梦,都应当给自己1种挑战自我的勇气,1种超出自我的精神。
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让相当部份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最后有1定的成绩。
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寻求的1种境地。
起初拿起《新教育之梦》1书是为了完成写读后感的任务,但拿起书的1霎时,便被它的封面吸引了,只见蓝色的封面上,1圈1圈白色的、小小的字“我心目中理想的德育,我心目中理想的智育,我心目中理想的体育,我心目中理想的美育……”1直围绕着作者的漫画头像,螺旋形向外延伸、延伸……,仿佛带着我的思绪1起在延伸。
打开扉页,仔细的浏览目录,1条1条认真地看,“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在品读的进程中已记不得有多少次在心头产生了震动,也能够说是1种共鸣。
《新教育之梦》1书其实不像很多的教育类书籍1样泛泛而谈,大道理1堆,而是从我们身旁的教育现象入手,进行分析、论述。
朱永新教授以独特的眼光从1些小事上揣摩到教育的真理,并应用通俗的手法表达出来,在客观地分析了现行教育的现实和困惑以后,理智地批评了旧观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全方位、多角度地构筑了新时期的新教育理念,打破了隔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城墙。
本书的第1篇章就是“理想的德育”,可见朱永新教授非常的.重视德育工作。
而现今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真的是非常让人耽忧,有的孩子缺少1种和他人相互交往的基本品德,他们不知道怎样去处理矛盾,不知道怎样去面对挫折,不知道怎样去处理冲突,所以现在青少年犯法、自杀等问题已愈来愈严重。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的确,德育应当是全部教育的灵魂。
但在很多的学校,德育还并没有引发足够的重视,平时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大多都是说教的情势,缺少实践,这样的德育教育固然是不能深入到孩子的心灵的。
在“理想的德育”中,朱永新教授从8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5点“理想的德育,应当科学、公道地设置按部就班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维视角,构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中提到的内容。
就如作者在书中提到的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学校,在每一年迎接新生时,总是在1进门的大门墙壁上挂着“要爱你的妈妈”标语,而不是“爱祖国、爱人民”之类的标语。
苏霍姆林斯基的解释是:对7岁的孩子不能讲这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1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他还会爱他人、爱故乡、爱祖国吗?爱自己的妈妈易懂易做,为往后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的教育也能打下基础。
书中还举例说了日本1所小学在进行同1德育内容时,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德育主题,主题内容由低到高。
这也提示我们今后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也要遵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中、大班可以有不同的德育内容,而同1教育内容在小、中、大班也应有不同的程度。
我们幼儿园的道德教育也应当建立起1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既有理想,更具现实性的目标体系。
我从古老的童谣中走来,韵味悠久的童谣里浸润着爱的音符;我从青春的脚步中走来,且行且吟的脚印里洒满了爱的阳光;我从生命的花圃中走来,万紫千红的花朵上挂满了爱的露珠……此生,我将注定为爱繁忙,犹如屋檐下面筑巢的春燕。
让我们为爱繁忙,用爱造句。
这是《新教育之梦》1书中,“理想的教师”这1章节中引述的1首描写教师的小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意。
是啊,爱的教育,是教育气力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是1本写给“教育”的书。
它的大部份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其弊端,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作者理想中的教育。
对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来讲,“理想的教师”是让我特别关注的部份。
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当是1个胸怀理想,充满豪情和诗意的教师;应当是1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当是1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当是1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重的教师;应当是1个寻求出色、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当是1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当是1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当是1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对比这里提到的要求,我作为1名青年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还很遥远,我还有很多很多要学习的东西,这也需要我在教育教学的进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缘由。
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8点,固然这个进程是非常艰巨的。
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本身的努力,我相信我会渐渐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的。
“1名理想的教师,应当不断地寻求成功,设计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由于人来到世上其实不知道他会成为何样的人,只有去撞击每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