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着眼实处——退伍老兵专题教育一年一度的退伍安置工作又在紧张的进行当中了。
退伍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而人生的重大转折期,也是各种问题频发期。
面对地方日益严峻的安置形势,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顺利完成人生的重大转折?这是待安置的退伍军人普遍关心而又为之困扰的问题。
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这项工作的“老军转”,想在这里送给战友们几句建议和忠告。
有“四忌”:忌无所谓,切忌既不学习政策规定,也不提前准备筹划,成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对转业安置抱着听天由命的心理;应对考试认真准备,近年来,很多地方有规定,复转军人要采用考试考核和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方式,复转军人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对专业知识接触较少,所以要尽量多阅读相关书籍,找以前已经复转的战友取经,集中精力,认真准备,用心复习,以良好的心态迎接考试,以优异的成绩接受挑选。
忌随大流,切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整体忙于打听别人怎么想、怎么定,胸无主见;忌常反复,切忌考虑问题不深不细,决心定不下,去向志愿一日三变,结果错失良机;忌存侥幸,切忌不在政策框架内确定意向,甚至为达到目的不惜弄虚作假,最终给安置造成被动,给个人带来损失。
退伍军人是一个拥有优秀政治品质、严明组织纪律、顽强拼搏精神和良好社会形象的群体,在部队为驻地争光,回家乡后又为当地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要达到这种结果并不轻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静下心一旦确定退伍,许多老兵都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和顾虑,出现心理不适现象:有的心理准备不足,对突然要离开熟悉的军营生活感到落寞惆怅;有的不能正确对待组织决定,对安排自己退伍存在抱怨抵触心理;有的对能否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没有信心,整天焦躁不安,无所适从,等等。
这些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势必对后期的安置造成影响。
这时候最需要的是退伍老兵的自我调节能力。
1、要正确对待部队部队是一个大熔炉,我们曾在此工作学习生活。
部队培养了我们顽强的毅力、坚强的性格、雷厉风行的作风。
不管怎么说,部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要善待这段经历。
要多想一想组织的关心培养,多想一想“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道理,多想一想共同酝酿的同志情战友爱,多想一想摸爬滚打铸就的坚强意志和过硬素质,使自己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知足、自信的心,以平常的心态、平静的心情面对转业,自觉服从组织安排。
2、要是对待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来之不易,我们退伍军人一定要认识到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一定要认识到国家有关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但肯定会有时序先后和地区差异;一定要认识到在创业过程中中蕴藏的机遇,鼓起迎接新挑战的勇气,以积极自信的心理看待退伍。
二、安置政策规定要知晓退伍军人安置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国家有宏观安置政策,各地有地方性法规和具体安置办法,内容涵盖了安置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
这些既为维护退伍军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也在安置方式、工作安排等方面设置了条件。
为此,首先要学习政策、明确规定、对号入座,弄清楚自己适合哪种安置方式,符合到哪里安置的条件,在工作安排上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防止因不了解相关规定而走弯路。
其次要采取咨询老退伍军人、咨询安置部门等方式,对当地退伍安置情况做些调查了解,为确定意向单位、搞好双向选择打好基础,同时为安置后缩短适应周期做好准备。
相关政策:根据兵役法关于“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分所有制性质和组织形式,都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置退伍军人的义务”的规定。
家居农村的义务兵退役后,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妥善安排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家居城镇的义务兵退出现役后,由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也可以由上一级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在本地区内统筹安排。
城镇退伍军人待安置期间,由当地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水平的原则发给生活补助费;城镇退伍军人自谋职业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义务兵退出现役后,报考国家公务员、高等院校和中等专科学校,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优待。
志愿兵退役后:1、服役不满十年的,按照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的原则安置;2、满十年的,由原征集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安排工作,也可由上一级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在本地区内统筹安排;3、自愿回乡参加农业生产或者自谋职业的,给予鼓励,由当地人民政府增发安家补助费;4、服现役满三十年或满五十五岁的作退休安置,根据地方需要和本人自愿,也可作转业安置。
三、合理确定目标所谓合理确定目标,就是要“定好位”,要正确选择自己的将来,合理确定期望值,在认真学习掌握安置政策、把握退伍安置形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实际,认清特点优长,全面衡量利弊得失,选择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于自己的安置去向和安置方式。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复转回地方工作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想尽量安排一份好一点的工作,给自己一个较好的发展平台,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在日益严峻的安置形势面前,不可能每一位复转军人都能安置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合理确定自己的安置目标,要适应形势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根据自身条件、素质和能力,克服“三非”即非城市、非正式职工、非高工资的单位不去的现象,不能期望值太高;同时要辩证看待工作安置的好与差,看到“热门”单位也有冷板凳,冷门单位也有“香饽饽”,关键是要符合实际,找到适合自己、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岗位。
总之,一定要把个人愿望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把个人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结合起来,把自身特点与性格特点结合起来,把自身优势与专业特长结合起来,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安置期望值。
1、城镇退伍士兵安置的现实环境不容乐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单一由政府包分配的城镇退役士兵、转业士官(以下简称退伍军人)安置制度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安置难的问题普遍存在并越来越突出。
一方面,《企业法》规定企业自主经营,有用工自主权:另一方面《兵役法》规定退役士兵由政府指令性安置。
企业拿着《企业法》,以种种理由拒绝接收退役士兵,特别是一些自主权较大的中央省直单位以种种理由拒绝接收退役士兵。
安置工作处于两难境地。
二是从现实情况看,退役士兵指令性分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配置方式矛盾。
现在的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
在企业是自主经营的市场经济主体.劳动需求由市场调节的大环境下继续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安置办法已经行不通了。
三是从价值取向看,现行的退役士兵安置方式同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矛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事业用人制度和个人职业选择方式已经发生深刻变化。
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分配工作,而参军二年的青年仍由政府分配工作,这种在权益、待遇上的不平等既不利于形成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也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氛围。
四、是从就业形势看,安置任务繁重与企业就业需求不足矛盾。
当前政府机关机构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即将展开企业改制、减员增效社会剩余劳动力增多对退役士兵的接纳能力越来越低。
安置任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企业就业需求的增长速度造成一些企业职工队伍中退役士兵比例过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要勇于自谋职业。
面对不容乐观的安置环境,是选择适应还是逃避呢?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起决定作用的。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努力改变和提高自己去适应社会环境,练好自己的“内功’,做好自我调适来适应这个社会,不能抱怨,更不能消沉堕落。
倘只是抱怨和感叹,那么社会终会将我们抛弃。
要坚信,我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是好的,我们要有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
还是那句老话,“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倘不能好好走下去,那就怨不得别人了,到那时,你无论如何慨叹、如何扼腕均于事无补了,现实会把你淘汰出局,弄潮儿将会被大潮吞噬。
自谋职业的相关政策:安置对象要求自谋职业的,政府发给一次性安置(就业)补助金,不再负责其工作分配。
补助标准视各地经济情况而定。
具体办理手续应由安置对象向安置部门提交书面申请,经同意批准自谋职业的,双方签订协议,并经公证机关公证。
安置对象凭《退伍军人自谋职业证书》可享受优惠政策。
相关优惠经营政策: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优先给予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只收工本费,减免其他费用,同时免交个体、私营协会会员费和管理费若干年;其他部门免收社会各项统筹费用;税务部门给予减免税的待遇。
对从事社区服务的,也应给予享受社区服务有关优惠政策。
对进入农贸市场经营的,市场管理部门应免收摊位费和管理费若干年;劳动保障部门应给予办理劳动关系挂靠,继续让其参加社会保险,由本人缴纳保险金,缴费的年限与部队军龄合并计算,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有关档案由劳动部门就业管理处或人才交流中心负责保存,免收或减收其档案保管费。
到劳动力市场报名应招的,职业介绍机构应免收其求职登记费、报名费、中介服务费等。
优秀人物:“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储吉旺,个头不高,嗓音洪亮,作为民营企业家,他白手起家,20年创下2亿元资产,成为“世界搬运车大王”。
出身贫苦农民家庭的储吉旺,高中毕业后如愿穿上了绿军装。
6年的军旅生活之后,他回到了故里———浙江省宁海县。
代课教师、工厂仓库保管员、农机二厂党支部代书记、县客运站负责人,储吉旺干一行、钻一行、成一行。
上世纪80年代,志存高远的储吉旺毅然辞去蒸蒸日上的县客运站负责人的铁饭碗,在城北一片田野上挂出“宁海县塑料九厂”的牌子,靠东借西凑的3万元,开始了创业之路。
这一年,他已43岁。
2005,他所创办的宁波如意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年产值4亿元人民币,产品发展到50多个品种,其中,手动液压搬运车产量局世界前列。
这个公司招收国企下岗职工和退伍军人200余人,为政府分忧解难;为居住在宁海农村的13位抗日老战士每月发放生活费,直到终老;把举行新厂房落成庆典仪式节省下来的30万元捐给了一所山区学校,等等。
他先后将3000多万元捐献给困难群众和公益事业。
四、相信组织别乱“跑”退伍安置中,有条件的同志找一些老同学、老战友、老首长咨询一下情况,联系一下单位,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有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能“乱投医”,盲目地把“宝”押在所谓的关系和个人身上,自己不努力,一门心思把命运寄托在关系和门路上,最终可能会“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往年的退伍安置中有不少这种教训,有的退伍老兵不是通过正常的渠道、正规的程序去安置,而是到处找关系、找门路,“逢庙烧香、见佛磕头”,结果不但工作安置没有如愿,还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随着退伍安置办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退伍安置工作越来越公开、透明、规范,“暗箱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靠个人也越来越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