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阻燃电缆技术要求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2010.08阻燃电缆技术要求1.概述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是规划路网中1号线的中段,它南起学府路上的医大二院附近,沿学府路——西大直——东大直街——一曼街——南通大街——东直路——桦树街至哈尔滨东站,途经高等学府区、学府路高新技术开发区、城市中央商务区、博物馆广场、游乐园等公共活动中心以及铁路客站等主要客流集散中心,所经地区分属南岗区、太平区管辖。
线路预留了向南延伸至平房(新疆大街)、向东延伸至东化工路的条件。
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4.41km,全部为地下线,其中利用既有“7381工程”段(位于东、西大直街、一曼街下)长约5.6km。
一期工程全线共设16座车站,1座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
其中地下一层侧式站台深埋车站4座(为改扩建车站),地下二层岛式站台车站10座,地下三层侧式站台车站2座(既有人防工程加站),平均站间距0.946km。
太平桥车辆段接轨于太平桥站和交通学院站,控制中心设于清滨公园站。
轨道交通一期工程与路网中其余4条轨道交通线6次相交,其换乘形式有3种:其中龙江街站与5号线平行换乘;太平桥站与3号线“十”字换乘,医大二院站与4号线十”字换乘;博物馆站与2号线“T”形换乘、烟厂站与4号线“T”形换乘,清滨公园站与3号线“T”形换乘。
哈尔滨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主要特点为春季风大雨少,夏季温热湿润降水集中,秋季凉爽、霜来早,冬季漫长,寒冷干燥。
一年平均气温3.6℃,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6.4℃,极端最低气温-38.1℃。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523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冬季降雪占全市降水12.1%,降雪期日数为180多天,年降雪量平均为63.1mm,最大积雪深度达41cm。
年平均风速4.1m/s,常年主导风向以西南风为主。
年平均日照时数2446小时。
年最大冻土深度205cm。
2.工程主要原始资料环境温度:-15℃~+40℃相对湿度:日平均值不大于95%月平均值不大于90%,有凝露发生饱和蒸气压:日平均值不大于2.2×10-3MPa月平均值不大于1.8×10-3MPa地震裂度:不大于8度海拔高度:1000m以下污秽等级:重污区覆冰厚度:5mm3.使用用途400V电缆用于传输和输送电能。
地下车站、隧道:一般设备供电选用阻燃、低烟、无卤型电缆,阻燃等级B 类。
4.采用标准承包商执行不限于以下的标准,在执行过程中若有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不一致之处,按高标准执行。
GB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9327 电缆导线体压缩和机械连接接头试验方法GB5589 电缆附件试验方法GB4004 电线电缆机用线盘GB4005 电线电缆交货盘GB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2406 电缆绝缘垫层,护套氧指数的测试GB/T12706-2002 额定电压1-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IEC502 电缆结构设计、物理电气性能GB12666.6-90 电线电缆耐火特性试验方法GB/T2951-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GB/T3048-94 电线电缆及塑料电性能试验方法GB12666.5-90 成束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GB/T3956-97 电气装备电线电缆铜、铝导电线芯IEC 61034(1997) 电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试验方法GB/T19666-2005 阻燃、耐火电缆通用导则GB/T 18380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GB/T 3956 电缆的导体GB/T 295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IEC 754-1(1994) 取自电缆的材料燃烧时析出气体的试验第一部分卤酸气体量的测定IEC 754-2(1991) 取自电缆的材料燃烧时析出气体的试验第一部分用测量PH值和导电率来测量气体酸度的方法GB/T 19216.21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0kV及以下电缆GB/T6995-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JB/T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18380.3-2001 电线电缆燃烧试验方法IEC754 电缆燃烧时析出气体的试验GB/T17651-1998 电缆或光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测定GB/T17650-1998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GB/T19216.21-2003 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第21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电缆GB/T18380.1-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GB/T18380.3-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5.使用特性及运行环境条件5.1运行条件/U和频率:0.6/1kV,50Hz系统额定电压U:1.2kV系统最高运行电压Um5.2环境条件5.2.1电缆能在以下运行环境中正常运行:环境温度:-15℃-40℃运输和存储温度:-25℃ -55℃5.2.2抗震能力:地面水平加速度:2.5m/s²,地面垂直加速度:1.25m/s²,安全系数 1.675.2.3安装地点:户外/户内5.3 使用特性5.3.1电缆导体的额定运行温度:XLPE为90℃。
5.3.2短路时电缆导体的最高温度:XLPE为250℃,短路时间不超过5s。
5.3.3电缆弯曲半径不小于15倍电缆的外径。
5.3.4 敷设条件敷设环境有室内、电缆沟、直埋、沟槽、管道、桥架等多种方式。
6.技术规格参数6.1 电缆构成:电缆由导体、阻燃绝缘层、填充层、成缆包带——技术要求没有、内护层、外护层构成。
A、导体:采用T2优质铜导体,其组成性能和外观符合GB/T3956-2008标准的规定。
标称截面为6mm2及以下的电缆采用实心导体;其余电缆采用GB/T3956标准规定的第二种绞合导体结构,紧压绞合成扇形。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压紧方式B、阻燃绝缘层:绝缘采用阻燃材料,其阻燃性能符合国标和IEC 标准的规定C、电缆全部采用90℃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料,材料性能符合GB/T12706-2002标准要求。
绝缘标称厚度符合国标和IEC标准的规定。
——是否芯线绝缘、内护套绝缘、外护套绝缘都是如此?前后矛盾(一般所说的绝缘料是指铜导体外面的绝缘,无卤低烟的话就是交联聚乙烯,而内护套、外护套如采用无卤低烟则为称为聚烯烃,其主要材料也为交联聚乙烯,前后不矛盾)D填充:采用无卤低烟填充物。
E、防水层:采用具有径向阻水的防水层。
F、铠装层:电缆钢带铠装应符合GB2952.3-89的规定采用低碳镀锌钢带,铠装应符合GB12706.3-91的规定。
金属带恺装应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金属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金属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金属带宽度的50%。
G、外护套:1. 材料电缆采用90℃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材料主要性能见表6.1。
表6.1 90℃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主要性能2. 厚度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按照电缆产品标准规定。
控制电缆护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其余电缆护套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
3. 外护套表面印制电缆型号、额定电压、制造厂名称等的连续标志,标志间的距离不超过500mm。
购买方有要求时,还需印制长度计米标志。
4. 外护套的颜色规定为黑色。
应直接明确即可,否则承包商会有异议H、外观标志: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有制造商、电缆型号及规格、额定电压、长度和生产日期的连续标志。
字迹清楚、容易辩认、耐磨擦。
电力电缆采用相色标志带;四芯电力电缆的绝缘线芯识别采用红、黄、绿及黄/绿组合的相色标志,五芯为红、黄、绿、蓝及黄/绿组合色,其它应符合GB6995的规定。
应直接明确即可,否则承包商会有异议6.2阻燃电缆技术要求A、交流电源基本参数交流工作电压为:380/220V(±5%);频率:50HZB、电气、机械性能额定电压:0.6kV/1kV标称截面:符合国标最小抗张强度,最小拉断伸长率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值。
热空气老化、热变形及冲击试验:检测不低于国标要求。
冷弯曲、冷冲击试验:检测不低于国标要求。
C、耐压试验:能承受交流50HZ,3500V(有效值)历时5min耐压试验,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D、防水防潮性能电缆样品在水中浸泡72小时后,去除护套层外表面后,用肉眼观察,绝缘层外表面是干燥的。
E、电缆燃烧时的阻燃性能电缆燃烧时的阻燃性能满足IEC332-3和GB 12666.5-90规定的B类燃烧试验。
与电缆型号中所标识的不一致(电缆型号中标识的是B类,初设中也是B 类)F、电缆燃烧时的低烟性能:电缆燃烧时的发烟量试验,透光率不小于60%。
G、电缆燃烧时的无卤性能:无卤电缆烧时的卤素气体释放试验,毒性气体不大于12.4mg/L。
老化前抗张强度最小12.5N/mm2;收缩率:最大4%。
H、黄、绿、红线芯为相导体(A、B、C相)浅兰色为中性导体(N线中性线),黄和绿双色为保护导体(PE线,地线)。
I、电力电缆芯的中性(N线)和保护线(PE线)的选择符合以下规定:当相线截面在16mm2及以下时,与截面相同;当相线截面在大于16mm2时,相线截面的50%左右;7.各规格电缆各层尺寸8. 运输和包装要求汽车运输到甲方指定的交货地点。
采用全木或铁木线盘交货盘包装,交货盘符合JB/T 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的要求。
1、成盘时所用交货盘内筒最小直径符合表1规定。
表1交货盘内筒最小直径 mm注:D 为电缆或导线实际外径 2、成盘时成品排列整齐、平整,其最外层与线盘边缘的最小距离t 符合表2规定。
表2 成品最外层与线盘边缘的最小距离t mm3、经检验合格后的产品,锯掉检验后的电缆头,内端头伸出盘子不超过300mm,然后用热收缩管将电缆两端头密封,外端头用钢带或钢丝固定在线盘上。
4、封好头后的成品电缆(电线)表面使用竹席等包装物包装;首先用竹席绕包一周,然后用打包带扎紧。
竹席干燥、无霉变,编织得紧密、整齐、美观。
9.供货要求所有电线电缆在交货时绕在坚实的电线电缆盘上。
电缆头予有效密封,以防止潮气侵入。
集成供货商按施工图与安装商现场实测的电缆敷设长度要求进行配盘。
每盘电缆均附有合格证,盘上清楚的标明生产厂家、电缆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毛重、生产日期、长度以及正确的滚动方向。
10.检验、检测与出厂试验. 供货商提供的所有电缆都进行试验,并满足GB/T12706.1-2002标准,提供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