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评定概述

康复评定概述

复计划和目标
二.康复评定的内容和评定层次
康复评定的内容
运动学测定 神经电生理学测定 心肺功能检查 代谢及有痒活动能力测定 医学心理学测定
运动测定-- 手部关节测量
言语交流能力测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就业能力检查 和鉴定
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康复评定的层次
单项评定 个体评定 全面评定
⑵ 其次嘱患者以不同速度步行,立停、 拐弯、转身、绕过障碍物等观察步 态有无异常。
⑶对使用拐杖、助行器及矫形器的患者,宜 在使用及不用这些辅助具的情况下分别观察 ,以了解使用情况及使用效果。
⑷结合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下肢感 觉及平衡协调功能检查等的结果,进一步明 确地了解步态异常的原因和性质,为步态矫 正提供指导。
级别 0 1
2
3 4
名称

微缩 差
可 良好
标准
相当正常肌力的 %
无可测知的肌肉 收缩
0
有轻微收缩,但
不能引起关节运
10

在减重状态下能
作关节全范围运
25

能抗重力作关节
全范围运动,但
50
不能抗阻力
能抗重力、抗一 定阻力运动
75
1.手法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 2.上、下肢肌肉徒手肌力检查
肌力测试及评价时的注意事项
评定的目的
⑴确定在日常生活方面是否能够独立的程 度如何
⑵拟订合适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
⑶评价治疗效果,确定是否调整治疗方案 ⑷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且进行投资 —效益分析 ⑸判断预后 ⑹ 增强患者和治疗师的信心
评定的注意事项
⑴ 必须对患者的基本功能情况有所了 解,如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范 围、平衡。协调性、感觉,认知功 能等,以确定其残存的技能和缺陷。
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概述
一.概述:
(一)定义:所谓康复评定,既对残 疾人的功能状况进行评定,康复评定是 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康复医 疗过程中要进行多次康复评定(初期评 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贯穿于 整个康复过程,且往往以康复评定开始, 又以康复评定结束。
康复评定的目的
初期评估的目的 中期评估的目的 末期评估的目的
三.康复评定的注意事项
选择正确的评定方法,评定内容有 重点,方法尽可能标准化,定量化, 单项评定与综合评定评定相结合。 评定前要向病人说明方法和目的, 以取得病人的充分合作。 避免病人过度疲劳、疼痛等。 必要时,进行健侧与患侧的对比。 评价过程最好由一人完成,以保证 评价的正确性
康复评定
关节活动范围的评定
进食
10
洗澡
5
饰(洗脸、 5 梳头、刷牙、 刮脸等)
穿衣(包括 10 系鞋带)
控制大便 10
控制小便 10
用厕所
10
床椅转移 15
平地走45m 15
上下楼梯 10
稍依赖 5 0 0
较大依赖 0
完全依赖
5
0
5
0
5
0
5
0
10
5
0
10
5
0
5
0
康复评价
残疾的评定
一.概述
㈠残疾的定义 ㈡残疾的原因
二.残疾分类和程度
记录ROM检查结果时,确定关节 活动的起点即“0”点十分重要
各关节的ROM检查应包括该关节 所有轴位上的活动度
康复评定
肌力的测定
肌力的概述和检查方法
器械检查 一.一般器械检查 ⑴握力测试 ⑵捏力测试 ⑶背肌力测试
二.等长测试 ⑴四肢肌力等长测试 ⑵腹、背肌等长耐力测定 三.等速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
⑵ 给予指令要详细的、具体的。 ⑶ 在评定中,不能依赖和滥用辅助器。 ⑷ 如评定患者一次完成有困难,则可
以分期进行。 ⑸ 要确保患者的隐私权。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㈠ADL评定表 ⑴Barthel指数评定: ⑵Kenny自理评定: ⑶功能独立性评定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 中风偏瘫患者穿衣
ADL项目 自理
正确的姿势、肢位和必要的固定
使患者了解测试要求、意义,避免假 象动作,防止被这种假象动作所蒙蔽, 须在掌握解剖学、运动学的基础上认 真进行检查
对肌力达4级以上时,抗阻须连续施 加于被测关节远侧肢体,并保持与运 动相反方向
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饱餐后进 行肌力测试。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后,当出现肌肉 痉挛时,不宜采用
测量工具
测角计 方盘测角计 其他工具 1尺子或带子 2在特殊情况分可用X线、摄影机 进行测量
测 角器
方盘 测角器
主要上下肢关节的测量方法
上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方法 下肢主要关节活动范围的测量方法 手部关节活动度检查
评价关节活动度时的注意事项
采取正确测试姿势体位,防止邻近关节的替 代动作 测试不应在关节活动锻炼后进行关节活动度 检查 关节活动度有个体差异,评价时宣作左右对 比 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不一致时,评价关节 活动度时,先测主动活动度,再测被动活动 度,并分别记录主动和被动活动度
在检查时尚要充分暴露检查部位。
与健侧进行比较等。
康复评定
步态分析
正常行走的步行周期
步行时的肌肉和各部分的运动 ⑴步行时重心和身体各个部分的运 动 ⑵步行时的肌肉运动
步态检查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㈠步态检查的一般步骤
⑴ 嘱患者以习惯姿态及自然速度来回 步行数次,从正、反、侧面观察其 自然度,动作协调程度,步行速度、 姿势、幅度及步长,左右对称。
㈠残疾分类 ⒈国际残疾 ⑴残损 ⑵残疾 ⑶残障(废)
⒉我国的残疾分类 ㈡国际残疾程度
三.残疾的康复目标及治疗原则
㈠康复目标 ㈡治疗原则 ⒈残损采取的基本对策 ⒉残疾采取相应的基本对策 ⒊残障(废)采取改善环境、给予支持
的基本对策
㈡步态检查的注意事项
⑴ 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了解步态异 常的可能原因
⑵ 不同方向和速度的观察 ⑶ 防止病人过度疲劳 ⑷ 向病人说明检查的要求,以期病人
的良好配合
常见的异常步态
㈠ 下肢缩短步态
⑴ 斜肩步 ⑵ 踮足步
㈡关节挛缩强直
⑴腰过伸步态 ⑵缩短步态 ⑶划圈步态 ⑷跨槛步
㈢负重疼痛步态
⑴短促步 ⑵小步慢行步态 ⑶踮足步
㈣痉挛性瘫痪 ⑴偏瘫步态 ⑵交叉步态
㈤小脑疾患和基底节疾患 ⑴共济失调步态 ⑵帕金森步态
㈥ 下运动神经元疾患
⑴跨槛步(胫骨前肌步态) ⑵小腿三头肌步态 ⑶扶膝步态(股四头肌步态) ⑷挺胸凸肚的步态(臀大肌步态) ⑸鸭步(臀中肌步态)
康复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
一.概述
日 常 生 活 活 动 能 力 (activity of daily life, ADL)的定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