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试卷(共6套)

2018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考试试卷(共6套)

答: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四、以一课为例,展示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课堂教学?(本题30分)案例以"日本"为例学习区域地理展示世界地图和日本地图,让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一张纸上。

阅读有关日本的工农业生产、贸易、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等资料,整理出若干条要点,记录在另一张纸上。

根据上述资料,想一想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为什么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将当地能买到或能看到的日本商品列个清单,再与日本主要进出口商品进行比较,说说日本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种联系和影响。

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二)一、名词解释(10分)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二、填空(10分)1、《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由(标准)和(活动建议)两部分组成。

2、地理课程改革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三、选择题(20分)1.课程目标是分( B )个层次陈述的:A. 2 B 3 C 42. 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 A )A 采用结果性目标和采用体验性目标 B. 采用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 D )个A . 1 B. 2 C. 3 D. 44. 拓展教材的教学情景,实际上是以“( A ) ”的态度对待教材。

A . 加法 B. 减法 C. 乘法5科学的方法和问题解决的目标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获得(B )A 很短时间B较长时间 C 长时间6、领悟(内化)水平的行为动词哪项是正确的:( D )A、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等。

B、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C、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D、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等。

7、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B )A、建构主义理论;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C、多元智能理论;8.提问的技巧有( C )A. 迁移, 转移, 追问, 等待B. 迁移,等待,询问,启发C.转移,启发,追问,等待9. 学生喜欢老师这样教学:A.让学生自己学习, 自由自主B. 老师教学, 固定模式C.选学功课( A)10.教学评价是指: ( B )A. 评价学生和老师教学的情况B. 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C. 对教学全面的衡量四、判断题(30分)1、新课程的这种价值取向决定新课程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维的课程目标。

(对)2、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是一个完整的人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素质构建的三个侧面。

(对)3对于具体的教学,具体的教学学习内容,我们不可能同时,花同样的气力落实课程目标中的几个个方面。

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的分析。

(对)4,多维目标落实时可能是共时的. (错)5.“动态生成”是新深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

(对)6. “行为目标”具有可操怍性与明确性,他完全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

(错)7. 行为主体必须是老师,而不是学生。

(错)8. 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指导控制教学过程。

(对)9. 学科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应该牢牢建立在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深刻把握之上。

(对)10.三维目标均围绕学生的发展与素质的生成而展开,服务于和服从于人的全面、充分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对)11、新知识观认为地理知识仅仅指具体的事实性知识。

(对)评价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评价面向的少数精英,而不是学生大众。

(错)12、本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科学教育。

(对)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是学校师生智慧的结果,只限于本校师生使用,禁止外流。

(对)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对)五、简答题(30分)1、怎样对地理学科进行教学?(8分)(一)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二)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三)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利用(四)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面对学生你应该怎样进行科学的评价?(10分)(一)注重评价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过程(二)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三)注重评价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四)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五)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3、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2分)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三)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2、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3、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的科学。

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

第二,地域性。

4、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

5、七、八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

6、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总体特征认识。

7、本课标所讲的地理要素采用单独列出和地理区域结合两种方式。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新课标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A地球与地图 B世界地理 C中国地理 D乡土地理2、七、八年级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7~9年级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

A区域地理 B世界地理 C中国地理 D自然地理3、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课程学习顺序不作规定A作了严格的规定 B不作规定 C 没有任何说明 D专家指导下开展课程。

4、"乡土"范围指县一级行政区A省 B市 C 县 D乡或镇5、地理教材的呈现方式要适合学生学习。

应做到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作业系统的有机统一。

A多媒体系统 B图像系统 C音频系统 D综合系统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1、新课标指导下的地理课课程开展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2、新课标对地理课程编排和授课顺序有合规定?教材编写者和地理教师可以自行选择教材编写和授课的顺序。

例如,可以先教授中国地理,也可以先教授世界地理;"地球与地图"的知识可以集中学习,也可分散学习。

3、如何理解乡土地理开展必要?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

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4、以实例说明怎样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四、以一课为例,展示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开展课堂教学?(本题30分)案例以"日本"为例学习区域地理展示世界地图和日本地图,让学生观察、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在一张纸上。

阅读有关日本的工农业生产、贸易、人民生活、文化习俗等资料,整理出若干条要点,记录在另一张纸上。

根据上述资料,想一想自然条件在哪些方面影响了日本的居民生活,日本为什么是资源小国、经济大国。

将当地能买到或能看到的日本商品列个清单,再与日本主要进出口商品进行比较,说说日本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影响,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这种联系和影响。

与老师和同学进行讨论。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四)一、选择题(32分)1.课程目标是分(b)个层次陈述的:A. 2 B 3 C 42. 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aA 采用结果性目标和采用体验性目标 B. 采用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有4 个A . 1 B. 2 C. 3 D. 44. 拓展教材的教学情景,实际上是以“a ”的态度对待教材。

A . 加法 B. 减法 C. 乘法5科学的方法和问题解决的目标需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获得(b )A 很短时间B较长时间 C 长时间6、领悟(内化)水平的行为动词哪项是正确的:( d )A、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等。

B、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C、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

D、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等。

7、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 b )A、建构主义理论;B、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C、多元智能理论;8.提问的技巧有( c )A. 迁移, 转移, 追问, 等待B. 迁移,等待,询问,启发C.转移,启发,追问,等待9. 学生喜欢老师这样教学:A.让学生自己学习, 自由自主B. 老师教学, 固定模式C.选学功课( A)10.教学评价是指: ( B)A. 评价学生和老师教学的情况B. 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衡量和科学判定的过程C. 对教学全面的衡量11、下列不属于地理学科特点的是( C )A地域性B综合性C关联性12、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的内容除了“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此外还有( A )A乡土地理B环境地理C旅游地理13、中学地理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的主成部分是(A)①知识与技能②探究与合作③审美情趣与科学态度④过程与方法⑤观测与调查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①④⑥ B①②③ C①③④14、地理课程资源包括( B )①学校地理课程资源②社会地理课程资源③校外地理课程资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③15、下列表述属于中学地理新课程“三维”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表述的是( C )A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