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电路电工学每章小结


第四章 电路定理
知识点: 1. 叠加定理 (主要) 注意几点: a 首先画出分电路图 b 在分电路图中求解电压或电流 c 叠加 2. 替代定理(不作重点) 3. 戴维南定理及诺顿定理 注意几点: a 求有源一端口的开路电压或短路电流 b 求相应无源一端口的等效电阻 c 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或诺顿等效电路在求解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输入电阻的确定
i
uN
• 若N中只含电阻,可以利用电阻的串并联公式以及Y、△等 效互换公式求端口的等效电阻。
• 若N中除电阻外,还包括受控源,常用端口加电源的办法 (称为外施电源法)来求等效电阻:加电压源u,求电流i。 (注意:必须设其端口电压u与电流 i为关联参考方向),则定 义电路N的等效电阻为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关键
时域模型 相量模型 阻抗与导纳 电压与电流 各种功率
5、 R、L、C元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5、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1) 从时域电路模型转化为频域相量模型:
正弦电流、电压用相量表示; 元件用复阻抗表示。 2)选择适当的电路分析方法: 等效变换法(阻抗等效变换、电源等效变换) 网孔法、 节点法、应用电路定理分析法等; 3)频域求解(复数运算)得到相量解; 4)频域解转化为时域解。 6、 正弦稳态电路功率: 1) p(t)、P、Q、S、cos; 功率因数提高;
串联 电压源串联 电流源与任意子电路串联
并联 电流源并联 电压源与任意子电路并联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分析方法小结
(2)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转换 (有伴电源)
i
i
R
is= vs / R
v vs
vR
is
(a)
(b)
(3)含受控电源的等效转换
原则上与独立源的等效变换相同处理
(4)求不含独立源的二端网输入电阻
复杂电路分析
功率的计算 三相电路
互感电路
谐振电路
模型及分析方法 串\并联等效去耦/变压器模型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串/并联谐振电路 条件,特点
5、阻抗和导纳的关系
º R
Z
jX
º
Y
G
jB
º
º
G

R R2 X
2
,
B

X R2X 2
R

G G2 B2
,
X

B G2B2
| Y | 1 |Z|
, Y Z
三要素法实用条件:直流电源或正弦电源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的两个依据
集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Ik 0 U k 0
元件(支路)约束的相量形式:
U ZI
阻抗三角形
I YU
Z U I
阻抗模 单位:
Z u i 阻抗角

阻抗
Z
U I
Uu I i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Req

u i
第三章 线性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知识点: 1.支路电流法(不作重点)
2. 回路电流法(包括网孔电流法) 注意几点:

出现无伴电流源时的解决办法

出现受控源时的解决办法
3.节点电压法 注意几点:
出现无伴电压源时的解决办法 出现受控源时的解决办法 注意电流源与电阻串联支路的特殊点
2. 电源的等效变换 2.1 理想电压源与任何元件的并联 2.2 理想电流源与任何元件的串联 2.3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等效互换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小结
1. 等效电路 两个二端网络,N1 与 N2 , 不管内部结构如何, 只要其端极上的伏安特性完全相同,则称它们 对端极而言是等效的
第一章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
知识点: 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2.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计算 3.电路元件特性 4. 基尔霍夫定律及推广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知识点1: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1)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任意假定的。分析电路前必须标明。
(2) 参考方向一经假定,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 (包括方向和符号),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 改变。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不变。

2U1 1

20(A)
求得Ro:
R0

U oc I sc
0.5(Ω)
画出戴维南等效电路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戴维南定理应用例题
已知U2=12.5(V),若将AB短路,Isc=10mA 求网络N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分析条件
条件1:
条件2:
U2
U2
U1

5 2.5
5
20

40 3
(V)
R1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二、最大功率传输条件
1、共轭匹配
负载为复阻抗,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
ZL= ZS*,即
RL= RS XL =-XS
Pm a x

U
2 S
4RS
2、模值匹配
负载为电阻,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
RL= |ZS| 。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例题

已知: us(t)=5Sin(2t-450) (V) 求: u(t)?
111 1
10
( 1

1

1)U1
1

(2U1
)

1
解得: U1 10(V)
求`Uoc:
1 Uoc 11 (2U1) 10(V)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戴维南定理应用例题
利用Isc求Ro : (节点法)
(1 1

1 1

11)U1
1 1

(2U1
)

10 1
解得:U1 10(V)
所以:Isc
知识点4: 基尔霍夫定律
例10 图示电路中求U和I。 (I=-2A,U1=-6V,U=5V)
4A
2A
U
3 I U1
3V
2V
+ +-
例11 求开路电压 U。
5
3I2
10
I2 5
-
5
-
+
+
U=? -
U=-2V
2I2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第二章 简单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知识点: 1. 电阻的等效变换 1.1 电阻的串并联等效 1.2 电阻的—Y 变换 1.3 含受控源的无源一端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解:(节点法)
解得:
Us 5/ 2 45
( j /(0.5 0.5) 2 j j)U 2 jUs 2U1
U1 1/(1 j)Us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U 1 5 36.9 (V) u(t) 5 2Sin(2t 36.9 ) V
平均功率P:
P

1 T
T

0
p(
)d
(W) 真正被吸收并作功
无功功率Q:进行功率交换的瞬时功率的最大值(Var)
视在功率S:对象能够得到的最大吸收功率(VA)
P UICosz (W )
Q UISinz (Var)
S UI
(VA)
S~ UI P jQ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y() y()e
按响应因果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三要素法
y(t)

[y(0
)

t
y()]e

y()
y(0+): 变量的初始值: 根据换路定律确定
y(∞):变量的稳态值: 根据稳态时的电路特性确定 τ: 电根路据的储时能间元常件数两端看出RL0去 的R0C戴维南等效电阻确定
3V I
(a)
U
1A电流源2单独作用时:
I’=0A,I1’= -3/4A 3V电压源单I独作用时:
2A
2 1I’’=1A,I41V’’= -
2/3A
I=1AI1,I1= -13U7/12A
(b)
图 题3.2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戴维南定理应用例题
求戴维南等效电路
解:由节点法求Uoc
选b为参考节点建立节点方程
(3) 电阻的功率(总是吸收的)
2.理想电压源: (a) 电源两端电压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b) 通过它的电流是任意的,由外电路决定。
3.理想电流源: (a) 电源电流由电源本身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b)电流源两端电压是由外电路决定。
4.受控电源(VCCS、CCCS、VCVS、VCVS)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2.5
//
5

5 3
(KΩ)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戴维南定理应用例题
U1

40 3
(V
)
叠加定理:
R1

5 3
(KΩ)
5
5 3
R0 R0

40 3

5 3
3 R0
Uoc
12.5
Isc
40 3
Uoc 0.01
5 1000 R0
3
解得:
R0 5(KΩ) Uoc 10(V)
电路理论系列课程
VAR相量形式
相量模型 I
电阻 U R RIR
+

UR
-

I
电感 UL j LIL
+

UL
-

电容 UC

1
j C
IC
IC
+

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