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语网院18春《古代汉语》(一)作业_1

北语网院18春《古代汉语》(一)作业_1

------------------------------------------------------------------------------------------------------------------------------ 单选题1(4分) : 下列句子中的“哀”字含有“悲伤”义项的是()。

A: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B: 哀鳏寡C: 如有其情,则哀矜而勿喜D: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2(4分) :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问其病”中的“病”指()。

A: 一般的生病B: 疾病C: 重病3(4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是”属于()。

A: 否定副词B: 指示代词C: 疑问代词D: 人称代词4(4分) : 下列句子中的“攻”,有“攻击,攻打”之意的是()。

A: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B: 无攻人之恶C: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D: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5(4分) : 对“毁乡校,何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如何能毁掉乡校B: 把乡校毁了,怎么样C: 为什么要毁掉乡校6(4分) : “将以为楚国妖祥乎”中的“将”表示的意思是()。

A: 将来B: 还是C: 将要D: 没实际意义7(4分)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莫”是“暮”的古字B: “既”是副词,既然。

C: “冠”是个名词。

D: “风”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8(4分) : 下列不属于“殊”的义项的是()。

A: 死B: 断绝C: 分开D: 稀疏9(4分) : 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 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10(4分) : 关于“六书”中“转注”和“假借”的陈述,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都是造字法B: 都是用字法C: 既是造字法,又是用字法D: 既不是造字法,又不是用字法多选题1(4分) : “善”的意项有。

A: 美好B: 有道德C: 有本领D: 做得对。

2(4分) :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D: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3(4分) : 《春秋三传》指的是()。

A: 《左传》B: 《公羊传》C: 《谷梁传》D: 《春秋》4(4分) : 下列句子中的“知”字,含有“知道,了解,懂得”义项的是()。

A: 人不知而不愠B: 居则曰:“不吾知也”C: 失其所兴,不知D: 草木有生而无知5(4分) :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C: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D: 救小未必能存,而敌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判断题1(4分)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A: 对B: 错2(4分) : “尔”在古代汉语里是第一人称代词。

A: 对B: 错3(4分) : “无乃尔是过与”中的“过”是动词,表示“责备”的意思。

A: 对B: 错------------------------------------------------------------------------------------------------------------------------------ 4(4分) :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A: 对B: 错5(4分)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

A: 对B: 错6(4分) : “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A: 对B: 错7(4分) : “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A: 对B: 错8(4分) : “三进及溜”中的“及”是到的意思。

A: 对B: 错9(4分) : “天柱折,地维绝”的“维”字表示的意思是维系。

A: 对B: 错10(4分) : “荘公寤生”中“寤”的通假字是“毋”。

A: 对B: 错单选题1(4分) : 下列句子中的“哀”字含有“悲伤”义项的是()。

A: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B: 哀鳏寡C: 如有其情,则哀矜而勿喜D: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2(4分) :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问其病”中的“病”指()。

A: 一般的生病B: 疾病C: 重病3(4分)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句中“是”属于()。

A: 否定副词B: 指示代词C: 疑问代词D: 人称代词4(4分) : 下列句子中的“攻”,有“攻击,攻打”之意的是()。

A: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B: 无攻人之恶C: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D: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5(4分) : 对“毁乡校,何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何能毁掉乡校B: 把乡校毁了,怎么样C: 为什么要毁掉乡校6(4分) : “将以为楚国妖祥乎”中的“将”表示的意思是()。

A: 将来B: 还是C: 将要D: 没实际意义7(4分) :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 “莫”是“暮”的古字B: “既”是副词,既然。

C: “冠”是个名词。

D: “风”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8(4分) : 下列不属于“殊”的义项的是()。

A: 死B: 断绝C: 分开D: 稀疏9(4分) : 下列对“解”和“释”辨析不正确的一句是()。

A: “解”和“释”都有“解开”的意思B: “解”和“释”都有分析的意思C: “解”和“释”还有各自的习惯用法D: “解”和“释”的意义古代和现代完全一致10(4分) : 关于“六书”中“转注”和“假借”的陈述,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 都是造字法B: 都是用字法C: 既是造字法,又是用字法D: 既不是造字法,又不是用字法多选题1(4分) : “善”的意项有。

A: 美好B: 有道德C: 有本领D: 做得对。

2(4分) :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B: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D: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3(4分) : 《春秋三传》指的是()。

A: 《左传》B: 《公羊传》------------------------------------------------------------------------------------------------------------------------------ C: 《谷梁传》D: 《春秋》4(4分) : 下列句子中的“知”字,含有“知道,了解,懂得”义项的是()。

A: 人不知而不愠B: 居则曰:“不吾知也”C: 失其所兴,不知D: 草木有生而无知5(4分) : 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式的是()。

A: 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C: 夫弩弱而矢高者,激于风D: 救小未必能存,而敌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判断题1(4分) :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中的两个“过”字词性是一样的,都表示犯了错误。

A: 对B: 错2(4分) : “尔”在古代汉语里是第一人称代词。

A: 对B: 错3(4分) : “无乃尔是过与”中的“过”是动词,表示“责备”的意思。

A: 对B: 错4(4分) : “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的正确翻译是:“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A: 对B: 错5(4分)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出自《论语》。

A: 对B: 错6(4分) : “曾不能疾走”中的“走”古代和现代意思是一致的。

A: 对B: 错7(4分) : “王齐国,子万民”中的“王”和“子”都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A: 对B: 错8(4分) : “三进及溜”中的“及”是到的意思。

A: 对B: 错9(4分) : “天柱折,地维绝”的“维”字表示的意思是维系。

A: 对B: 错10(4分) : “荘公寤生”中“寤”的通假字是“毋”。

A: 对------------------------------------------------------------------------------------------------------------------------------ B: 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