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文言文翻译二轮复习公开课
高考文言文翻译二轮复习公开课
例1:(何远)后为武康令,愈厉廉 节,除淫祀,正身率职,人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武帝闻其 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①大 郡,近代未之有也。(①古代称靠近 国都的地方。)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何远)后来做了武康县令,更加清 廉严厉,废除了不合礼制的祭祀,以 自己正直的行为给他人做表率,人们 都非常称赞他。太守王彬巡视属下各 县,各县都准备了丰盛的宴会接待他。 到武康,何远只给准备了干粮和水。 武帝听说他贤能,破格提升他做宣城 太守。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从来没 有过这样的事。
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
翻译:(梁熙)通过了顺治三年举行的乡试, 又过了十年考中进士。(梁熙)出任西安府咸 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自 己。他爱民如子,政绩位居西安第一。先生在 咸宁做官半年,回朝后又做了云南道监察御史。
启示三: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 练习2、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也。祖永,南谯 太守。父阐之,给事中。伯玉仕宋为晋安王子勋 镇军行参军。齐高帝镇淮阴,伯玉为高帝冠军刑 狱参军。高帝为宋明帝所疑,被征为黄门郎,深 怀忧虑,伯玉劝高帝遣数十骑入魏界,安置标榜。 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界上,高帝以闻,犹惧不得 留,令伯玉占。伯玉言不成行,而帝卒复本任,由 是见亲待。后随高帝还都,除奉朝请。高帝使主 家事。武帝罢广兴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 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高帝善之。
• 启示三: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例1、幕属方元善者,极意逢迎似道
意,士璧坐是死,复拘其妻妾而征
之。
(三明《宋史.像士璧传》)
• 启示三: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例1、幕属方元善者,极意逢迎似道
意,士璧坐是死,复拘其妻妾而征
之。
(三明《宋史.像士璧传》)
(向士璧的)幕属方元善,用尽心思逢迎贾 似道的心意,向士璧因此获罪而死,(方元 善)又拘捕他的妻妾来索取钱财。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例1、 士璧极力守御,闻后队且至, 遣王辅佑率五百人往觇之。
传》)
(三明《宋史.像士璧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例1、 士璧极力守御,闻后队且至, 遣王辅佑率五百人往觇(chan)之。
(三明《宋史.像士璧传》)
向士璧极力防守抗敌,听说敌方后续 部队将要赶到,派王辅佑率领五百人前往 侦察情况。
• 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气量狭小,清 高不同一般。
山涛早年丧父,生活贫困,年少时就有 度量,意志坚定,卓然不群。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练习2:初,威父在西魏,以国用不足,为征税 之法,颇称为重。(《隋书.卷四十一.苏威》)
•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力 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颇受称道推重。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由于国家财 力不够,制定了征税的法律,被认为是 征收重税 的法律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 提示 :
•
文言文翻译必须树立整体意识,反对
割裂语境。具体操作时要瞻前顾后而不能
一叶障目,要全面关照而不能断章取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句中的关键词语: 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
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 (2)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奉遗诏 则宜听朝。 (模拟考《新唐书苗晋卿 传》)
考察祖宗的旧例,就没有冢宰的条文,奉 行遗诏就应当处理朝政。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 提示:
•
对关键词语进行辨析,分清词语结构、
意义、色彩等,是正确译文必不可少的准
备。
启示三: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被动句 省略句 疑问句 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固定句式
考点 分布
文言翻译:(1)文言实词的翻译 (2)文言虚词的 翻译 (3)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 (4)理解并翻译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二、反例警示:
(1)从弟遁,以东篱门园居 之,稚珪为筑室焉。
(2)点以巾褐引入华林园,高 祖甚悦,赋诗置酒,恩礼如旧。
(衡水金卷《梁书.何点传》)
二、反例警示:
(1)从弟遁,以东篱门园居之,稚
文言文翻译查缺补漏
——三点启示,提升能力
一、文言文翻译考纲阐释
考纲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内容 能力层级:B 级(理解)
“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将文言句子转换成 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要求做 考纲 “信”(准确)、“达”(通顺)、“雅”(体现原 阐释 文意蕴、有文采)。而要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首先就得抓住关键词语、句式特点及使用的修 辞手法等,准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珪为(之)筑室焉。
何点的堂弟何遁,拿了东篱门一座庄园给何点居住,孔稚 珪为何点在园中建了幢房子。
(2)点以巾褐引入华林园,高祖甚 悦,赋诗置酒,恩礼如旧。
(衡水金卷《梁书.何点传》)
何点穿戴着平民的布巾褐衣进入华林园,高祖十分高兴, 置办酒宴,赋诗赠答,对何点的恩宠和礼遇同以前一样。
三、总结失分原因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练习:(1)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 花萼楼覆实,中裁十一二。
• (2)稽祖宗故事,则无冢宰之文, 奉遗诏则宜听朝。
卿传》)
(模拟考《新唐书.苗晋
启示二:落实关键字词 练习:(1)安禄山因言之,帝为御花萼楼
覆实,中裁十一二。
安禄山趁机奏告皇帝,皇帝为此在花 萼楼复考核实,考中者才十分之一二。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自县为近畿大郡
分析:很容易译成“从县城到京城附近的大郡”, 这就和答案出入太大。何远原为“武康令”,后 被破格提拔为“宣城太守”,我们可以由“近畿 大郡”而推知“宣城”属于“近畿”且是“大 郡”。因此原文应译为:“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 的大郡太守”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练习1: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 介然不群(《晋书.山涛传》)
没有关注特殊句式,忽视字词 的落实,且表意不通,表达不畅,忽 视语境。
四、文言文翻译的启示
1.树立语境意识 2.落实关键字词 3. 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从文言文中单单拿出一个词或者一个 句子,很难看出它是什么意思,只有把它放 进特定的上下文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其意义。
启示一:树立语境意识
启示三: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例2:从弟遁,以东篱门园居之,稚珪为 筑室焉。
启示三: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 例2:从弟遁,以东篱门园居之,稚珪为(之) 筑室焉。
• • 何点的堂弟何遁,拿了东篱门一座庄园
给何点居住,孔稚珪为何点在园中建了幢房 子。
启示三: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
练习1、(梁熙)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 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 到监察御史。(2015年 .安徽高考,改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