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去括号
学生按学习合作小组对自学目标进行展示
各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赛
讨论切磋
教师点拨(10-15分钟)
教师对学生没有正确回答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线段AB表示总工作量1,怎样在线段AB上分别表示甲、乙一天的工作量?通过示意图,能够很直观地看出答案吗?
如图,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全部工作量1,怎样用扇形的面积分别表示甲、乙两人一天的工作量?通过示意图,能够很直观地看出答案吗?与直线型示意图相比,你更乐意用哪一种图形分析?
人均效率(一个人1小时的工作量)为________.
设先安排x人工作4小时,那么,
这x个人4小时的工作量为_______________(可化简为_________).
显然,再增加2人后,参加工作的人数为x+2,这(x+2)个人工作8小时
的工作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可化简为_________).
解:把总工作量看作1,那么,根据工作效率=________÷________,得
甲一天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为______;乙一天的工作量为______;
设两人合做要x天,那么,
甲的总工作量为________;乙的总工作量为________;
这工作由两个人完成,根据两人完成的工作量之和等于1,可列方程:
这工作分两段完成,根据两段完成的工作量等于1可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想一想:如果不是把总工作量看作是1,而是把一个人一小时的工作量看作是1,该如何解这道题?比较两种解法,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合作完成
他做3天的工作量是__________.
2、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6天,乙单独做要3天,两人合做要几天?
(1)你能估算出答案吗?
(2)试一试,怎样用直线型示意图寻求答案:
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天,乙单独做要18天,两人合做要几天?
4、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40小时完成.现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4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8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先安排多少人工作?
教学难点
找出能够表示问题会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复习:让学生回顾去括号法则。
学生回答问题
目标展示
1、一项工程,甲要做12天才能做完.如果把总工作量看作1,
那么,根据工作效率=________÷________,
得甲一天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为________.
各学习小组对问题进行回答讲解
归纳总结
课堂总结(2分钟)
师生总结所学内容
你说我说,本节学会了什么,收获了多少?
作业设计:P95练习
教学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案
施教时间:2012年11月19日七年级班教师:总第41课时
课题:去括号与去分母
课时: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进一步感受列方程的一般思路;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及创新能力.
4.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过程.
教学重点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并会解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解这个方程得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
把这道题的解法与小学时的算术解法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解:把总工作量看作1,那么,
根据工作效率=________÷________,得
学生认真阅读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
教师巡视指导(10-13分钟)
请同学阅读教材P的内容,然后依据教材自行探究自学目标。教师巡视指导,察看学生自学的情况。
学生自学教材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目标
对疑难问题进行标记
自学检查
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5-8分钟)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展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针对学习目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