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一、组织管理
该项目实行项目管理,院直接管理项目部,以减少管理环节。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是有效的资金投入完成高质量的勘查工程。

项目部配备专用交通工具,每两个地质员配备一台汽车以供地质编录使用;同时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发挥新方法、新手段在勘查工作中的作用;选择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担任项目负责人和作业组长,责任落实到人;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充分调动技术人员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另外,该项目必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每个员工都是管理者,全员参与管理。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实施及质量监督,项目开工后派专业人员对项目的具体操作及费用使用情况实行全程跟踪监控。

项目的管理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接受总工办直接领导,对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直到提交正式报告的全过程负责。

并明确赋予项目负责人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负责人自觉接受监督,包括地质设计执行情况,各种资料质量以及人员落实、工作进展、质量管理、费用投入等。

组织机构见下框图: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二、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项目主要人员情况一览表
第九章质量保障与安全措施
一、技术管理
完成该项目其总的指导思想是依靠科技进步,严格质量管理,采用地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提供符合规范(程)要求的基础地质资料,工作中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并严格按照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执行,野外原始资料合格率要达到100%,其中优良率达到90%以上,最终提交的成果一次性验收通过。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院总工办对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学习和培训,首先组织项目部的技术人员进行学习规范、编录注意事项,要求技术人员掌握项目工作方案(设计)、项目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以及整个项目各个过程的控制要求,遵循并使用已有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

在野外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建立以总工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

,对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要进行检查验收。

对重要的施工方案要分析、论证,以确保各项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

工作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合格资料数据,必须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必要时要到现场进行补充修正。

对无法使用的资料,一律报废封存,不准在成功报告中使用,并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实行院总工办、项目部、作业组三级质量检查体系,要在项目部内部进行互检,作业组内进行自检,其自检自查率达100%。

由院组织有关专家对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并提出修改补充意见。

二、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抓好事故的预防工作。

2、项目负责人为项目施工安全第一负责人,各机台机长、各班组长为本单位、本部门的第一安全负责人。

3、抓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组织机构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开展系统的安全检查,有院工程部、安检部和项目部组成安
全检查小组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安全制度、安全隐患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对新上岗的工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做好特殊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

6、上岗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及安全教育,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和工作鞋。

7、要保证设备安全,保护设施齐全。

8、对现场用电要设置保护器,消灭不安全隐患。

9、现场要有消防器具,消防器材设施周围不得堆放物品,在消防季节不得使用明火照明,材料场区、易燃物品区域严禁烟火,电、气焊接设备严格按规定使用。

第十章经费预算
(一)工作区概况
1、工作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境内,行政区划属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管辖。

地理坐标:
东径:116°13′00″~ 116°15′00″
北纬:43°57′00″~43°58′00″。

工作区面积4.94。

勘查矿种为煤炭。

为新区,直接进入详查工作。

工作区涉及的1:5万地形图幅号:K50E001009。

区内交通较方便,有草原路通过普查区,303国道从北部穿过,西距锡林浩特市14公里。

区内水源极为缺乏。

本区属于干燥大陆性气候,降雨量极为稀少,蒸发量大大超过降雨量。

年降雨量378.1mm;蒸发量年最高为1923. 6mm,最低为3859. 9mm。

5~9月极端最高可达30℃~40℃,平均32℃以上;12月~翌年3月极端最低为-23℃~-33℃,平均-17℃~-28℃。

春、冬季多风,以偏西风为主,最大风力8 -10级。

区内受地理环境的制约,经济不发达,以牧业为主。

区内无居民点,一切用品均需外运。

另外有少数零散牧民居住在测区内,以养羊为上。

除此之外无其它经济来源。

2、本区属内蒙古高原,地形起伏不大。

最低海拔高度1150m。

最大海拔高度1250m。

3、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锡林浩特地层分区,主要地层为侏罗系中下J1-24统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泥岩、砂岩、砂砾岩及煤层;侏罗系上统J3 (下兴安岭组和上兴安岭组)。

岩性以酸性火山熔岩、酸性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沉积岩及安山岩等。

(二)预算编制依据
1、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葛根敖包煤炭资源详查设计书》的实物工作量进行预算编制;
2、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二00九年十月发(2010年试用)本为标准;
3、《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2002年修订本;
(三)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
1、选取的定额标准
(1)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二00九年十月发(2010年试用)中的地区调整系数判定条件,该项目区地区调整系数为1.2。

(2)工作区地形等级确定为Ⅱ级。

地形要素划分标准及分值表
(3)工作区火山活动较为强烈,地表植被发育,岩石露头稀少,地表植被发育,这些使得工作区的地质测量工作难度较高,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工作区地质复杂程度为地质中常区。

(4)根据工作区内岩石出露特点,综合确定岩石硬度为Ⅷ级。

地层分类为:中等硬岩层。

2、计算方法
地质调查工作项目预算选用的预算标准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2010)。

在预算中共编制了2张表。

主表由《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预算甲—1表)》、《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设计预算表(预算甲—2表)》构成,预算编制方法如下:
《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预算甲—1表)》:各工作项目总预算的数值与《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设计预算表(预算甲—2表)》中相关工作项目的总预算相等,项目预算总计由各工作项目总预算相加求得。

《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设计预算表(预算甲—2表)》:工作项目主要是地质测量、物探、钻探、岩矿测试、其他地质工作和工地建筑等。

各有关工作手段、方法的预算费用根据设计书安排的实物工作量按所确定的技术条件(如地质复杂程度等)选择相应技术标准的基准价格,然后计算各工作项目的预算费用。

(四)预算表
预算甲—1表
工作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甲类)
工作项目名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葛根敖包煤炭资源详查
预算甲—2表工作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甲类)
预算编制人:杨波预算审核人:黄锦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