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之图文转换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图文转换题目出现的类型和解题的步骤。
2.根据题干的要求整合信息,连词成句。
3.掌握图文转换题的常见两大类型。
【重点难点】能准确解读并表述图文转换类题目的相关信息。
【学习方法】讲解实例,加强训练,归纳掌握不同题型的规律和方法。
【知识链接】一.考点解读所谓图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这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题型。
图文题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
图文解答题就是要求考生具备对图表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将图表中包含的信息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说到底仍是在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考试说明》对本考点虽然暂时还没有具体要求,但新课程标准却早已对图表知识作了相应的要求,即“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可传达图表所蕴涵的信息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实际上近几年高考都涉及到这一内容的考查,因此,也应该列入语文备考的范围之内。
二.命题规律(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1.表文转换题 2.图文转换题(二)从表达角度分为:直接表述图表信息题和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题【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定义及要求所谓表文转换是指把图表内容转化成文字表述。
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综合能力。
这类题型分值一般为4—6分。
二、图文转换的两大类型考点一:徽标图1.即徽记、标志,它不是一般的图标,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炼,蕴涵着丰富的寓意。
近几年来,徽标类读图题悄然走进高考试卷。
2.常见题型一)介绍徽标构成(考察外形特征)二)解释徽标的内涵(考察设计理念、寓意)例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根据这一标志,完成下列题目:题型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标志。
(3分)题型②请描述该标志所象征的寓意。
(3分)3.方法小结1).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外形、色彩2).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空间、逻辑3).由表及里揭示象征意义:联想→象征义、寓意 (要有关联性)4).语言表述准确规范得体:准确、简明、平实、清晰(说明性语言)考点二:活动构思框架图1.活动构思框架图具体形象,直接通过构架图的形式,展示所要表达的内容。
此类题型在年全国Ⅰ卷和全国Ⅱ卷有所考查,年全国卷的三套试卷又进行了考查,此考点应是复习的重中之重!2.解题步骤第一步:整体阅读,把握构成一般来说,构思框架图都有一个具体的思路,结构清晰,所以在读图时首先要关注整体,把握结构。
第二步:二维分析,找出规律先整体分析,然后分步解析其思路,注意表达要全面简洁。
第三步:依图作答,准确规范考生除了要运用构思框架图中给出的词语外,还要根据构架流程来选用准确的词语。
3.经典例题:(年全国乙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三、巩固练习(附练习题)四、课堂小结(图文转换题要诀)多少要素应看清,主次特点要分明。
合理联想与想象,联系现实悟图形。
扣紧画面说寓意,题目要求是根本。
要点表达应全面,条理规范得高分。
五、作业布置1.完成检测练习2.完成总复习第二轮相关练习二、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2.下面是对三个阶段出生的中学生体质与健康的调研数据,根据要求答题。
(2)根据你对生活的认识,简要说说出现表中现象的原因(不超过20字)。
【答案】(1)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2)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解析】【分析】(1)本题为图表题,做题时审清题干,比较各项数据,得出答案。
比较的对象是不同时段的中学生的身高、体重、综合素质,由图可看出80到00后前两者递增,而后一项递减。
表述出来即可。
(2)分析原因,结合现实,身高体重都没问题,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很明显是缺乏锻炼所致。
故答案为:⑴90后、00后中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都较80后增加了,但身体机能综合素质却下降了。
⑵生活条件好了(营养好了),但身体锻炼少了。
【点评】⑴该题考查图文转换。
做这类考题,应当对图表资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资料的主题或方向。
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同时要注意图表细节,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⑵图文转换题就是要求考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换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虚构。
从近几年的考题情况看,有时只需将图表所包含的一般信息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有时则需要将图表中所蕴涵的内在信息用语言表述出来,且往往表现为一些观点型或结论型的句子。
由此可见,这种题型对考生敏锐捕捉信息,精确分析信息和准确精炼概括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和图片,完成题目。
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颁发给由皮克斯动画首位华人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8分钟动画短片《包宝宝》。
“家庭”与“爱”,一直是皮克斯动画所关注的主题。
这部时长仅8分钟的动画片《包宝宝》,将中国美食包子塑造为一个人格化的宝宝形象,细腻描写了一个中国母亲与孩子间的互动:年幼获得母爱的呵护与陪伴、青年期产生的对母爱的隔阂与疏远、最终母子相互理解,家庭再次洋溢着幸福。
(1)结合动画海报和文字内容,谈谈动画短片的题名——“Bao”的内涵。
(2)有人说,《包宝宝》所讲述的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亲情,你如何看待这种中国式亲情?(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这部动画短片“Bao”的含义:①指中国的食物包子;②Bao实喻汉字“宝”,发音相同,意指宝贝、宝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③指包住、掌控的意思;④指包容与理解。
(2)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
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解析】【分析】(1)这部动画短片标题为“Bao”,画面主体是一个卡通包子娃娃的形象,首先这代表中国食物——包子,其次喻指“宝宝,宝贝”,“家庭”与“爱”是动画展示的主题,放在笼屉上包子娃娃代表被父母珍爱的孩子,从漫画主旨方面分析,“包”不仅代表包住,也代表包容。
(2)解答本题时应结合短话短片的内容和生活实际具体分析。
这是华人女导演石之予执导的8分钟动画短片,展示的是“家庭”与“爱”的主题,她讲述的典型的中国式亲情,打动人心的剧情,符合中国家庭的经营理念,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家庭关系稳定和谐,幸福团圆是每个家庭的期望所在,亲情是家庭中最稳固的根基,父母关爱子女,教育子女,子女理解父母,这才是正常的家庭关系。
中国式亲情不是溺爱,而是关爱;不是一方无条件的付出,而是双方理解沟通和谐共处。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爱孩子,理解孩子,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以幸福团圆为主旋律。
短片中通过包宝宝,展示了母亲与孩子间的互动:年幼获得母爱的呵护与陪伴、青年期产生的对母爱的隔阂与疏远、最终母子相互理解,家庭再次洋溢着幸福。
这与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的主题相符。
故答案为:⑴部动画短片“Bao”的含义:①指中国的食物包子;②Bao实喻汉字“宝”,发音相同,意指宝贝、宝宝,被父母珍爱的孩子;③指包住、掌控的意思;④指包容与理解。
⑵中国式亲情体现了中国大家庭中一代代人的和睦与团圆。
中国母亲与孩子之间,关于爱与成长、亲情与理解、包容与放手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点评】⑴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注意审题,明确要求,要看清海报画面组成要素,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结合文字内容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⑵答题步骤: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
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题要注意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简明扼要地谈谈对中国式亲情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4.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公牛挤奶(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文字除外)。
(不超过45个字)(2)请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35个字)【答案】(1)一位头戴帽子穿一身工作服的人,坐在小桶前的矮凳上给公牛挤奶,公牛惊奇地看着挤奶者。
(2)漫画讽刺了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的主观主义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所给漫画,从主体上看,是一头牛的形象,牛的身侧有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
从人物形象上看,戴着帽子,身穿大褂,应当是着的工作服。
联系漫画题目和他身后的桶看,他在挤奶,牛在扭头看着挤奶工,图上的文字细节照应了漫画标题。
概括漫画的主要内容,语言要简洁明了,注意文字除外及对字数的要求。
(2)给公牛挤奶,首先是违背常情的,身穿工作服做着样子,备着桶,连牛都感觉诧异,明显是讽刺,概括时,要注意思考揭示的是哪类现象。
在这幅漫画里,比较明显的是违背客观规律做事,违背客观规律的具体现象就是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答题要用规范性语言,如“这幅漫画讽刺了……”,表达突出针对性,并注意字数要求。
故答案为:⑴一位头戴帽子穿一身工作服的人,坐在小桶前的矮凳上给公牛挤奶,公牛惊奇地看着挤奶者⑵漫画讽刺了那些不进行调查研究、不顾客观情况就动手干事的主观主义者。
【点评】⑴该题考查漫画类图文转化的能力。
该题要求说明漫画内容,完成这类题目,首先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抓住矛盾;接着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再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答题时,注意有一定顺序,可以先主后次,在字数许可范围内尽可能详细。
⑵该题考查提炼寓意的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需要读懂漫画,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
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5.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题目。
为宣传“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引起更多人关注,光明中学学生做了一份宣传海报。
(1)海报的小贴士有四个标题,请仿照已给标题句式拟写另两个标题。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熬夜有哪些伤害?(一)①________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
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②________长期热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
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熬夜有哪些伤害?(二)③熬夜夺走好视力熬夜超负荷用眼,在灯光下苦战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劳。
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还可能会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