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山中访友2-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山中访友2-人教新课标

二、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以联想和想象构筑情境这一独特、鲜明的表现手法。
一、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要点回复:
认读生字、词语
新课知识:
1、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2、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友情”?
①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撞”是否有不友好的意思?被“撞”的感觉怎样?)
②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为什么说老桥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请你用“德高望重”写一句话)
③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怒吼,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真的是“一千个”吗?“吼叫”“吟咏”时的雨分别是怎样的?)
二、导学模块
【合作探究】
1、从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挺拔的()湛蓝的()隆隆的()
2、将下面句子变换成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a、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b、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课后反思:
【扩展延伸】
假设你是文中的一处景物,与游人互诉心声,你最想成为什么景物?你最想与游人说什么?
【知识结构线路图】
1、山中访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古桥山
树林中 (热爱自然)
山泉 小溪 白云 瀑布 悬崖 云雀美 (亲近自然)
落花 落叶 石头景
雷雨 岩石
归鸟
三、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雄浑的()汩汩的()清凉的()
2、作者其实是走进山林,进山看到了一路美景,为什么却说成了“山中访友”?你能体会文章表达感情的方法吗?
3、通读全文,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能总结出课文有怎样的写法?

4、这篇文章的语言丰富生动,作者对山中景物的观察细致入微,体验十分深刻,许多描述能以极富变化的句式来表现,是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材料,细读课文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龙南实验中学六年级语文学科导学稿
编写人:
叶春花
审稿人:
编写时间:
14年月 日
使用时间:
14年月日
编号
Syzx 号
使用班级
小组:
成员姓名:
课题:1、山中访友(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2、全力以赴,激情参与,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