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平衡管理

金属平衡管理

第五节金属平衡管理
1.金属平衡管理是矿山生产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衡量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2.金属平衡是指进入选矿厂原矿中的金属含量与出厂产品(精矿)和各工序排出物(尾矿、排液)中金属含量之间的平衡关系,能如实地反映出金属流向,揭露生产流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改进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可靠依据。

金属平衡分为理论金属平衡(也称工艺金属平衡)和实际金属平衡(也称商品/产品金属平衡)。

理论金属平衡没有考虑选矿各阶段的机械损失和金属流失,根据原矿,精矿,尾矿的化验品位,计算出精矿中目的元素金属回收率,称为理论回收率,根据原矿处理量以及精矿,尾矿品位而编制的金属平衡,叫做理论金属平衡或工艺平衡。

实际金属平衡是考虑了在工艺过程中,各个选矿阶段上的机械损失和局部流失在内的,如磨机漏浆、砂池瞒浆、浮选跑槽、
砂泵喷浆、管路漏浆、浓缩机跑浑、干燥机烟尘等因素,实际金属平衡是根据生产实际处理的原矿量及原矿品位和得到精矿量及精矿品位而计算出精矿中目的金属回收率,称做实际回收率。

理论金属平衡表可以反映出选矿过程技术指标的高低,一般按班、日、月、季、年编制,可作为选矿工艺过程的操作评价与分析资料,并对个别工段、班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比较。

实际金属平衡表反映了选厂实际工作的效果,一般按月、季、半年或者一年编制。

3.选矿厂处理矿石(即原矿)中的金属量在理论上应当等于选矿产品中所含的金属量,但是实际在金属平衡表中却不一致。

差值决定于取样的准确性、样品化验分析和机械损失,金属损失。

差值小说明选厂生产技术管理水平高,差值大则说明管理水平低。

这就要查明生产过程的不正常情况,以及取样,计量与各种分析和测量上的误差并及时予以解决。

理论平衡表的金属回收率一般都高于实际平衡表的金属回收率,但有时也会出现反常现象,实际回收率高于理论回收率,主要是因为取样的误差、化验分析的误差、及水分含量测定的误
差。

对于浮选厂正差不能大于2%(如铜正差不超过2%,金正差不超过3%),不应出现负差;重选厂正负差不能超过1.5%。

4.金属平衡管理的内容
4.1金属平衡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原矿、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计量,水分测定,取样和样品制备,分析化验等。

4.2生产过程中在制品的统计工作,包括:中间矿仓和精矿仓中金属量的计算,流程设备中金属量的计算(一般作为平衡值,不予考虑)。

5. 金属平衡管理的任务
5.1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杜绝不合理的金属损失。

5.2如实反映选矿流程中金属流向,揭露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为指导生产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5.3编制金属平衡表可为企业计划、生产、技术和财务决算报表提供重要依据。

5.4促进金属平衡的基础工作,逐步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计量检验的效率和精确度。

6. 金属平衡表的编制
6.1金属平衡表的内容
6.1.1理论回收率计算表。

6.1.2实际回收率计算表。

6.1.3在制品金属统计表。

6.1.4金属平衡综合分析表(包括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在制品产量、理论回收率与实际回收率的差值、金属平衡的情况分析等)。

6.2编制金属平衡表的原则
6.2.1理论回收率的计算要根据现有选矿生产工艺流程推倒出合理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产品的金属量和各工序排出物料的金属量以及各产物的回收率要分别计算,并与原矿平衡。

6.2.2应以质检部门的原始数据位依据,所有的计量、测定和化验的原始数据原则上不准调整修改。

6.2.3未经选矿加工的产品、未经原矿计量或原矿取样点以前回收的产品,不参加金属平衡的计算,但可在金属平衡表中单独列出。

6.3金属平衡表的编制要求
6.3.1金属平衡表由质检部门进行编制。

6.3.2理论数据以生产日报为准,实际数据以出厂和盘库为准。

6.3.3金属平衡报表必须在生产日期截止7天内报出。

7. 不断改善计量、取样、化验和检查手段,探索更加合理的金属平衡方法。

定期对化验样品进行内检和外检,以检查其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提高化验分析质量。

8. 组织机构及职责
8.1成立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负责金属平衡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质检部门是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

8.2金属平衡管理委员会的职责
8.2质检部门的职责
9. 金属平衡工作的考核
9.1金属平衡管理工作是考核企业生产、计检和销售管理好坏的依据之一。

9.2对金属平衡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管理混乱及严重失误造成金属流失的行为,要给予批评、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金属平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衡量选矿厂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冶金部在“关于印发《黄金企业原材料、燃料、节约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中规定,年度金属平衡误差范围如超过54%,则不能提取原材料、燃料节约奖;中国黄金总公司在企业升级标准中对企业的金属平衡误差范围也作了明确规定,并将其作为企业升级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金属平衡管理机构及责任
各矿山都要加强对金属平衡管理工作的领导,重点是矿山要成立金属平衡管理机构。

矿长要亲自挂帅,由总工程师、生产技术科、计划科、地测科、选矿厂、供销科、坑口等单位参加,负责对金属平衡管理工作的领导金属平衡管理机构的主要责任是:
(一)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方针、政策,统筹安排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二)按月、季、年审查和批准金属平衡报表及有关金属平衡工作文件的上报与下发。

(三)检查和协调各部门所承担的金属平衡管理职责和任务的执行情况。

(四)研究减少金属流失的方法和措施。

(五)对在金属平衡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或严重失职,造成金属大量损失及弄虚作假者,作出奖惩决定。

技术监督与技术检查部门是金属平衡管理机构的日常工作站,负责金属平衡的日常工作。

其主要职责是:
(一)检查验收原矿、精矿及中间产品的数、质量,并会同选矿厂、计划科、生产科、财务科等定期盘点。

(二)统计分析金属平衡的有关数据,按月、季、年编制金属平衡表和有关分析资料,提交金属平衡管理机构审批。

(三)及时了解生产情况,不断改进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四)对各部门要贯彻执行金属平衡管理机构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

(五)组织查定金属流失的情况,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改进措施。

(六)会同有关单位,开展流程查定工作。

二、金属平衡办法
(一)金属平衡的数据处理
金属平衡应如实反映生产情况,作为金属平衡依据的一切原始数据,绝不允许随意调整和更改。

误差太大时,要及时对计量、取样、加工、化验器具进行校核,以便查明原因,迅速纠正。

(二)金属平衡的计量取样
进入选矿厂的原矿量计量应以磨矿机的给矿量为准,如有洗矿作业,应安置矿泥计量装置,原矿计量的衡器要有专人维护,经常校核。

经计量的各种矿石必须测定水份。

选矿厂取样、加工应按下述规定进行:
1、各种取样加工,其样品最少重量在样品最大粒度大于或等于2毫米时,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Q=Rd2(公斤)
式中:
Q为样品最少重量(公斤);
R为常数(根据各矿实际可取不同数据);
d为最大颗粒直径(毫米)。

2、各种矿浆的截取,要用取样机或人工垂直等速截取整个矿流。

3、各种尾矿,集中后取样,同时也要取分别样。

4、各取样点都必须坚持“有流必取”,不得滞后,也不得提前停止取样。

5、各种取样、加工的工具、器具必须专用,严禁互相混用或放于一处互相污染。

6、在烘样、送样、加工等过程中,必须用专门的样品刷,经器皿刷干净,以保持样品的代表性。

(三)金属平衡的误差范围
由于黄金比重大,有“见孔就钻”的特点,加上黄金矿山选别工艺流程较长,所以黄金矿山金属工作难度要大一些。

根据大多数矿山的生产实际,一般来说,月、季年度金属平衡的误差可以在8%~10%、4%~5%、2.5%~3%之内。

如果发现金属平衡超过允许的误差范围,负责金属平衡工作的部门要尽快查明情况。

迅速采取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