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密★启用前2016年7月宁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文化课考试地 理 试 题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市(县、区)、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条形码不得撕下重新粘贴。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在草稿纸、答题卡规定区域外、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
)读图1,完成1~2题。
1.图1所示天体系统属于A .河外星系B .太阳系C .行星系统D .总星系2.关于该天体系统中心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为地球提供光和热B .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C .主要组成成分为氢和氮D .耀斑现象发生在光球层图12015年9月10日至13日,第五届中阿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办。
据此完成3~4题。
3.与会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银川正午太阳高度渐增B .吴忠白昼时间渐短C .地球公转速度渐慢D .北极点进入极夜 4.从博览会举办至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 .先南移后北移 B .先北移后南移 C .始终北移 D .始终南移2015年10月4日,第22号台风“彩虹”在我国广东省湛江市登陆,给当地带来狂风暴雨,灾情严重。
据此完成5~6题。
5.此日影响湛江市的天气系统是图2中6.监测上述灾情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GPS B .RS C .GIS D .数字地球结合图3的新疆景观图,完成7~8题。
7. 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景观是A .吐鲁番盆地B .天山山脉C .风蚀城堡D .沙丘地貌 8. 形成天山山脉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挤压隆起B .火山喷发C .冰川侵蚀D .流水堆积图2图3图4是世界某城市A、B、C三种不同功能区的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图49.图4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A、B、C分别代表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10. 关于图4中A功能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建筑物高大密集 B.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小C.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D.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宁夏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土壤碱性重,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适合枸杞生长。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中宁枸杞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有A.水源充足,黑土肥沃 B.多阴雨天气,降水丰沛C.科技创新,培育优良品种 D.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12.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生态问题有①森林锐减②土地荒漠化③土壤盐碱化④酸雨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长春市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形成了汽车零部件及专用车园、光电产业园、生物医药园等九大园区。
据此完成13~15题。
13. 该园区光电产业属于A. 技术导向型B. 动力导向型C. 市场导向型D. 原料导向型14.汽车零部件和专用车基地建在长春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沿海,水陆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原料充足C.汽车工业起步早,基础好 D.科研院所集中,技术先进图 515.各类产业园区的建立,反映了产业发展的①集聚现象 ②分散现象 ③产业升级现象 ④产业转移现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012年12月17日,四川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图5是万达高速公路穿过川东山区的景观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该路穿越山区时不呈“之”字型,而是逢山开隧道,遇沟建桥梁,尽量取最短 距离。
其原因主要是①节省运营时间 ②节省建设投资 ③减少所经聚落 ④减轻生态破坏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7.影响万达高速公路施工的最大障碍是A .资金B .地形C .技术D .移民图6是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成因与危害示意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
18.图6所示环境问题是A .全球变暖B .臭氧层空洞C .水土流失D .湿地减少 19.该环境问题在我国表现最严重的地区是A .黄土高原B .塔里木盆地C .东北平原D .长江三角洲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是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成功典范,读图7,完成20~21题。
20.田纳西河流域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气候炎热干燥 C .水能资源丰富D .矿产资源贫乏21.该流域开发治理的核心内容是 A. 综合治理 B .改善生态C .提高水质D .梯级开发图7图6核能发电只产生很少的CO 2,也不会污染大气。
图8是风能、煤、天然气和核能发电成本及CO 2排放比较图,读图完成22~23题。
22.图中表示核能的代码是A .①B .②C .③D .④23.目前,我国通过政策扶持加大了天然气 发电力度,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发电成本最低 B .开发难度最小 C .技术要求最高 D .CO 2排放量较少北京某服装企业将2000多名工人和全部设备迁至河北衡水。
新厂流水线从6条变为12条,面积由70亩扩张至307亩。
据此完成24~25题。
24. 该企业负责人说“在北京呆了十多年,成本越来越高”,此成本主要指A. 技术和交通B. 劳动力和地租C. 动力和原料D. 政策和市场 25. 该类企业外迁对北京的主要影响是A. 提高人口容量B. 增加就业机会C. 优化产业结构D. 改善大气质量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二. 综合题(共50分)26.(10分)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
(1)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C 、D 在近地面,A 、B 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 方向,则C 、D 中气压高的是 ,受热的是 ;若此图表 示城郊热力环流,则表示城市的是 。
(3分)(2)若此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C 处是亚欧大陆,D 处是太平洋,此时正值北 半球的 季节,②的实际风向是 风,形成东亚季风环流的 主要原因是 。
(3分)图8CO 2排放(Kg/KW ·h )发电成本(美分/KW ·h ) 0 0.1 0.20.312 10 8 64 2 0图9(3)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C、D在近地面,A、B在高空,则 D是 (气压带或风带),②是 (气压带或风带),受②和C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终年受C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4分)27.(10分)图10是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0(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洋流中,属于寒流的是,②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2)图中甲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它的成因是。
(2分) (3)若③附近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的作用是加快,但同时会扩大。
(2分)(4)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甲到乙,又返回甲,依次利用的洋流有。
(4分) 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全面放开二胎,这意味着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材料二: 2015年后,我国老龄人口比例达到20%以上,据专家预测,在现行生育政策不变的情况下,老龄人口比例将稳定在35%以上。
材料三: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每年增加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四五十万人,相当于一个中小城市的规模。
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
(1)说出目前中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2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什么?我国应对该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3分)(3)人口大量流入“北上广”,可能给这些大城市带来哪些影响?(3分)(4)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9.(10分)图11中,左图是某地货物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图,右图是某地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运距大于80 km,小于550 km 时,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1分)(2)最昂贵的运输方式是,它适合运输的货物特点是。
(2分)(3)修建从甲村到乙村的交通线,你认为应选择左图中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合理?请说出该种运输方式的优点。
(3分)(4)从甲村到乙村的交通线,应该选择右图中哪条线路进行施工建设?请从成本、施工难度、道路利用率等方面说明理由。
(4分)30.(10分)图13是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华北或西北)。
东线工程主要利用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
(2分)(2)“南水北调”中的“南”、“北”分别是指我国南方、北方地区。
我国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河一线。
(1分)(3)“南水北调”改变了水循环的环节,有利于调节水资源的分布不均。
(2分)0 80 550 运距(km)运费空运公路铁路水运图11图12(4)小明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由常绿阔叶林向落叶阔叶林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2分)(5)小明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认为:利大于弊。
请你为小明的观点提供依据。
(3分)三. 附加题(共20分)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 mm以上,成熟期在130 mm 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材料二: 图13是我国马铃薯分布示意图。
甲地区马铃薯5月播种,9月收获;乙地区3月播种,6月收获。
材料三: 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节省了劳动力,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7%提高到2%,作物增产幅度达31.2%,人均增加产值1 235元,促进了丙地的可持续发展。
(1)简述甲地种植马铃薯的优势自然条件。
(6分)(2)说出乙地种植马铃薯的限制性气候条件。
(2分)(3)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