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本体检修中级工鉴定要素细目表理论知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只有1个是正确的,将正确的选项号填入括号内)1、[T]AA001 4 1 2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RT中,()不是基本状态参数。
(A) 压力(B) 比容(C)热力常数(D)温度[T/][D]C[D/]2、[T]AA001 4 1 1在描述汽机的进汽压力时通常用MPa,1MPa代表()(A) 1千Pa (B) 1万Pa (C)10万Pa (D)100万Pa[T/][D]D[D/]3、[T]AA001 4 1 2理想气体的内能是由()决定的。
(A) 压力(B) 比容(C)热力常数(D)温度[T/][D]D[D/]4、[T]AA002 4 1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
(A) 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在热现象上的应用(B)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C) 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D) 第二类永动机永远不能制成[T/][D]A[D/]5、[T]AA002 4 1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叙述错误的是()。
(A)热能在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B)在孤立系统中,能的形式可以转换,但能量总值不变(C)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D) 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T/][D]D[D/]6、[T]AA002 4 1 2储存于系统内部的能量称为内能,()不属于内能的范围。
(A) 物理内能(B) 系统所具有的动能(C) 化学内能(D) 核能[T/][D]B[D/]7、[T]AA003 4 1 2在某一压力下,蒸汽为饱和蒸汽的条件是()。
(A)蒸汽温度大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B) 蒸汽温度等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C) 蒸汽温度小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D) 蒸汽温度为该压力下的任意温度[T/][D]B[D/]8、[T]AA003 4 1 4确定某一状态下水蒸汽焓值需要确定的参数为()。
(A) 该蒸汽的温度(B) 该蒸汽的压力(C) 该蒸汽的温度和压力(D) 该蒸汽的温度、压力和比容[T/]9、[T]AA003 4 1 3对不饱和蒸汽而言,在压力不变时对其加热直至形成饱和蒸汽,此加热过程中,其温度()。
(A) 升高(B) 下降(C) 不变(D) 难以确定[T/][D]C[D/]10、[T]AA004 4 1 3凝汽器的真空下降会使凝汽器内凝结水的温度升高,从理论上讲,此时凝汽器内蒸汽压力()。
(A) 等于凝结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B) 小于凝结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C) 大于凝结水温度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力(D) 难以确定[T/][D]A[D/]11、[T]AA004 4 1 4再热机组的内效率相对较高是因为对蒸汽再热后,()。
(A)压力和温度升高,从而提高蒸汽做功能力(B)蒸汽温度增高,焓值增大,进而做功能力增大(C)蒸汽温度增高,焓值增大,从而使有效焓降增大(D) 蒸汽压力升高,从而提高了做功能力[T/][D]C[D/]12、[T]AA004 4 1 5供热机组的汽水加热器中蒸汽与水发生的热交换过程是()。
(A) 由过热蒸汽变为饱和蒸汽的焓降和汽化潜热(B) 蒸汽的汽化潜热(C) 由过热蒸汽变为饱和蒸汽的焓降(D) 由饱和蒸汽到不饱和蒸汽的焓降[T/][D]A[D/]13、[T]AA005 4 1 3水蒸气在喷管内的流动可看作是()。
(A) 定压流动(B) 等温流动(C) 绝热流动(D) 定容流动[T/][D]C[D/]14、[T]AA005 4 1 3对水蒸汽而言,蒸汽节流后其压力会()。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随机变化[T/][D]B[D/]15、[T]AA005 4 1 3蒸汽节流后其做功能力()。
(A) 不变(B) 下降(C) 升高(D)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T/][D]B[D/]16、[T]AA006 4 1 3朗肯循环与卡诺循环相比,主要优点是()。
(A) 朗肯循环热效率比卡诺循环高(B) 朗肯循在实际应用中易于实现(C) 朗肯循环可提高做功能力(D) 朗肯循环能够改善工质质量[T/][D]B[D/]17、[T]AA006 4 1 4采用朗肯循环时,()是从热源吸热的。
(A) 绝热膨胀(B) 等温压缩(C) 绝热压缩(D) 等温膨胀[T/]18、[T]AA006 4 1 2朗肯循环效率的提高,可通过()实现。
(A) 提高初参数和终参数(B) 提高初参数,降低终参数(C) 降低初参数,提高终参数(D) 降低初参数和终参数[T/][D]B[D/]19、[T]AA007 4 1 3高加的主要热交换方式是()。
(A) 导热(B) 导热和对流换热(C) 导热和辐射换热(D) 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T/][D]B[D/]20、[T]AA007 4 1 3不是以对流换热为主的传热过程是()。
(A) 烟气流过对流过热器(B) 凝汽器中铜管内壁与冷却水的换热(C) 凝汽器中铜管外壁与蒸汽的换热(D) 锅炉水冷壁与炉膛内烟气的换热[T/][D]D[D/]21、[T]AA007 4 1 4在对流换热过程中,介质有相变时传热系数一般会()。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随相变方向而变[T/][D]A[D/]22、[T]AA008 4 1 3属于混合式换热器的设备是()。
(A) 过热器(B) 再热器(C) 空气预热器(D) 除氧器[T/][D]D[D/]23、[T]AA008 4 1 3以辐射换热为主的表面式换热器是()。
(A) 过热器(B) 管式空气预热器(C) 省煤器(C) 水冷壁[T/][D]D[D/]24、[T]AA008 4 1 4表面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与混合式换热器的换热效果相比,()。
(A) 要好一些(B) 要差一些(C) 基本相同(D) 二者无法比较[T/][D]B[D/]25、[T]AA009 4 1 3液压式千斤顶的输出力()。
(A) 与输入力成正比,与输入面积成正比(B) 与输入力成正比,与输入面积成反比(C) 与输入力成反比,与输入面积成正比(D) 与输入力成反比,与输入面积成反比[T/][D]B[D/]26、[T]AA009 4 1 2日常生活中的压水机最多可从()米的井中抽出水来。
(A) 5 (B) 8 (C) 10 (D) 12[T/][D]C[D/]27、[T]AA009 4 1 3离心式水泵产生气蚀的原因是()。
(A) 离心力产生的吸力不过(B) 泵的功率不够用(C) 离心作用产生的负压大于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D) 泵的结构不合理[T/]28、[T]AA010 4 1 5关于流动损失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液流某一断面的总水头等于下游另一断面的总水头加上这两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B) 水头损失包括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 (C) 沿程损失主要来自流程中的摩擦阻力(D) 流体在流经管道时产生的水头损失,使流体的能量减少[T/] [D]D[D/]29、[T]AA010 4 1 4对沿程阻力损失大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流道越长,沿程阻力损失越大 (B) 流体温度越低,沿程阻力损失越大(C) 管径越小,粗糙度越大,沿程阻力损失越大 (D) 管径越大,粗糙度越小,沿程阻力损失越大[T/] [D]D[D/]30、[T]AA010 4 1 3关于局部损失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局部损失常产生于流道断面突然扩大或缩小等部位 (B) 液体由于受到局部阻力,引起主流脱离边界形成涡流 (C) 由于形成涡流区使主流受到压缩,产生摩擦和碰撞(D) 局部损失的发生,使得流体的机械能产生损失,使流体的总能量减少[T/] [D]D[D/]31、[T]AA011 4 1 3不能减少汽水流动阻力损失的方法是( )。
(A) 减少管子长度 (B) 减小管子粗糙度(C) 减少阀门和弯头 (D) 降低输送液体的温度[T/] [D]A[D/]32、[T]AA011 4 1 4 节流引起能量损失的原因是( )。
(A) 节流使得流体压强下降导致能量损失 (B) 节流引起温度下降导致能量损失 (C) 节流形成涡流导致机械能的损失 (D) 对所有流体节流都会引起温度的升高[T/] [D]C[D/]33、[T]AA011 4 1 2 在锅炉弯管中,为减少局部损失,其DR应为( )。
(A) 2 (B) 3 (C) 4 (D) 5[T/] [D]D[D/]34、[T]AB001 4 1 2最小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的代数差叫( )。
(A) 极限偏差 (B) 上偏差 (C) 下偏差 (D)公差[T/] [D]C[D/]35、[T]AB001 4 1 2孔的下偏差大于轴的上偏差的配合、应是( )配合。
(A) 过盈 (B) 过渡 (C) 间隙 (D) 活动[T/]36、[T]AB001 4 1 3孔的最大极限尺寸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为负值,叫做()。
(A) 最大间隙(B) 最小间隙(C) 最大过盈(D) 最小过盈[T/][D]D[D/]37、[T]AB002 4 1 3测微准直望远镜和光学直角器,可用于测量机床立柱对水平导轨的()误差。
(A) 直线度(B) 垂直度(C) 平行度(D) 对称度[T/][D]B[D/]38、[T]AB002 4 1 3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
(A) 形位公差(B) 形状误差(C) 基本公差(D) 基本误差[T/][D]A[D/]39、[T]AB002 4 1 3螺纹标号M16X1表示()螺纹。
(A) 粗牙(B) 细牙(C) 梯形(D) 锯齿形[T/][D]B[D/]40、[T]AB003 4 1 3机械传动是采用带轮、轴、齿轮等机械零件组成的传动装置来进行能量的()。
(A) 传递(B) 转换(C) 输送(D) 交换[T/][D]A[D/]41、[T]AB003 4 1 3将能量由()传递到工作机的一套装置称为传动装置。
(A) 发动机(B) 汽油机(C) 柴油机(D) 原动机[T/][D]D[D/]42、[T]AB003 4 1 3采用带传动时,带在带轮上的包角不能小于()。
(A) 135°(B) 130°(C) 125°(D) 120°[T/][D]D[D/]43、[T]AB004 4 1 2齿轮在轴上固定,当要求配合过盈量很大时,应采用()。
(A) 敲击法装入(B) 压力机压入(C) 液压套合装配(D) 冲压装配[T/][D]C[D/]44、[T]AB004 4 1 2安装渐开线圆柱齿轮时,接触斑点处于异向偏接触的不正确位置,其原因是两齿轮()。
(A) 轴线平行(B) 轴线歪斜(C) 轴线不平行(D) 中心距不准确[T/][D]B[D/]45、[T]AB004 4 1 2用千分尺测量齿轮时,使用前要检查尺子的准确性,在测量()时,测量的尺子要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