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引导课1

体育引导课1


(三)任务
1.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 2、通过运动技能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初步
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3、强化学生的体质和身体机能水平的提高 (如体能锻炼(晨炼)和体育竞赛等)。
4.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一)授课对象 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公共必修课。 学分:每学年为1学分
(二)课程类型 1、体育与健康理论课+体育俱乐部实践课
(内容包括运动技能、体能锻炼)。 2、康复与保健体育(针对患有各种疾病和
肢体残疾,不能和不宜从事激烈运动的学 生)出示县、市、省级医院的证明。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注:本学期开始增加了极限盘运动三、理论教学内容
四、考核内容及成绩分配
(一)成绩考核内容 1、理论知识 2、 运动技能 3、平时表现 (二)成绩评定细则 1、理论知识(占20%)。 2、专项运动技能评定(占60%) 3、平时表现(占20%)。
(一)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
为主要手段,通过科学的“体育”与“健 康”相结合的教育活动过程,达到增强体 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的 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 之一。
(二)目的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参与体 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第二学期选择上课时间;每班人数按照教学 环境和场地情况确定人数。 2、学生按选择的时间和指定地点上课。 3、采用选课后再到教务网上注册(时间及操 作方法附后)的方式,注册后按学校教学管 理规定执行,中途不再办理转班、转项、退 班手续。
(二)课堂管理
1、上课时间:以体育部课表的上课时间为 准。
2、上课地点:介绍各俱乐部的上课地点。 3、期末进行体育1、3和体育2、4综合评
六、俱乐部的要求
准时上课 穿规定的着装(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请假制度:事假由辅导员开证明;病假
由医务室证明;缺课的次数在本周内补 上(旷课者除外)。 上课必须积极、主动。
体育引导课
前言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用创新 的教育思想理念,去构建“体育”与 “健康”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以谋求大 学生个体身心健康和整体综合素质全面 发展的近期目标。
课程力求达到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 理论引导与实践培训相结合,课程教学 与课外锻炼于一体等教学效果。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价。
教务网上体育选课操作流程
第一次选课时的选课名额不作限制,第 一次选课结束后,学校根据学生选课情 况,没达到授课人数的俱乐部班级停开, 人数超出俱乐部规定的容量则由系统随 机筛选产生选课名单;被系统踢出的学 生和未选课的学生直接进入第二次选课, 第二次选课时实行容量限制,选课按先 选先得的方法进行。
测试合格者,可按60分记成绩。
(四)注意事项
1、测试跑评分标准采用最新《国家学 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学生)执行
2、理论或技能旷课达三分之一者,不 能参加考评(含体能“附加测试”)
3、理论或技能旷考,综合评定为不及 格。
五、课程教学管理
(一)选课程序及管理办法 1、学生在第一学期选择俱乐部和上课时间,
本学期教学安排
理论课:第6周、第16周 俱乐部上课时间:第7周至第12周 体质测试:第13周至第15周
(三)体能“附加测试”条件(补考)
在每学年期末,对综合成绩评定在50—59分以 内的学生,提供一次体能“附加测试”机会。
测试内容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
测试时间:定为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第1周六上 午进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