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操作系统有:1.DOS操作系统;2.Mac OS操作系统;3.Windows 系统;4.Unix系统;5.Linux系统;6.OS/2系统;一、 DOS操作系统DOS是Diskette Operating system的缩写,意思是磁盘操作系统。
DOS是1981~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操作系统。
由于早期的DOS系统是由微软公司为IBM的个人(PC)电脑开发的,故而即称之为PC-DOS,又以其公司命名为MS-DOS,因此后来其他公司开发的与MS-DOS兼容的操作系统,也延用了这种称呼方式,如:DR-DOS、Novell-DOS ....,以及国人开发的汉字DOS(CC-DOS)等等。
MS-DOS发展,从早期1981年不支持硬盘分层目录的DOS1.0,到当时广泛流行的DOS3.3,再到非常成熟支持CD-ROM的DOS6.22,以及后来隐藏到Windows9X下的DOS7.X,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20年,至今仍然活跃在PC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OS是在直接内存下运行,程序设计员只能在1MB以下的存储器上操作。
DOS容许使用的内存空间只有640KB(其他的348KB为ROM BIOS和其他卡所保留),在DOS下无法运行超过640KB的大程序。
DOS系统是字符式的操作系统,所有操作都通过键盘输入“命令行”来执行。
微软公司推出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以后,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几乎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鼠标的点击来完成,不必再去记忆繁杂的命令,也省去了键盘输入“命令行”的操作。
这种对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使得Windows操作系统很快的就占据了PC 舞台上主角位置,而把DOS推倒了舞台的边缘。
但是,为了一些特定的需要,Windows操作系统里保留了DOS命令形式,在需要时在系统的内存中拿出640K的内存,开辟出虚拟一个DOS运行的环境(“虚拟机”)来执行DOS命令。
这种Windows操作系统里开辟的DOS运行环境,只不过是Windows操作系统里面的许多窗口中的一个窗口而已,它与Windows操作系统出现之前dos独占系统的全部资源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纯DOS”就是相对于这种情况而言的:不打开windows系统,只用软盘或其他媒体(如光盘、U盘等)启动机器,进入DOS系统,这时的DOS独享系统的全部资源,这时的环境状态就叫“纯DOS”状态。
由于没有打开windows系统,所以与windows有关的一切软件、病毒、木马......,都不能起作用,不能控制你的任何资源,从而你可以在这种环境里,把那些你不想要的东东清理干净!1981年,MS-DOS 1.0发行,作为IBM PC的操作系统进行捆绑发售,支持16k内存及160k的5寸软盘。
在硬件昂贵,操作系统基本属于送硬件奉送的年代,谁也没能想到,微软公司竟会从这个不起眼的出处开始发迹。
1982年,支持双面磁盘。
1983年MS-DOS 2.0随IBM XT发布,扩展了命令,并开始支持5M硬盘。
同年发布的2.25对2.0版进行了一些bug修正。
1984年,MS-DOS 3.0增加了对新的IBM AT支持,并开始对部分局域网功能提供支持。
1986年,MS-DOS 3.2 支持了720K 的5寸软盘。
1987年,MS-DOS 3.3 支持了IBM PS/2设备及1.44M的3寸软盘,并支持其他语言的字符集。
1988年,MS-DOS 4.0 增加了DOS Shell 操作环境,并且有一些其他增强功能及更新。
1991年,MS-DOS 5.0发行,增加了DOS Shell功能,增强了内存管理和宏功能。
1993年,MS-DOS 6.x 增加了很多GUI程序,如Scandisk、Defrag、Msbackup等,增加了磁盘压缩功能,增强了对Windows 的支持。
1995年,MS-DOS 7.0 增加了长文件名支持、LBA大硬盘支持。
这个版本的DOS并不是独立发售的,而是在Windows 95中内嵌的。
之后的MS-DOS 7.1全面支持FAT32分区、大硬盘、大内存支持等,对四位年份支持解决了千年虫问题。
二、MS-DOS操作系统1.简介最基本的MS-DOS系统由一个基于主引导记录(硬盘才有主引导记录,软碟没有主引导记录,启动磁区位于第0轨的磁区中,内容上与硬盘的MBR略有不同的BOOT引导程序和三个文件模块组成。
这三个模块是输入输出模块(IO.SYS)、文件管理模块(MSDOS.SYS)及命令解释模块。
(不过在MS-DOS 7.0中,MSDOS.SYS被改为启动配置文件,而IO.SYS增加了MSDOS.SYS的功能)除此之外,微软还在零售的MS-DOS系统包中加入了若干标准的外部程序(即外部命令),这才与内部命令一同构建起一个在磁盘操作时代相对完备的人机交互环境。
有关MS-DOS的各种命令,请参见MS-DOS命令列表。
MS-DOS使用者可透过编辑两个位于开机磁盘根目录的系统档案来达到调控系统组态之目的,它们分别是CONFIG.SYS及AUTOEXEC.BAT,IO.SYS会检视CONFIG.SYS以加载指定的硬体驱动程序,则自动执行AUTOEXEC.BAT所载的批次指令。
MS-DOS一般使用命令行界面来接受用户的指令,不过在后期的MS-DOS版本中,DOS程序也可以通过调用相应的DOS中断来进入图形模式,即DOS下的图形界面程序。
早先版本的MS-DOS不支持FAT32、长文件名和大硬盘。
从MS-DOS 7.0开始,尤其是MS-DOS 7.10版本则已全面支持这些。
2.起源1980年,西雅图电脑产品公司(Seattle Computer Products)的一名24岁的程序员蒂姆·帕特森(Tim Paterson)花费了四个月时间编写出了86-DOS操作系统。
1981年7月,微软以五万美元的代价向西雅图公司购得本产品的全部版权,并将它更名为MS-DOS。
最早在1979年年底,Seattle Computer公司开发了第一款基于8086芯片的操作系统CP/M-86,经过改进后推出了QDOS,并在80年年底推出了86-DOS0.3版,比尔盖茨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86-DOS 的销售经营权。
1981年4月,Seattle Computer正式发布了86-DOS v1.0版,微软在当年7月将86-DOS的版权和其他所有权力买断,并将其改名为MS-DOS向市场发布。
这是微软赖以发迹的第一个成功的操作系统产品。
最基本的MS-DOS系统由一个基于MBR的BOOT引导程序和三个文件模块组成。
这三个模块是输入输出模块(IO.SYS)、文件管理模块(MSDOS.SYS)及命令解释模块。
除此之外,微软还在零售的MS-DOS 系统包中加入了若干标准的外部程序(即外部命令),这才与内部命令(即由解释执行的命令)一同构建起一个在磁盘操作时代相对完备的人机交互环境。
最初,Windows1.x/Windows2.x/Windows3.x 一直到Windows9x/Me系列都是基于MS-DOS的图形用户界面程序。
只有WindowsNT系列不需要DOS,但WindowsNT在2000年之前并不流行。
直到Windows2000(NT 5.0),WindowsXP(NT5.1),Windows Vista(NT6),Windows7(NT6.1)的诞生,Windows才能真正抛弃MS-DOS.3.发展史1981年,MS-DOS 1.0上市,微软与IBM合作,在IBM销售的P C上安装DOS进行捆发售,支持16k内存及160k的5寸软盘。
在硬件昂贵,软件并不为人们所注意的时代,比尔盖茨作为微软的核心人物,相当有远见的抓住了这次绝佳的机会。
1982年,支持双面磁盘。
1983年MS-DOS 2.0随IBM XT发布,扩展了命令,并开始支持5M硬盘。
同年发布的2.25对2.0版进行了一些bug修正。
1984年,MS-DOS 3.0增加了对新的IBM AT支持,并开始对部分局域网功能提供支持。
1986年,MS-DOS 3.2 支持了720K 的5寸软盘。
1987年,MS-DOS 3.3 支持了IBM PS/2设备及1.44M的3寸软盘,并支持其他语言的字符集。
1988年,MS-DOS 4.0 增加了DOS Shell 操作环境,并且有一些其他增强功能及更新。
1991年,MS-DOS 5.0发行,增加了DOS Shell功能,增强了内存管理和宏功能。
1993年,MS-DOS 6.x 增加了很多GUI程序,如Scandisk、Defrag、Msbackup等,增加了磁盘压缩功能,增强了对Windows 的支持。
1995年,MS-DOS 7.0 增加了长文件名支持、LBA大硬盘支持。
这个版本的DOS并不是独立发售的,而是在Windows 95中内嵌的。
之后的MS-DOS 7.1全面支持FAT32分区、大硬盘、大内存支持等,对四位年份支持解决了千年虫问题。
1995年,MS-DOS 7.0 ,Windows 95 内部版本。
此后的版本皆为 Windows 内建命令列,于 V86 模式下工作。
1996年8月,MS-DOS 7.1。
(MSDOS7.1的独立版本(即现在的ISO和IMG镜像版本)实际非Microsoft开发,而是由CN-DOS的某些网友们联手开发。
加入了扩展功能,并且扩展中包含了天汇汉字处理系统)2000年,MS-DOS 8.0,MS-DOS的最后一个版本。
由于微软看到了Windows的曙光,于是放弃了DOS。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的组成MS—DOS采用模块结构,它由五部分组成:ROM中的BIOS模块、IO.SYS模块、MSDOS.SYS模块、COMMAND.COM模块和引导程序。
⑴基本输入出模块在个人计算机主板上有一个只读内存储器(外语缩写:ROM)芯片,该芯片中存有系统自测试程序,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设置程序和基本输入输出程序(外语缩写:BIOS)。
BIOS是一组程序和参数表,其中程序部份是可以通过中断方式调用的一组驱动程序,参数给出外设的地址和参数。
BIOS 是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操作系统通过它来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
⑵IO.SYS模块IO.SYS是MS—DOS和ROMBIOS之间的接口程序。
它和ROM BIOS 一起完成系统设备的管理。
⑶MSDOS.SYSMSDOS.SYS用于实现文件管理,包括文件管理、目录管理、内存管理等功能。
它以功能调用的形式实现用户和MS—DOS之间的程序级接口。
⑷COMMAND.COMCOMMAND.COM的主要功能是负责接收、识别、解释和执行用户从键盘输入的MS—DOS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