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级五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授课教师张花平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自我,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了解树立自信心的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3、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康、自信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康、自信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我,能够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教学过程参考主题:(1)我自信,会成功;(2)克服考试焦虑;(3)消除孤独感。

实践方式:心理测试;收集资料;手工制作。

方法引导:发表意见的技巧;如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学科整合:与心理健康教育、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整合。

关注心理健康,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善于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优点并虚心学习;学习名人名言,领悟其深刻含义,并激励自己;进行小制作设计。

课时安排:5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研究准备:我们一天天地长大,从妈妈怀里的婴儿,长成了少年。

想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烦恼?你是怎么解决的?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确定设计研究方案,其方法一般是:1、我的烦恼及解决的办法2、我自信,会成功3、消除孤独感以上方案进行研究、讨论、尝试初步建立印象。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参照执行。

检查人:张花平时间:xx-9-5第二课时我自信,会成功一、研究实施自信对我们走向成功非常重要。

今天,就我们一起通过探究活动来寻找自信,增强自信!二、方法与引导:发表意见的技巧1、态度诚恳、谦逊。

多采用“我个人认为”、“我目前的想法是”等表达方式;2、不能只发表否定性意见,对好的方面要充分肯定;3、对事不对人,只针对事情发表意见;4、通过举例等方式,引导他人发现存在的问题;5、避免个人垄断话题,邀请不善于发表意见的组员参与讨论。

三、“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方案主题名称研究时间研究目的:正确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方法:小组成员与分工研究步骤: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小组成员合理分工注意事项:心理测试时,要注意保护他人的隐私研究收获四、作业:什么是心理测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参照执行。

检查人:张花平时间:xx-9-12第三课时研究方案的实施过程一、调查与实践二、自信现状调查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我们做的怎样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分析实践与探索寻找自信增强自信有多种方法,谈一谈自己增强自信的方法,听一听其他同学的做法,把你认为值得学习的方面记录下来。

●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名人名言引路三、自信就在我们身边发现了自身的优势与潜能,让自信的光芒随时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除了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与小伙伴互相找优点,在同学们的欣赏和赞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

四、创意小制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参照执行。

检查人:张花平时间:xx-9-19第四课时不倒翁的制作材料:鸡蛋1枚、沙子(或大米)少量、双面胶、彩纸1。

张制作工具:剪刀、彩笔、锥子(或大头针)制作方法:1、选一枚鸡蛋,用锥子在鸡蛋的小头上戳一个孔。

鸡蛋很脆,可别太用力。

2、将小孔朝下,把蛋清、蛋黄倒入碗中。

别浪费了,它将是一道可口的菜。

倒净后再用清水把蛋壳洗净。

今天就讲到这里,同学们试着下面怎么做。

第四课时接着做不倒翁3、将沙子小心地装进蛋壳里,直到大头朝下能立在桌上。

4、用彩纸剪一个扇形。

5、拿双面胶把扇形粘成一顶小丑帽。

当然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的帽子或头饰。

6、把小丑帽“戴”在蛋壳的小头上,粘紧,要把小孔遮住。

7、用彩笔画上眼睛、鼻子等。

8、呵呵,一个滑稽的“自信不倒翁”就做好了。

“自信不倒翁”可好玩呢,即使你把它扳倒,但只要一松手,它马上就能恢复直立状态。

大家也来试一试、做一做吧!布置作业:自己制作不到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参照执行。

检查人:张花平时间:xx-9-30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1、汇报与展示(1)大家一起来讨论,如何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2)举一次“我自信,会成功”的主题班会。

2、评价与反思“我自信,会成功”研究活动评价表学校名称小组名称学生姓名填表日期评价内容完成情况能对自信心理测验结果进行简单的统计与分析积极参与调查活动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掌握了一些树立自信心的方法收集了很多名人故事、名人名言,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善于发现同学的长处学会制作“自信不倒翁” 我在活动中最大的收获: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备注:★★★★表示优秀★★★表示良好★★表示合格。

布置作业:填写研究活动自我评价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参照执行。

检查人:张花平时间:xx-10-11单元2 社会生活零用钱该怎么花年级五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授课教师张花平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认识手中的零花钱,学会理财,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3、学会运用调查表,了解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情况。

使学生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调查表,了解同学们的零花钱使用情况。

使学生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零花钱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认识手中的零花钱,学会理财,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参考主题零用钱该怎么花小学生消费现象调查透视打折销售方法引导1、研究内容的确定2、统计图的使用3、调配问题的设活动过程(一)活动课题的拟定(引入课题)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播放实录(内容:一天,五年级某班的张某、李某同学放学后经过学校门口的食杂小摊,无意中发现食杂小摊里挤满了学生,他们有的从身上掏出一元、两元购买棒棒冰、汽水、羊肉串等零食;有的正兴高采烈地把这些零食往嘴巴里送。

接着,他们俩在其它的小店铺里又发现了同样热闹的情景。

)提问:你们看了这个有什么想法?请自由说说。

(二)调查研究1、对零花钱来源的调查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展示调查情况。

小学生1周零用数目和来源调查表零用钱来源次数零用钱数目累计(元)家长主动给的向家长索要的个人劳动所得亲戚给的买东西节约所得其他方式合计2、师:你们调查中有无零花钱的吗?他们父母没给零花钱的原因是什么?是否父母就不疼爱孩子?孩子要钱就是天经地义的吗?父母挣钱很容易吗?通过汇报和讨论你想对家长说点什么呢?3、归纳4、过渡这么多的零花钱,你们是怎么用的呢?都用到了哪些方面呢?5、对零用钱的主要用途调查表调查表用途次数零用钱数目累计(元)学习用品乐器玩具零食课外书请客捐款其他合计6、自由探讨发言。

7、说一说通过这些讨论你能用最简明的语言说说怎么花零花钱吗?(要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8、总结我们口袋里的钱来之不易,零花钱要合理使用,零花钱是必需的但量不能太多,定期拿零花钱、养成记帐的习惯、有储蓄观念、开独立的银行帐户、建立理财目标,胡乱花钱后患无穷,所以老师建议你们像这样合理花零花钱。

计划法:每周给的零花钱要确定一个数目,再制定一周计划。

让他自己考虑日常花费的额度,按必需到次要逐个列入计划,在固定的零花钱中开支。

阶段法:给的零花钱可以随孩子年龄的长大而逐步放宽。

审核法:每周给零花钱,同时给一个小记账本,记录零花钱的用途、时间。

按需供给法:鼓励打工法:使孩子体会劳动得来的收入不易,体谅父母平日的辛劳忙碌,另一方面也促使他们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三)问题与总结反思你们现在明白该如何正确合理花自己的零用钱了吗?通过调查了解到,我们的零花钱来之不易,应该合理使用,不能铺张浪费。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小朋友不能像我们一样正常读书、生活,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应该节约零花钱,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帮助他们。

(四)活动评价活动中,同学们能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发挥学生们的观察和调查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大胆钻研,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也利用你们身边的事实材料,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五)延伸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请带着新的问题继续进行调查研究吧!也可结合活动,你们自己撰写板报稿,做一期题为“节约一角零花钱,奉献一片爱心”的黑板报或电子报刊。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参照执行。

检查人:张花平时间:xx-10-24单元3 人与自然“死海不死”的秘密年级五年级学科综合实践授课教师张花平教学目标1、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从大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2、与同学交流发现的问题,并学习有条理地表达问题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难点与同学交流发现的问题,并学习有条理地表达问题教学重点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从大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参考主题(1)死海不“死”的秘密(2)蚂蚁世界(3)动手防身术实践方式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实验研究与观察;简单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引导如何表述研究主题;如何制订实验方案;什么是实验法;实验的原则教学过程(一)导课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经俯瞰大地,探求山川河流、原野万物的内在规律;也曾仰观天象,搜寻日月星期辰、宇宙太空的奥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也不不断深入。

许多科学家深入蛮荒丛林,考察地球生态,宇宙飞船已经向太空进发,海底机器人也深潜洋。

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对大自然神奇世界的无限向往,踏上一次充满乐趣的发现之旅吧。

(二)引导学生确定活动主题神奇的外太空,会换“衣服”的变色龙,团结一致的蚂蚁家族……大自然充满了神奇。

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和小伙伴商量商量,选择一个你们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吧。

如:死海不“死”的秘密研究方案主题研究时间研究目的1、了解死海不“死”的原因,从而揭开死海不“死”的秘密研究方法小组成员分工研究步骤1、收集与死海有关的资料2、3、注意事项1、记录实验数据时应认真核对2、(三)引导学生科学观察,并作记录(1)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了解死海名称地理位置主要成分水中生物奇特之处专家观点资料出徙(2)死海不“死”的原因探寻[1]方法引导①结合研究问题准备实验材料。

如:盐、水、鸡蛋等②考虑实验中条件的变化带来的影响。

③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

实验方案实验名称完成时间实验小组成员指导老师实验设备与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2]加盐实验(注意水量不变,且不宜过多,能淹没鸡蛋即可)加盐实验记录食盐的质量(毫克)水的体积(毫升)沉浮情况1001001001000[3]加糖实验加糖实验记录糖的质量(毫克)水的体积(毫升)沉浮情况1001001001000(四)实验原理通过实验,你们发现其中的奥秘了吗?把它写下来,让更多的同学了解。

通过实验,我发现了:(五)实验原理的运用(1)教师介绍小资料(2)学生谈受到的启发(3)创新设计古人根据实验原理发明了用来测量盐水浓度的仪器,现在你也发挥想象,来一次创新设计吧。

我的小发明设计名称设计原理特点(六)总结评议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参照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