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复习课件
1937年壮1烈1牺月牲,。淞沪会战结束,是全
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
日军侵略的战役,粉碎了日谢本晋“元率三部个坚
月灭亡中国”的痴心妄想守。苏州河北岸四行
仓库阵地,与日军
展开血战,消灭日
宝山保卫战,日军动用陆、海、空力量, 付出惨重的代价方才占领。姚子青和第3营 官兵血战宝山、与城偕亡。 连凶暴的日本人 也被中国勇士的精神折服,日军进城后将死 者尸体收殓掩埋,并列队鸣枪致敬。
谈谈你对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
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 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 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 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抗 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⑤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 国土。
经过 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
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
影响 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佟麟阁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 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29军司令部
赵登禹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 辱……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 革裹尸,以死报国。
——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
材料四:1930年11月至1931年9月,国民政府集中重 兵三次“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摘自《蒋介石》自述
(4)蒋介石积极发动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时 间:1931年9月18日 地 点:沈阳城北柳条湖村 事 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 目 的:诬陷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 侵占沈阳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 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 抵抗,力避冲突。吾兄 万勿逞一时之 愤,置 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 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 的前线。晋察冀、晋绥、 晋冀豫、山东、苏南等 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 来。
根据地名称 晋察冀 晋冀鲁豫 晋绥 苏南 江北
创建者 聂荣臻 刘伯承 邓小平 徐向前 贺龙 关向应
陈毅 张云逸
陕甘宁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 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和指挥中枢。
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积极进行民 主政治建设。根据地政权建设采用 “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 的机构中,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 产党员、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 分子、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的中间分子各占1/3名额。按此原则 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了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 来和秦邦宪、叶剑英等亲赴西安,首 先与张杨沟通;然后又与蒋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1.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 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Leabharlann 月7日地点北平卢沟桥
发动者
日本
简单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
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
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
百团大战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 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与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 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三光政策:
烧光、杀光、抢光
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 “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
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组 指挥者 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
在北平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
国共第二次合作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 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 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 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 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 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 切之决心。
——蒋介石 “最后关头”演说
西北工 农红军
南方八 省红军 游击队
蒋介石也发表讲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 位。这样,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
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
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姚子青率
谢晋元
全营守卫宝山,
与日军苦战3
天,全营官兵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 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 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 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 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 积极影响.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 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 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
夜袭战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 根据地(政治)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经济)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 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 基地(作用)。
敌后战场的抗战
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
中方
日本
兵力 1.2万
4000
将领 林彪
板垣征四郎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为了配合国民党军队固守平型关正面的战 斗,决心隐蔽集结于平型关以东地区,从侧面伏击敌人。
平型关大捷
时间 1937年9月
地点 山西东北平型关
部队 林彪115师
歼敌 歼灭日军1000多人
影响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 军队取得的第一个 胜利,粉粹了日军 “不可战胜”的神 话。
总指挥:朱 德 八路军
副总指挥:彭德怀
军 长 :叶 挺 新四军 副军长 :项 英
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向 国民政府提交了《中国共产党为公 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2日,国 民党公布了此宣言。至此,国共第 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 表了中共中央关于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结 果:东北军不占而退,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 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东
1932年,日 本扶植溥仪
三
做傀儡,建 立伪满洲国。
省
沦
亡
溥仪
东北人民和未 撤走的东北军
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组织抗日义勇军
组织游击队开展 抗日游击战争
——1927年,田中义一提出了《田中奏折》
(2)日本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
材料三: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 为了摆脱经济和政治困境,日本急于发动侵略战争。日本军 部势力和关东军下决心要制造事端,武装夺取中国东北。
——摘自人教社新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为摆 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
意义 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
利的信心。
中央领导同志为百团大战题词
百团大战纪念碑(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
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政 府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 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汪精卫一开始便被 恐日情绪所围困。他被 日帝的淫威压倒,只看 到日本的强,却看不到 中国的大和得道多助的 优势,他认为:“须知 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 济,在物质上着着落后, 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 幼稚不完善。”
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骋.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副总司令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主要目标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 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破袭日军交通线
摧毁日伪据点
历时数月,战果辉煌。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皖南事变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皖南事变
1939年周
恩来、叶 挺、陈毅、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粟裕在新
四军皖南
军部
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
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
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
1941年1月,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
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
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
杨靖宇
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 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 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 有!壮士喋血,为争民族之气,连残暴的侵 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 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 “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 英雄!”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军200多人,后奉 命撤出。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 13日,日军攻 陷南京,国民 政府迁往重庆, 作为战时陪都。
国民政府所在地的变迁: 广州(1925年)—武汉 (1927年)—南京(1927 年4月),1928年宁汉合 流,—重庆(1937年,战 时陪都)—南京(1945— —1949年)
1937年12月13日,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