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警察系统技术指标
系统整体设计要求
系统由路口前端设备、网络传输系统、后台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路口前端设备主要用于闯红灯检测、视频、高清违法图片等数据采集,并采用网络传输系统将其传输至公安内网后台服务器端。
后台管理系统则针对海量的视频、图片数据进行一系列业务处理,以形成最终确定的违法数据自动导入违法数据库中。
三者关系如下图所示:
C/S客户端B/S客户端
光纤收发器
光纤收发器
工控主机
LED补光灯
I/O I/O
补光灯补光灯
交通灯信号检测器
交通灯信号
检测器
抓拍控制单元抓拍控制单元图1. 系统整体结构图
系统主要功能要求
1、信息采集
能对过往所有车辆信息进行自动采集。
自动采集信息主要是机动车,对采集的信息要符合金盾工程有关数据规范。
对机动车号牌抓拍、识别、存储,保存时间不低于30天。
当系统容量饱和时,系统应能自动对最前面的图像数据依次进行覆盖。
无论是白天还是在夜间所拍摄存储的车辆图像的照片必须能够清晰地辩识牌照,同时能够显示路口信息和车辆违法过程。
系统应记录下车辆通过时间、地点、车速、车型、行驶方向、车牌号码及号牌颜色,并将这些数据叠加在系统抓拍到的图片上,同时将车辆信息登记入数据库。
闯红灯车辆要求有四张相应图片:三张车辆违法图像,即车辆停车线前、在停车线上、通过了停车线,和一张车辆近景特写照片。
全景图像要求能清晰辨认出停车线、红绿灯信号、车辆基本特征;特写照片要求能清晰辨认出机动车号牌。
机动车违法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
在发生网络等故障时,系统能将数据、图片等保存在路口前端,待故障排除后系统自动将数据、图片等上传到指挥中心。
2、闯红灯违法行为抓拍
能自动拍摄闯红灯违法行为,要求拍摄的图像符合信息采集相关要求,并将图像及相关信息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
3、号牌自动识别
根据《公路车辆智能检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2009),系统安装设计要求,对道路车辆监控记录,过往车辆具有24小时连续自动抓拍;在车辆通过时,系统能准确拍摄其特征图像和全景图像,并在抓拍图片中标明车辆信息。
系统能在强反光、强逆光、弱光及车辆跑偏等情况下实现对车辆号牌的准确抓拍和识别。
车牌识别能够识别符合“GA36-1992”(92式牌照)和“GA36.1-2001”(02式新牌照)标准的民用车牌照和军车、警车等特殊牌照的汉字、字母、数字、颜色等信息。
能够识别0—9十个阿拉伯数字,A—Z 二十六个大写英文字母及相关的汉字:京、津、晋、冀、蒙、辽、吉、黑、沪、苏、浙、皖、闽、鲁、豫、鄂、湘、粤、桂、琼、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渝、赣、新、台、港、澳、军、空、海、北、沈、兰、济、南、广、成、京、警、学、特、使、领、试、境、消、边、通、林、电、军、警。
车牌颜色:蓝、白、黑、黄。
在车速5~140km/h范围内,车辆图像准确捕获率在99%以上。
夜间图像处理具有强光抑制功能。
车牌识别时间要求小于0.5秒;车牌识别率 >95%(人眼可看清的车辆照片号牌的全天候识别检测率),车牌识别正确率 >90%(人眼可看清的车辆照片号牌的全天候识别正确率)。
所拍摄图像包含车辆全部特征,并附加时间、地点、车速、行驶方向、车牌号码及车牌颜色等车辆信息。
4、视频监控
视频监控,即将路面安装的大量视频监控设备信号接入公安网内,支持在系统中远程查看路口路面实时状况,并进行录像截图等操作处理。
视频监控模块主要包含如下几个功能:
⏹实时视频监控
在管理平台可以实时查看前端视频,系统通过流媒体服务器技术支持多用户多路视频同时查看的功能。
用户可以主动查看前端设备,也通过前端设备报警来触发查看视频。
⏹历史视频查看
系统支持查看历史视频,历史视频保存在前端工控机中。
系统可以通过增加存储设备来在中心保存历史视频。
⏹视频录像截图处理
可以对正在查看的实时或历史视频进行本地录像、截图操作,并分别形成独立的视频文件和图片文件保存于指定位置。
⏹其他视频接入
系统提供开放统一的接口支持新的视频设备接入,实现接口的前端设备通过注册后均可接入系统。
5、前端存储
除将视频、图像及违法记录通过网络发送至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外,系统需支持数据的前端存储。
视频、图像及违法记录在前端工控机进行存储,当存储空间已满时循环覆盖最早历史数据。
前端存储需提供数据冗余功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前端存储可以对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调度,以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增加可用性。
6、数据传输
在具备光缆传输的情况下,能通过网络视频或者点对点光纤的方式将全景视频图像传输到中心电视墙显示或者进入硬盘录像机,机动车闯红灯信息上传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
可以
针对前端视频信号进行实时观看、存储以及数据查询。
在路口不具备光纤通讯的情况,系统需能够实现本地录像和存储,保存格式为Mpeg4,每小时生成一个文件;硬盘容量不够时,可自动循环覆盖前面的录像内容。
前端设备具有联网数据传输功能,可以通过网络将违法图片、图像信息自动传输到指定数据中心。
传输方式有实时传输和非实时传输两种方式,用户可以任意选择一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传输时,当遇到网络故障导致传输失败,具备断点续传功能;前端设备具有现场数据备份存储功能,同时需具备无线网卡下载或配备USB接口的活动硬盘下载图像接口。
7、综合管理平台
系统登陆界面友好,统一界面、统一平台,操作简便容易,采用B/S模式操作和访问,系统配置参数能灵活配置,要求系统具有违法管理、违法查询、违法统计及系统管理等功能。
该系统的查询内容包括机动车通过路口详细信息及相关采集项目统计和报警信息查询。
可设定多级权限。
可对用户的各项操作进行日志记录。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功能指标
1)自动判别机动车进入停止线时红灯的状态,只对在机动车对应行驶车道的信号灯红灯有
效状态下驶入停止线的车辆进行记录,机动车在其对应的黄灯或绿灯相位时越过停止线,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不应有抓拍动作。
对于红灯亮时前进入停车线的静止车辆不拍照;对于红灯亮后进入停车线,但不向前行驶,只在绿灯亮后向前行驶的车辆不拍照。
2)同时具备三条以上(含三条)车道控制与拍摄能力,并且能够对不同车道的违法行为进
行自动识别和抓拍。
3)自动记录机动车闯红灯过程中三个位置的信息以反映机动车闯红灯违法过程。
第一个位
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机动车压在或越过停止线的情况;第二和第三个位置的信息应能清晰辨别闯红灯时间、车辆类型、红灯信号和车辆向前行驶的二个位置状态,其中至少有一个位置的信息能够清晰辨别号牌号码。
4)违法照片上具有违法车辆的车型、车牌及红灯信号,可以根据要求将违法信息标注在照
片的指定位置上,包括违法时间(年、月、日、时、分、秒)、路口信息(地点和行驶方向)、红灯启动时间、红灯持续时间、红灯停止时间、检测车道编号、违法行为类型、车辆行驶速度、设备编号等信息。
5)对于所拍摄的闯红灯图像,其图像中的信号灯红色突出、明显、无法律异议。
与此同时,
应采用先进、实用、成熟的视频成像技术。
6)全景摄像机兼作视频监控,采用循环覆盖方式保存视频图像时间7天以上。
7)所拍摄的违法车辆图片应具有防修改鉴别功能,可自动生成闯红灯违法车辆的地点与方
向、日期与时间等字符信息并叠加在拍摄的图片上。
8)能对外界环境照度进行自动判别,在拍摄光线不足时自动启动补光灯工作,同时具有方
向检测功能,可以防止逆向左转弯车辆压到检测器线圈造成误拍。
9)能适用于多相位信号控制路口,可适用于多车道监控的场合。
同时,可调节红灯延时拍
照时间、绿闪时间,具有红灯周期自学习功能,能够记录每一个周期的红灯时间。
10)路口主机具有时钟校对能力和死机自动复位功能。
11)图片格式采用JPEG格式,除保留原始违法图片外,在上传违法数据库时大小、格式、
清晰度等需符合取证要求,JPEG图片编码符合ISO/IEC 15444:2000的要求。
每个违法记录由一组1~4张图片组成,反映一个违法过程。
2、性能指标
3、主要设备技术指标(1)高清工业抓拍相机
(2)高清监控摄像机
(3)LED补光灯
(4)车辆检测器
(5)红灯检测器
(6)高性能高可靠性工控机
(7)应用服务器
(8)数据库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