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重庆出版社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活动一走进综合实践活动1.观察与记录学习目标:1. 知道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有哪些学习方法,应该用什么样的学习态度来对待。

2. 知道观察与记录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明白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观察。

学习重点:学习一些观察的方法。

活动准备:冷热水、温度计、放大镜学习过程:一、导入1.你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吗?我们在这一课程里要做些什么呢?要用到哪些方法呢?2.老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学习要求,本期的学习内容。

3.揭示课题:观察与记录知道观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第一步,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只有通过仔细的观察,才能找出问题,发现奥秘。

二、导学过程1.猜想:我们怎样才能发现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后面的奥秘呢?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观察事物吗?怎么观察事物呢?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板书。

2.举例说明怎样进行观察。

(1)说说观察蚯蚓用到了哪些工具和方法。

(2)说说观察花坛里的花时用了哪些方法。

(3)观察水温。

先摸,再用用温度计放到冷水和温水里,观察变化。

说说是通过什么观察水温的。

(4)教室有多大。

思考要用到哪些方法。

(5)观察电动玩具车会用到什么方法。

三、总结1.提问: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观察,应该怎样来观察呢?2.总结:观察时要用到我们的感官:眼看、耳听、手摸、鼻嗅、思考、交流、记录及各种不同的工具。

2.工具与制作学习目标:1.了解工具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2.能在老师指导下使用一些常见的工具。

3.能看图折出纸宝塔。

学习重点:知道工具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会折纸宝塔。

活动准备:小刀、锤子、夹钳、剪刀等各种常见工具。

正方形纸。

学习过程:一、导入在今后的一些创新设计学习活动中,常常需要通过制作来进行,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动手制作的能力。

动手制作常常需要用到工具,揭示课题。

二、导学过程1.说说工具在人们工、生活中起什么作用?怎样才能熟练地使用工具来制作?2.调查活动:调查身边的人们都使用一些什么工具?用来干什么?然后作上记录。

3.教师出示几种工具,让学生认识,说说名称,有什么作用。

如:小刀、锤子、夹钳、剪刀等。

并让学生空手做一做,试着用一用工具进行对比。

4.交流自己使用工具的感受。

5.制作一件手工作品:纸折宝塔。

(1)看书中图解,按图解进行折纸操作。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

(3)展示评价。

三、总结使用工具有什么好处?在生活、学习过程中要正确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3.交流与评价学习目标:1.知道交流与评价也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2.能正确地清楚地对一个观察进行描述。

学习重点:目标2。

活动准备:纸宝塔。

学习过程:一、导入交流与评价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那我们应该怎样来进行交流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按顺序描述。

可以解释总结的话语评价别人的设计。

还可以按照特点来归纳总结。

二、交流活动一1.学生先对操场的大树进行观察。

2.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看哪个组表述得更为清楚。

3.老师评价。

三、交流活动二1.观察宝塔各小组做的纸宝塔。

2.展示评价,看谁的表述更有说服力?谁的观点更能促使我们完善自己的设计。

四、总结交流与评价是我们进行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通过交流与评价能使我们认识到好与不好的地方,然后进行改进,最后得到提高。

主题活动二穿针引线点缀生活1.生活中的针与线教学目标1、学会穿针引线、打始结、打止结的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生活习惯和安全意思;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品质。

3、认学生体会到自己做针线活的好处和快乐,形成关心他人、服务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穿针引线、打始结、打止结的方法。

一、活动导入孩子们,人们都说人有两件宝,是双手和大脑.那老师手中也有两件宝,想知道是什么吗?一个是针,一个是线,平时见过吗?我们可以用他们来做什么?(缝衣服,钉纽扣,十字绣?)是呀,别看这不起眼的针和线,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针线作品,请看大屏幕。

让学生欣赏用针绣的花、字等饰品,让学生产生做针线活的欲望。

二、活动主题1、看到这些手工针线作品,想说什么?(真美、太好看了?)2、想学吗?愿意自己学会做针线活吗?那我们今天就来学做针线活。

3、做针线活首先要学会(穿针引线和打结)4、学习穿针引线⑴怎样穿针引线呢,请同学们议一议。

⑵动手前请同学们先思考这几个问题:穿针需要哪些材料?针有什么特点?多长的线最适宜?如何安全使用针和剪刀?穿针时,线头发或者分叉怎么办? 师总结要点:穿针需要用到针、线、剪刀;做针线活的材料摆放好,做到井然有序。

常用的针有1——8号针,针号越大,针越细,越短,针眼就越小。

相反,针号越小,针就越大,针眼就越大。

练习时,同学们可选择针眼大一些的。

穿针时,约50厘米长的线穿针较适宜。

因为线长了,在缝纫时容易打结;线短了,缝不了几针,就得换线。

在使用针、剪刀时,要注意安全,递针、递剪刀时,尖朝着自己;引线时,注意针尖不要伤到自己或旁边的同学。

⑶穿针时线头很毛或者分叉怎么办?师总结:可用拇指和食指捻几下线头,常见的是蘸点唾液在食指上,然后一搓,就很轻松地穿进去了。

当然,用穿针器就不怕线头分叉了。

⑷请同学们看示范动作。

⑸看懂了吗?同学们.在你们拿出针线前,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你们在课堂上废弃的线头、线结什么的,把它们放在一块儿,下课后再扔进垃圾桶。

大家能做到吧?好,现在同学们拿出针线盒,开始穿针吧,(师巡视,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⑹现在请几个同学上来穿针?其它同学看他做得怎么样?5、学习打始结⑴同学们,线我们穿好了,就可以缝了吗?还不行?为什么?(因为起针时,线头容易滑掉,不牢固,所以需要打结,开始打的这个结就叫始结。

那该怎样打始结呢?⑵到底该怎样打呢?请看大屏幕。

⑶同学们会打了吗?来,跟着老师一起来打单线始结。

(师现场示范打结,学生练习打单线始结)。

⑹同学们开始练习。

同桌之间,互相帮助一下,看看有没有不会打的,教一教。

⑺双线打始结把线尾两端拉齐,方法和打单线始结是一样的。

现在,把你们打的结用剪刀前掉,再打一个双线始结。

注意废弃的线或线结不要乱扔,下谭后扔进垃圾桶。

6、学习打止结⑴孩子们,现在始结打好了,我们就可以在布块上缝纫了,当我们缝纫结束时,也需要打结,那这个结就叫什么结呢?故明思意,缝纫停止了,就叫(止结)⑵那止结和刚才学的始结的打法一样吗?请同学们看书上止结的打法。

⑶请看示范动作。

⑷同学们,绕的线圈数与结的大小有关系吗?右手抽针时,左手为什么要按在止缝处呢?要点:绕的线圈数越多,结就越大,要注意右手抽针时,左手要按在止缝处,才能使结紧贴在布面上。

⑸学生练习打止结。

⑹师巡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找到问题所在。

(结没有紧贴在布面上;没有剪掉多余的线头,留的线头太长了不美观。

)⑺同学们,现在我们从穿针到打结的整个过程连起来做一遍。

三、做个小沙包1.看书14页,了解沙包的做法。

2.缝制沙包。

3.评比。

四、总结。

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2.走进纽扣世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讨论、找一找等活动,给纽扣分类,了解纽扣。

2、通过自己的摸索和交流后的经验,分两次操作,逐步学会钉纽扣。

3、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重点:把纽扣钉得牢固美观以及打结第一课时一、猜谜引入:兄弟四五人,各有一道门,如果走错了,出来笑死人。

(纽扣)纽扣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我们的衣服上,裤子上,口袋上,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纽扣,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纽扣是怎么跑上衣服、裤子、口袋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钉纽扣。

二、说说看看1.展示各种各样的纽扣,学生观察。

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纽扣,现在请拿出你收集的纽扣,在小组里展示,进行观察、讨论,然后找一找,把有共同特点的纽扣归为一类,看看能有几种分法。

学生交流(边说边出示相应纽扣),教师归纳:从扣眼分:单眼、双眼、四眼从形状分:圆形、方形、椭圆形、菱形、不规则形……从材料分:塑料、金属、玻璃、木质、骨质……2.我们经常都会遇到扣子掉的时候,怎么才能自己来钉呢?怎么钉牢固呢?应怎样正确用针线呢?三、做做学学1、议一议:怎样钉双眼扣?初步学习缝制双眼扣。

2、动手试试:想不想动手试试?请你拿起工具和材料,试着把一颗纽扣缝到布料上去,比一比,哪一组同学的手最巧,哪一组完成得最出色。

★注意:小心针线,别伤了别人,也别伤了自己。

3、检验作品:说说自己是怎么钉的,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

四、总结全课。

第二课时一、深入学习:下面,我们来挑战更高的技术,来学定四眼扣。

老师要请大家思考,四眼扣这四个眼有几种钉法?1、学生交流四眼扣图案;2、小组比赛:请学生从以上图案中选一种,在固定位置钉一颗纽扣,看哪组又好又快。

3、小组里按照检查双眼扣的方法互查四眼扣。

二、实际运用:1、我们钉纽扣的技术过关了,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你衣服上的纽扣掉了,你会怎么做呢?2、老师这里有件衬衣,很不巧,今天掉了2颗纽扣,谁来帮帮老师?3、先别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下,在真的衣服上钉纽扣的时候和我们刚才的练习相比,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了?4、小组讨论:5、交流:注意纽扣的位置。

纽扣的位置在横向上要与扣洞对齐,纵向上要与前面的纽扣对齐,这样才会整齐美观。

6、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下示范确定位置,其他同学监督。

三、拓展活动去发现纽扣的发展变化史。

四、总结延伸:1、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学、讨论、比较等多种方法,学会了钉纽扣,而且同学们的技术还挺不错,相信以后在生活中碰到类似问题,大家都知道该怎么解决了。

2、卫生整理工作。

主题活动三设计制作水果拼盘1.鉴赏与模仿活动目标:1. 搜集有关制作水果拼盘的资料及拼盘作品的图片,获得感性的认识。

2. 通过亲手模仿制作水果拼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协调、交流的能力。

活动重点:模仿制作水果拼盘。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小刀、盘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1.揭示学习主题,读导入语。

2.模仿是制作、设计的基础,好的设计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再进行创新。

今天,我们就先来进行鉴赏,然后模仿制作。

二、活动一观察鉴赏水果拼盘作品1.精美的水果拼盘常常给宴会和聚会增添了良好的气氛,你们见过吗?有什么感受?2.这些作品已经被我们吃掉了,只在脑子里留下了印象,没有现成的作品了,应该在哪里去找呢?议一议。

3.欣赏教材图片,教师补充图片,学生说说感受。

三、活动二分析作品1.交流这些水果拼盘各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材料?2.记录:用了哪些水果做材料?3.交流:水果的色彩搭配有什么特点?造型有什么特点?选择了什么做拼盘?是不是水果越多越好?造型越复杂越好?四、全课总结: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2.设计与制作活动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能设计出一个好的水果拼盘,知道拼盘的关键因素是色彩和造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