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床边护理查房流程

床边护理查房流程

床边护理查房流程








口腔疾病床边护理查房流程
办公室:
查房前准备:病人准备选择病例,说明查房目的,征得病人理解,在不影响病人休息、安全、舒适的前提下进行。

护理人员自身准备
环境准备光线适宜、安静
物品准备查房车、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压舌板、手消毒液、病历、记录纸、笔、弯盘、纱布
主查者讲明查房目的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病人的床号、姓名、年龄、诊断、症状、主要治疗、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既往史、采取的护理措施等。

要求:结合病情、个案特征,体现动态过程。

病房:
床边护理评估:观察意识状态、营养状态、皮肤、粘膜、四肢活动、病人心理状态等。

交谈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家族史、饮食、休息与睡眠、排泄、自理情况、保健措施、嗜好、精神状态、对疾病的认识、心理状态、性格与交往能力、家庭关系、经济状况。

一、健康史
1、了解病人此次患病的经历,有无明显诱因,患病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2、了解病人过去的健康状况,有无高血压、血液病、营养不良等相关性疾病,有无家族史、外伤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女性病人还应了解月经史和生育史。

二、身体状况
身体状况的评估侧重于耳、鼻、面部、咽、喉、口腔、头颈部位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表现,包括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同时也要重视全身健康状况的评估。

(一)耳
1、耳部常见的临床症状
(1)耳廓形状异常(2)耳痛:(3)耳漏(4)耳聋(5)耳鸣(6)眩晕
2、耳部常见的体征:(1)鼓膜充血(2)鼓膜穿孔(3)鼓室积液
(二)鼻
1、鼻部常见的症状:(1)鼻塞(2)鼻漏(3)鼻出血(4)嗅觉障碍
2、鼻部常见体征:(1)鼻粘膜充血、肿胀,鼻甲充血、肿大。

(2)鼻粘膜干燥、鼻甲缩小。

(3)鼻窦面部投射点红肿和压痛,多见于炎症较重的急性鼻窦炎病人。

(三)咽
1、咽部常见的症状(1)咽痛(2)咽部感觉异常(3)吞咽困难(功能障碍性、梗阻性、麻痹性)(4)打鼾
2、咽部常见体征(1)咽部粘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2)腭扁桃体肥大(3)腺样体肿大(4)鼻咽部隆起或新生物
(四)喉
喉部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喉喘鸣
(五)口腔
1、颌面部外形检查颌面部上、中、下三部的正、侧面比例是否协调,左右是否对称,
发育情况、有无畸形表现;关节区、下颌角、下颌支和下颌体的大小、长度是否正常;面部运动是否正常。

2、颌面部皮肤有无皮肤的色泽、质地、弹性的变化以及有无瘢痕、瘘口、炎症等。

3、牙齿有无排列不齐,有无错位、移位,注意观察牙齿的色泽、外形及数目,有无异常咬合关系,有无牙齿发育不良等。

4、下颌的运动状况前伸、侧方运动是否受限,开口度和开口形是否正常,以及在开闭口运动时是否出现关节弹响、绞锁等异常现象。

5、牙龈黏膜牙龈组织的色、形、质的改变,是否有色素沉着,有无瘘管存在,牙龈有无出血、发炎红肿、增生、萎缩、溃疡、坏死和窦道等。

6、口唇口唇检查应注意色泽、状态、形态、外形、运动和有无肿胀,还应注意有无疱疹、皲裂,口角有无红肿糜烂,有无增生物、色素沉着、斑块、白斑,有无巨口症、小口症或唇裂等。

7、舌观察舌体、舌根、舌腹的色泽、舌苔的颜色;检查舌运动情况,观察有无运动障碍和伸舌偏斜。

8、腭腭部依此检查硬腭、软腭、腭垂。

观察是否有充血、肿胀、包块、溃疡和坏死,是否有畸形和缺损。

必要时还要检查软腭、腭垂、腭舌弓、腭咽弓的运动,以及咽侧壁、咽后壁、腭咽闭合情况是否正常。

9、口底主要检查舌下肉阜有无异常分泌物,导管乳头有无红肿,口底有无肿胀、包块及其硬度和活动度等情况。

10、系带检查时应注意其数目、形状、位置及其附着情况,对牙的位置及口腔功能有无影响。

11、口咽包括咽后壁、咽侧壁、扁桃体、软腭和舌根检查。

由于位置较深,需借助压舌板、口镜、喉镜进行检查。

三、辅助检查
包括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鼻内镜检查、喉窥镜检查、耳鼻咽喉科颅底各部X线、CT检查等。

四、心理、社会状况
病人的一般社会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家庭住址、联系人等。

耳鼻咽喉病人常出现自我形象紊乱、自尊降低、抑郁、家庭关系受损、社会退缩、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甚至还会出现自杀倾向。

所以护士应重视评估病人的自我观念、认知能力、情绪和情感、角色适应状态、压力水平和压力应对方式、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关系、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等,通过对病人心理和社会状态的评估,可以发现和确定病人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心理和社会问题,并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病情观察要点】
【病情观察要点】
1、术前观察患者口腔颌面部病变部位的情况。

2、术后全身麻醉未清楚患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

3、观察术后伤口情况:是否有渗血、组织肿胀等,呼吸道是否通畅,防止舌后坠和喉水肿。

4、观察术后引流物量、色、性质变化,做好记录。

5、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状态。

【重点沟通内容】
1、语言沟通:
“您觉得口腔内分泌物多吗?”
“您觉得口腔内有异味吗?”
“您在用药后疼痛减轻些了吗?”
2、非语言沟通:
(1)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

(2)查看口腔颌面部专科情况。

(3)指导或帮助患者做到:进食后立即清洁口腔,去除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关摄取足够营养和增进食欲的技巧。

2、针对手术和术后恢复情况做相应的健康指导。

3、遵医嘱定期来院复查,不知随诊。

感谢患者配合
办公室:对评估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总结汇报;提出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问题以及将
要采取的护理措施
【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疼痛:与龋病、炎症、骨折、外伤、肿瘤、溃疡有关。

2、潜在并发症-伤口裂开、感染
3、语言沟通障碍:与疾病本身引起张口受限,口腔内手术禁止发音及腭裂导致说话不清等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本身,手术、外伤引起面部外形变化等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张口受限、咀嚼及吞咽困难等有关。

6、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颌面外伤、术后颌面包扎过紧、不能有效地清理呼吸道有关。

【主要护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1、疼痛:
(1)认真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协助患者使用恰当的、无创的解除疼痛措施,如松弛法,注意力转移法,皮肤冷或热刺激法。

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镇痛药。

(2)对疼痛的预期发展情况加以说明,如颌面部骨折,手术伤口疼痛持续期限。

(3)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

急性期感染严重者应卧床休息,尽量少说话,减少活动,避免不良刺激。

(4)治疗原发病灶,祛除病因。

2、潜在并发症-伤口裂开、感染:
(1)术前3天开始用1:5000洗必泰液或1%诺氟沙星(艾力克)漱口。

牙结石过多者应行牙洁治,去除口腔病灶。

(2)指导或帮助患者做到进食后立即清洁口腔,去除食物残渣,保持口腔清洁。

(3)伤口有负压引流管者,保持其通畅有效,防止死腔形成。

(4)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5)对于口内有伤口及张口受限的患者,应给予流质及半流质饮食,不吃过硬、过精的食物。

(6)注意保护伤口:防碰撞,避免小儿大声哭闹,术后给予正确的喂养方法。

(7)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

3、语言沟通障碍:
(1)沟通障碍的患者鼓励其用文字或手势进行表达和交流。

(2)腭裂修复术后1-2个月进行正确的语音训练:训练方法参见”先天性腭裂护理常规”)。

4、自我形象紊乱:
(1)引导患者正确对待面部外观的改变,鼓励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2)对于颌骨切除后可导致颌面部结构外形改变者,介绍有关术后恢复知识,及早进行义颌修复,恢复颌面部外形。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给予高营养、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饮食,不能由口进食者,可进行管饲,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6、清理呼吸道无效:
(1)全身麻醉未清楚的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及血液吸入呼吸道。

(2)麻醉清醒后,保持患者半坐卧位,有利排痰及排除口内分泌物;术后指导患者用合适的方法咳痰。

(3)观察口内伤口有无渗血或出血。

及时清除口、鼻、咽腔及气管分泌物、呕吐物以及血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责任组长补充修正,提出指导性意见
护士长点评、讨论、分析与总结,并体现疾病护理前沿信息,对下一步的护理要点进行前瞻性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