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沟通、协调能力的提升摘要我公司现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本文针对公司员工目前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情况进行简单的了解分析。
根据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培训状况的背景,结合公司员工的实际沟通、协调能力,并用我进入公司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案例展开浅论。
分析了公司目前关于沟通、协调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单介绍了如何提升沟通、协调能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沟通协调提升目录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公司员工目前沟通、协调能力的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公司员工目前在沟通、协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沟通方面的部分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协调方面的部分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沟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沟通的要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注意行为语言的沟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协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协调类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协调的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现代企业高效率的工作机制要求员工不仅具有基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技能,而且还要在沟通、协调方面做得出色。
如果一个员工具有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清楚而有说服力地传递信息、想法以及观点、而且能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有效地影响别人,这样的员工往往能为企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成为企业有价值的人,获得事业的成功。
如总经办作为公司组织的综合部门,经常要直接处理各种问题,遵照领导的授意去沟通与调解各种问题,与其它各部门、各方面达到共识。
因此,总经办人员就要掌握怎样才能达到与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的方法,取得对方对自己的理解与信任,以便充分地合作,提高公司各部门的办事效率。
一、公司员工目前沟通、协调能力的状况进入公司三个多月以来,和部分员工、中层管理者从思想、企业文化、管理、公司未来、各自岗位工作实际情况等进行过沟通交流。
发现我们公司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很关心公司的未来发展。
每个人都在要求自己上进,寻求变革,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能迅速、稳健、全面的发展,从而能使自己更好的为公司作出更大贡献。
但是,由于我们公司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又由于我们公司人员结构总体趋于年轻化,大部分的同事工作经验不丰富。
同时还有百分之三十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缺少实际工作经验。
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如遇到人际关系、需要帮助、遇到自己职责范围内无法解决问题的时候。
往往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工作业务需要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的时候,往往是等待别人找自己,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找别人沟通交流,这样就导致工作效率低,相互埋怨,相互推委,这样就制约了公司管理完善、快速高效、稳健全面的发展。
从上面这些情况来看,我们公司员工目前的沟通、协调能力水平还处在一个初始的阶段。
需要公司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强化培训,从而提高大家的沟通、协调能力,改变公司员工依赖别人主动找自己沟通、协调的现状,提高各员工、各部门的办事效率,真正知道怎么用沟通、协调去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所有问题。
二、公司员工目前在沟通、协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沟通方面的部分问题通过与在公司员工、现场员工、管理者多方面的沟通交流后得出,公司员工在沟通方面主要问题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缺乏信心。
不敢和别人沟通,害怕别人不能接受自己,担心自己与对方沟通过程中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例如:曾经有同事找我,要我提供一个参考意见,他因为工作中的事情想找他们的上司沟通,可每次都因为缺乏信心不敢找上司沟通。
后来,我几次和他沟通时告诉他,任何事情只要主动的去沟通、真诚的去沟通、用你的心去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终于,他克服了自己,主动找上司沟通后取得了好的效果,所以信心是很重要的。
其次是缺乏经验。
不知道怎么去沟通,和别人沟通不知该从哪里着手,在沟通的过程中不知该注意哪些事项,不知使用什么样的技巧等。
这一切其实都可以用培训来解决,所以强化培训是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
再者就是要有好的环境。
目前我们公司没有养成良好的沟通习惯,甚至有的人认为只要做好了自己的工作就行。
至于本职工作以外的事就与自己无关,这是自私自我的心态,这是不对的。
例如;我刚进入公司时和部分员工进行了沟通交流。
问他们平时是否和同事沟通交流关于工作或公司发展的话题,几乎都是同一个答案,很少进行交流,除非是工作业务上才去找同事。
我问他们为什么不交流呢回答的答案让我很吃惊:大家都是这样的,没有沟通的习惯。
如果我们真想去沟通和交流,还不知道会被同事们怎么认为呢,我们有些顾虑啊!我当时就和他们说,大家不要有什么顾虑,只要是为了公司的发展,谈工作的事和对公司发展有利的话题是可以的,这样对你本人和公司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可见,我们公司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沟通习惯。
2、协调方面的部分问题参加了公司年中总结大会我觉得,许多人认为协调需要由专门的部门或专门的人来进行协调,认为这样沟通协调起来比较方便有效,我虽然认同这样的看法,但不认为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例如:公司年中大会上提到的备品备件问题,对于这种多个部门间的业务联系,完全可以自行沟通协调,根据业务流程应该是比较容易进行处理的,没有必要绕个圈子另外协调。
实际上,许多协调工作,大多数只发生在两个部门之间,如果主动与其他部门进行协调,就可以迅速解决问题。
可如果被动地等待其他部门、其他人员的协调,反而会降低效率。
既然主动协调这么重要,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被动等待协调呢我认为主要是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对协调工作存在认识上的错误。
实际上,只要各部门职责明确,主动沟通,根据业务流程进行工作,协调就不是什么问题。
其次,不愿意承担责任。
在很多情况下,由谁来进行协调,就需要由谁来拍板做决策,因此需要承担责任。
正是由于不愿意承担责任,才导致被动等待协调的情况发生。
其实这些部门和人员心里大致都清楚,他们所需要的协调实际上是要找出一个决策者,以便出现问题时不要负责任。
再次,能力不足又缺乏信心。
由于一些员工自认为不具备协调能力,因此害怕进行协调。
越不进行协调,能力就越无法提高,其实协调并不是一件非常专业化的工作,如果在工作中去锻炼而成长,协调能力也就越来越强。
再有就是不愿意多干工作。
要进行主动协调,势必要比被动等待协调要多付出,而又不能得到什么回报,因此一些人会做出等待协调的选择。
而且,在一个企业里,干得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还会受到处罚。
在这种氛围内工作,自然选择明哲保身的方法,不主动沟通协调就很容易理解了。
用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公司在协调上存在的以上问题:在6、7月份公司招聘工作出现了招聘流程繁琐、择人理念不统一、择人标准不一样的现象。
这样就导致了用人部门急需要人,而行政人事部却又招不上合乎大家“胃口”的人员,造成各个部门的压力。
这个案例就存在对协调工作认知不足、不愿意承担责任、能力不足又缺乏信心锻炼、不愿意多做事的问题,如果有部门人员主动去找公司领导、用人部门、人力资源部协调沟通,拿出统一择人理念和择人标准,减少面试次数,我相信招聘工作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
另外,也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有的员工没有信心主动去找机会锻炼自己,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协调能力却又没有信心找机会锻炼自己,那么这样的人将来就很难在协调能力上得到提升。
我们也从这件事情上看出,各个部门的人都不愿意多干工作,认为不是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工作就不去关心、不愿意去做,怕做的越多就出错多、怕受处罚的想法。
其实类似的事在我们公司比较普遍,需要大家主动关心、主动协调沟通,养成习惯,创造环境,有以公司为家的精神就一定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三、提高沟通、协调能力的要点与注意事项(一)沟通1、语言是沟通的桥梁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的窍门就是沟通,沟通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
除了信息交流之外,还包括思想交流、情感交流、观点交流和态度交流。
无论什么样的交流都离不开语言。
因此,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主要的沟通工具。
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但很多人并不知道怎样说话才能使自己与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往往是挖空心思地说了许多话,却达不到理想中的目的。
比如总经办人员从事的工作就要经常与人打交道,就要掌握与人沟通技巧,克服沟通的障碍,提高沟通能力,特别是驾驭语言的能力。
语言不是思想,它只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修养不同,表达上就不同,在沟通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因此,从事人际交往的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l)说话要得体。
无论同谁说话,讲什么内容,都应详尽,要让听话人理解你的意思。
要能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对方能接受。
说话的目的在于沟通感情,疏通关系,要以对方的接受能力为出发点。
所以,在用词用字,表达方式方法等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得体”。
(2)说话要看对象。
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因此,面对不同的角色,就要用不同的语言。
注意谈话场合、对象的身份,以适当方式交谈,随时注意自己的角色和别人的立场,以及场合的改变,这才能在别人面前保持应有的位置。
(3)保持适当的距离能使人产生好感。
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不要过分亲热,应顺其自然地发展,该近则近,该远则远。
只有将自己的个性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才能以真挚的感情赢得对方的好感。
(4)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
有的人在说话时,爱发号施令、打官腔,这样的人比较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有时我们想以比较风趣的言谈来引起人们的注意,却忽视了语调的重要性。
有专门从事沟通能力研究工作的权威专家通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语调在沟通过程中占的比例是38%,所以,如果你要是忽视了语调的重要性,那么自己的思想传递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损失,失去了沟通的机会,达不到沟通的目的。
我在实习的时候,给我们开车的董师傅是个五十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