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继续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考试答案

2020年继续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读本 考试答案

1.()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

(1.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时间是()。

(1.0分)A.2015年1月1日B.2016年1月1日C.2017年1月1日D.2018年1月1日3.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0分)A.开放B.绿色C.美丽D.共享4.()是国际上第一个对碳关税进行立法的国家。

(1.0分)A.美国B.印度C.俄罗斯D.中国5.发展绿色经济的目标是()。

(1.0分)A.节约能源资源B.开展新能源革命C.经济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发展相协调D.经济发展必须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6.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

(1.0分)A.40,6B.46,8C.48,6D.50,107.()是指如果某一国生产的产品不能达到进口国在节能和减排方面设定的标准,就将被征收的特别关税。

(1.0分)A.碳税B.碳关税C.环境税D.资源税8.首次提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国家文件是()。

(1.0分)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9.2017年6月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1.0分)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10.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1.0分)A.永续发展B.生态公正C.共生和谐D.持续文明11.截至2019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一共公布了()批绿色制造名单。

(1.0分)A.2B.3C.4D.512.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科普图书是()。

(1.0分)A.《封闭圈》B.《增长的极限》C.《只有一个地球》D.《寂静的春天》13.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第()代产业园。

(1.0分)A.一C.三D.四14.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5.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1.0分)A.社会文明建设B.生态文明建设C.物质文明建设D.精神文明建设16.在世界范围内,先污染后治理的代表国家是()。

(1.0分)A.美国C.英国D.法国17.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18.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1.0分)A.13℃B.15℃C.17℃D.21℃19.工业文明以()为第一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以现代交通工具、现代通讯技术、人造卫星、互联网、物联网、万能翻译机器等将人类及地球表层网络成地球村。

(1.0分)A.人才B.教育C.科学技术D.制度20.在我国,()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1.0分)A.《“十二五”规划纲要》B.十八届三中全会C.《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D.十八届五中全会21.()是国际社会就环境问题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性会议,标志着全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

(1.0分)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22.2018年12月,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正式落户()。

(1.0分)A.四川成都B.重庆璧山C.新疆喀什D.内蒙古呼和浩特23.1992年,全球环境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1.0分)A.提出全球治理理论B.“全球治理委员会”成立C.发表了《天涯成比邻》研究报告D.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24.在下列行业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

(1.0分)A.能源业B.畜牧业C.种植业D.渔业25.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举行的()通过了“巴厘路线图”。

(1.0分)A.《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3次会议B.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D.《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2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

(1.0分)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特殊性原则27.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1.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28.()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布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1.0分)A.十七大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九大D.十三届人大29.()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

(1.0分)A.十六大报告B.十七大报告C.十八大报告D.十九大报告30.发展生态产业集群的实质是()。

(1.0分)A.共生理论在产业链接与区域合作中的应用B.加快生态工业建设的步伐C.提升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效D.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其要素包括()。

(1.0分))A.产业结构本身B.技术结构C.产业布局D.产业组织2.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包括()。

(1.0分))A.综合性B.多样性C.时代性D.高效和持续性3.物联网可以运用于()等领域。

(1.0分))A.政府管理B.公共安全C.安全生产D.环境保护4.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成果包括()。

(1.0分))A.就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B.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C.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D.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5.中国在2008年后积极推进碳交易平台建设,先后成立了很多交易平台,包括()。

(1.0分))A.北京环境交易所B.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C.天津排放权交易所D.深圳排放权交易所6.我国的资源环境法律体系包括()。

(1.0分))A.环境保护法律B.环境保护行政法规C.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D.环境保护部门规章7.下列选项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有()。

(1.0分))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甲烷D.氧气8.中国面临的主要生态安全问题包括()。

(1.0分))A.国土生态安全问题、健康生态安全问题、城市生态安全问题B.人口生态安全问题、贫困生态安全问题、核生态安全问题C.非可控生物入侵生态安全问题D.经济建设活动引发生态安全问题9.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的内容包括()。

(1.0分))A.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B.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C.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D.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10.下列选项中,对生态工业化道路的描述正确的有()。

(1.0分))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D.环境污染少11.生态保护红线包括()。

(1.0分))A.生态功能保障基线B.环境质量安全底线C.自然资源利用上线D.自然资源利用下线12.生态文明观强调地球(甚至包括整个宇宙)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包含的新的发展观包括()。

(1.0分))A.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B.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C.正确处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D.正确处理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E.正确处理人的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的关系13.我国经济建设活动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包括()。

(1.0分))A.核能事故、核废料处理B.化工生产中各种有害化合物排放、外溢C.海陆管道运输途径地储存的有害物质外溢D.矿山开发中的矿物径流,尾矿、土地塌陷14.应对生态安全问题的对策包括()。

(1.0分))A.正视全球气候变化、严防绿色恐怖主义、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类公约B.建立强有力的生态安全协调机构、构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注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C.重视周边相邻国家的生态安全问题、参与消除全球异地污染的经济一体化D.发展非政府性的生态组织、促进生态治理全球一体化结构的形成15.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问题包括()。

(1.0分))A.影响人类健康,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B.导致粮食减产,使人们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威胁C.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D.高山冰川融化,产生生态难民16.在十九大报告的基本方略中,强调了“十四个坚持”,其中与生态文明有关的是()。

(1.0分))A.坚持全面深化改革B.坚持新发展理念C.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7.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包括()。

(1.0分))A.优化开发区域B.重点开发区域C.限制开发区域D.禁止开发区域18.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包括()。

(1.0分))A.保障公众合法生存权利和环境权利的需要B.体现了一个国家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发育的程度C.弥补政府管理缺陷的需要D.能够扩大影响,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19.关于中国的能源现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0分))A.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开采条件较差B.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C.能源矿产资源消耗量大D.能源完全可以自给自足20.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主要体现在()。

(1.0分))A.推进绿色发展B.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C.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D.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21.土壤污染的特点包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