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幼师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幼师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幼师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关于幼师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摘要:本文是一篇调查研究报告,文中总结和分析了幼师生的学习状况,探讨并提出了幼师生适应教育改革的策略,这对提高幼师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幼师生初中生目标学习三风老师对策一、调查目的:本次问卷调查的目的旨在了解我校学生的有关学习情况,如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要求和学习建议等,为我校进一步地优化教学管理、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幼师生的综合素质而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充分利用对学生学习有利的积极因素,消除学习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让学生在安静、舒心、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调查时间与调查对象:我校教研室于2005年10月底、11月初对我校全体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宿师学生学习状况的问卷调查,其中女生493名,男生35名,平均年龄17周岁,共收到有效问卷528份(一年级学生217份,二年级学生196份,三年级学生115份)。

(我校共有学生724人,女生665人,男生59人。

一年级282人,二年级250人,三年级192人。

)三、问卷题型设计:选择题15个,问答题4个。

选择题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记分量化,分题统计,比较不同年级或学生之间的异同,开放式问答题可以较为广泛地了解学生普遍反映出来的学习以及与之有关方面的问题和要求。

不管是哪一种题型,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应当是一致的。

四、调查统计的结果与分析•选择题的统计结果与分析调查问卷中的第一种题型是选择题,共有15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要求学生从中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选项。

每小题四个选项的评分都是按照4分、3分、2分、1分的顺序评分的。

若学生对某一小题作出了两个以上的选择,则以其中选项的最高得分记分。

若按照每小题的最高得分4分计算,那么全部的15题选择题的最高总分(满分)就是:4分×15=60分。

为了比较我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得分情况,我们从三个不同年级各随机抽取出100名学生的问卷,先按照年级统计出每个学生每小题的得分,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年级100名学生的总分,接下来再算出各年级每个学生的平均得分,最后按照百分制折算出我校学生所答问卷的平均得分。

统计结果是:一年级100名学生的总分是3931分,每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9.31分;二年级100名学生的总分是3901分,每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9.01分;三年级100名学生的总分是3939分,每名学生的平均得分是39.39分。

从统计结果来看,三个不同年级的得分几乎没有什么差异,而且得分总的来看偏低,若按照百分制来计算,则每名学生的平均得分也只有65分,这个得分说明了学生在对学习的认识上和对学习的行动上没有达到最高或最好的程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在统计过程中也发现有的学生得分很高,而有的学生得分很低,存在显著的个别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要考虑到整体,也要照顾到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问答题的统计结果与分析问答题第1题:你一天的生活与学习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按照学校安排好的作息时间表安排一天的生活与学习,有规律,基本上是三点一线,寝室——教室——食堂。

问答题第2题:请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幼师生的学习特点和中学时期相比有哪些不同?这一题的回答情况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许多学生认识到,学生从初中进入幼师学习与生活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次大的转折,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生理和心理发展趋向成熟的一个阶段。

幼师与初中相比在学习与生活上既有一些积极的方面,也有一些消极的方面,主要表现为:幼师生普遍反映,在对待开设课程的态度上,幼师强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比较重视艺体课和普通话,文化课没有中学时那样重要,学校不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而中学则是强化文化课的学习。

在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幼师对学生要求不严,抓得不紧,学习要自己学,学生比较自主、独立、自由,而中学时则是家长和老师逼着学,陪着学,不自由。

幼师一、二年级的学生感到学习比较松弛,而三年级的学生则感到很紧张,因为不仅有正常的学习与训练,还要准备考普通话、计算机、小五门等,还将面临着毕业考试、对口高考和工作就业。

幼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专多能。

幼师课程多,时间紧,但学起来轻松。

幼师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中学时强。

幼师生活丰富多彩,中学时比较单调,枯燥乏味,整天就是学习。

幼师生比较注重自身的形象,气质仪表,穿着打扮。

中学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一心只是学习,不大注意自己的形象。

幼师生学习的内容比较广泛,见多识广,性情活泼开朗,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幼师的教学灵活多样,中学的教学死板单调。

幼师采取的是封闭式管理,有安全感。

幼师在学习上的一些消极的、不利的方面表现为:幼师学习不紧,要求不严,考试很少,作业较少,没有成绩单,学习缺乏兴趣,比较松懈,自由散漫,贪玩懒惰,课余时聊天打闹,上课时无精打采。

学习上缺乏毅力,自制力薄弱,比较浮躁、肤浅,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学。

而中学时老师要求较严,抓得较紧,作业较多,学习压力较大,负担较重,学生学习也比较努力刻苦,兴趣较强,积极性较高,学习比较深入,时间感到非常紧,不够用。

在初三时更是紧张得要命,每天都要用很多时间背书、写作业。

幼师的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感到茫然,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而中学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理想远大,积极性很高。

许多学生反映,校园里缺乏安静的学习环境,也没有读书廊作为静下心来看书和思考的地方。

在幼师,晚自习没有老师上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太差,教室太吵,晚自习太乱。

在幼师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少了,学习全靠自觉,学习上的拼搏精神没有了,学习太散漫,教室里乱糟糟一片,主动学习的同学很少,都是玩,虚度光阴,布置的作业少还不能按时完成。

而初中时每天都有家长和老师的监督,老师整天都在班中,遇到不懂的能及时向老师请教,学生比着学,很想学习,布置的作业多也能按时完成。

有学生反映,除了艺体类的课程,对学习的积极性没有了,信心也没有了,数学、英语听不懂。

感到知识肤浅,不能适应社会,想想以后就感到很失望。

在幼师,虽然时间很紧,但却时常感到无事可做。

双休日不知道要做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办,更是空虚无聊。

在幼师回家的次数少了,见父母的时间少了,花父母的钱多了,生活条件好了,吃、穿、上网的花费多了。

在幼师交的朋友多了,但却没有多少知心朋友,原因分析与总结: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来看,幼师与中学相比都各有其有利的、积极的方面,也都有其不利的、消极的方面。

幼师生与初中生因为处于不同的的年龄发展阶段,在身心发展上也就具有不同的特点,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需求不同,认识不同,想法不同。

在初中年龄还小一点,思想比较单纯,什么都不懂,无忧无虑,没有烦恼,只有升学的压力。

在幼师年龄大些了,想的问题多了,接触的人多了,人际交往带给自己的烦恼多了,来自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也多了。

幼师与初中相比由于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同,所以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就有所不同,因此学生学习的目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幼师和中学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目前的情况是,初中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使学生考取重点高中,考大学,把学生培养成大学生,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好知识技能基础。

学校一般是追求升学率,采取应试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

老师抓得紧些、严些,学习都是老师逼着学,平时作业较多,考试也多,不只在期中、期末有考试,而且平时还有单元测验或月考,学习的压力较大,竞争激烈,很有挑战性,比较紧张,积极性和兴趣也比较高。

中学老师一心只想让学生考高中、考大学,硬灌给学生知识,很枯燥乏味,整天都是学习,生活方面比较单调。

而幼师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幼儿教师,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人师表,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学校的教育教学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具有多方面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才(一专多能),幼师教育抓的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老师的教育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幼师开设的课程比较多,不仅有较多的文化课,如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幼儿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师德修养等,还有相当多的专业技能课,如音乐(视唱、琴法)、美术(绘画、泥塑、剪纸)、舞蹈、体育、普通话、书法等,要求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技能。

由于幼师在专业要求、课程设置、工作就业和学生素质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并且面临着许多的现实问题,这就给学校的管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矛盾。

目前我校存在的现实矛盾是,幼师的课程多还要深入,基础薄弱还要学习好,社会竞争激烈还要为学生谋好出路等等。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消除制约我校发展的不利因素,将是我校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问答题第三题:你认为怎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习?幼师生的希望、要求与建议: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太重要了,只有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环境安静,大家都努力学习,才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地看书和思考。

希望有一个好的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安静、清幽、舒心,学校要抓好三风建设(校风、教风、学风)。

应把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招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这对改善学校环境至关重要。

要加强班级纪律的管理,教室要安静,没有喧闹和争吵。

晚自习的纪律需要加强。

希望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要加强幼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经常进行语言和行为的文明礼貌教育。

有一个好的教师很重要,教师的教学态度要认真,教学方式要适合学生心理,做到语言幽默生动有趣,旁征博引,结合教学内容多举事例,多给学生讲些人生哲理,教给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培养学生远大理想,树立起学生的生活信念。

老师上课时要多观察班里学生的注意情况,多提醒学生,让学生集中精力,不要分心,开小差。

希望老师采取更好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容易听懂听会。

讲到重点、难点时要注意联系初中的知识,多讲点,讲细点,因为大多数学生初中的底子太差。

老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给学生以新鲜感。

老师要多使用多媒体教学,要运用直观教具,如实物、模型等,让学生亲身体会。

师生互动教学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老师不要纯粹地“教”,要常和同学交往,多与学生交流,交换意见,相互了解。

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要多贴近,多关心,多鼓励,进行个别辅导,要求严些,要有耐心、细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