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假期读书详单人人网上很多的朋友在询问园林景观设计的学习方法和一些选读书目,今天在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时候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
遇到过几个老者,他们都会在设计的学习过程中说出同样一句话:年轻人趁着有时间多读书……每天空余时间在窗前书桌、在沙发上、在被窝里坚持看书,会让你对景观设计这门学科看的更远、更清晰。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
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局限于视野无法领略的画面。
当你看到一个手捧书册在读的朋友和一个披头散发热衷于DOT、WOW网游的朋友,你可以了然知道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情调。
我搜集整理一些经典的书给学景观的朋友。
没有什么是必读的,读了却是能带给人很大收获的。
积累有限,为作此题访师问友看帖,周折不少,仍难免疏漏,望看题的您不吝赐教,及时为我们指正,以免误导更多在路上的人……景观中外史说部分:《园冶》计成这部用骈体文写成的有关相地立基、选石掇山的治园专著,成书于崇祯辛未年(1631)计成五十三岁之时,始名《园牧》,姑孰(当涂)曹元甫见到此书,更名《园冶》。
书前有阮大铖序,无否自序,书末有无否自识,读来颇为感慨。
有清一代,二百六十多年,计成的这部造园艺术的杰作,只在笠翁的《闲情偶寄》中,有一语道及。
但这书很早漂洋过海,去了日本,也幸得日本阁文库藏有刻本,有识文士才补全了民国北平图书馆已缺了第三卷的明刻本。
《园冶》在日本是以《夺天工》显扬的,日本人尊此书为世界造园学最古名著。
计成的被看重,是要感谢日本人的。
《园冶》该书提供了最透彻的原理,以及最适用的方法。
即使你在做家装,或者店面装修,这一原理和方法也能为你提供众多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元素。
不仅如此,该书还为你展示了中国造园文化的现代高度,那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精妙理念。
作者:周维权:清华大学版本:第3版容简介《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中所划分的五个时期,既分别作总的论述,也着重列举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分析评介,俾便于读者能够借助于具体的、个别的形象来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宏观的、整体的理解。
一些著名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往往历经百年乃至数百年的一再改建、踵事增华,它们本身的变化即可以折射出中国古典园林在历史的某一阶段上的演进情况。
前四个时期由于缺乏实物,只能依据文献和极少数遗址情况而或详或略。
最后一个时期有大量实物保留下来,因而选择了三十一个例子按园林的三大类型分别集中为三个专节加以介绍。
作者简介周维权,人,一九二七年生,一九五一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建筑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
长期从事建筑教育、设计工作,以及中国园林和中国建筑的研究工作。
2007年7月于北京逝世,享年80岁。
作者:汪菊渊容简介本书为1982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研课题《中国古代园林史》的重要成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
包括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清朝的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
作者简介汪菊渊(1913-1996),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园林专业的创始人,著名的园林学家。
曾任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城市与居民区绿化系副主任、教授;任北京市农林水利局、农业局局长,先后任北京市园林局局长、副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等。
作者:彭一刚容简介《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
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此外,还用适当篇幅来阐述南、北造园风格的差异,借此将会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由于服务对象不同,所处地理、气候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全书共分25个章节,并附有大量的插图及照片。
编者:童寯容简介《造园史纲》略述东西方造园沿革史全例,从天国乐园到今天抽象的园艺,指出十七、十八世纪中国、日本与英、法等国的造园成就及其相互影响,兼涉现在造园职业及专业教育。
编辑推荐《造园史纲》作者童寯,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于《论造园》一文中说:“文明人类先建美宅,营园较迟,可见造园艺术比建筑更高一筹”在气候温和,植物繁茂的地方,人们经常同山川草木接触而不觉其可贵。
但如长时间烈日当空,干旱少雨,居住问题虽然解决,若缺乏水泉树荫作为调剂,就会感到除为生活必需栽种果蔬,还需借助庭园绿化来满足心理欲望,以有助于感情安宁和观赏要求。
这就促使人们通过创造性的布置、修整、培育和美化工作,把造园提高到艺术领域。
编者:从周容简介该辞典在结构上分为名园鉴赏、品园杂识两部分,“名园鉴赏”,由私家园林、皇家园林、纪念园林、寺庙园林、名胜园林五部分组成,占全书五分之四,重点介绍国现存园林及园景点;下篇是“品园杂识”,系统介绍我国园林的文化涵、历史渊源与品园知识,占全书五分之一。
为配合介绍,在辞典正文前刊有177幅各类园林景观的彩照,给辞典增添了亮色,起到了画龙点晴,图文并茂的作用。
作者简介从周(1918~2000),同济大学教授,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环境及园林艺术顾问,日本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
从周先生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古建筑及园林专家,是当代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在美国建造了中国式园林“明轩”等。
吴家骅:大学容简介该书主要容有:环境设计的起源,从空中花园的隐语到伊斯兰环境设计,古代东方与前哥伦布美洲的环境设计,西方文明与环境设计的理性化进程,近代景观设计思想的变迁(18世纪以后),现代环境设计思潮(20世纪以后)。
作者:(日)针之谷钟吉容简介《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讲述了:古猿被大猩猩从食物丰盛的密林甥深处逐出,猿人跟在猛犸象之后觅食,原始人在贝壳遍地的海滨求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当人类开始在世界各地定居的时候,他们对所出的环境想些什么?他们又用什么东西来安营扎寨?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因而想以此为出发点来探索各种建筑空间意识起源的奥秘。
读一读有关造园的书籍,就会使人油然联想到身边这个世界。
在莽莽森林之中,夜行的人们依赖什么来把握前行的方向?草木散发出的芳香不是与方向有关吗?芳香确实可引人步出迷途。
作者:玉麟容简介《外国城市建设史》分别从古代、中古、近代及现代四个历史时期阐述了外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与特点。
作者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各时期的社会背景,对各国的城市建设理论以及城市建设实践作了科学的评介。
作者:(美)芒福德(Mumford Lewis) 译者:宋俊岭倪文彦容简介《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是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家、社会哲学家易斯·芒福德的重要理论著作之一,它着重从人文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并展望了远景。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史料丰富,为提高实用性,书后编了中文索引,便于读者检索。
作者:志华容简介《外国造园艺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外国造园艺术的四个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品: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园林(附有古罗马园林),法国的古典主义园林,英国的自然风致式园林及伊斯兰国家的园林,阐明了它们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深入分析了各种造园艺术的在规律,并对中国造园艺术在欧洲的影响作了开创性的穷根究底的研究。
作者:祖刚容简介本书简要阐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2000年世界园林发展的历史。
景观理论研究部分:作者:(英)布雷德利-霍尔译者:王雯 / 玫 / 添悦容简介极少主义园林,以其注重简洁的线条、抽象的形体和强烈的空间感觉而日益流行起来。
特别是在过度繁忙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创造出一块宁静的蔽所,用以修养身心。
极少主义风格还有其他的作者:俞孔坚、迪华、海龙容简介《反规划途径》以全面发展观及建设和谐人地关系为总体指导思想,以关怀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生命和人文过程为论理基础,系统地讨论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反规划”途径。
以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系统介绍了区域和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规划步骤,其中包括如何与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衔接,如何通过生态基础设施来形成健康的城市形态。
最后,在微观尺度上以一个实际工程为例,说明如何以洪水为友,建设生态基础实施。
作者:(美)诺曼K.布思容简介《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练、明确的图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理。
译者忠于原著的构思和论证的逻辑性。
充分地发挥了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人员在翻译专业书籍方面的有利条件。
作者:[日] 隈研吾译者:计丽屏容简介《负建筑》是一本不止于谈建筑队建筑书。
作为建筑,何为“声”?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绝非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作者:(意)阿尔多·罗西容简介《城市建筑学》是作者有关建筑和城市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最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
景观大师部分:作者:(美)罗杰·H·克拉克迈克尔·波斯容简介《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原著第3版)通过建筑总平面图与平、立、剖面图等,集中对勒•柯布西耶、密斯、阿尔托、迈耶等100余位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400余个著名建筑实例进行详细的图解分析。
作者: O·斯通诺霍 / (瑞士)W·博奥席耶译者: 牛燕芳 / 程超容简介《勒·柯布西耶全集》由瑞士Birkhauser引进,堪称建筑界有关柯布西耶资料最为详尽的权威著作。
全套书囊括了1910~1969年柯布西耶的作品及理论,图样详细、照片丰富,文字生动。
“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哲学大师柯布西耶给我们指引的方向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他的设计没有边界,没有桎梏。
在他而言,建筑师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最杰出——精神之最富足”,“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一门手艺。
柯布西耶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和纲领。
柯布西耶的语言是慷慨激昂的,柯布西耶的设计是激情四射的,柯布西耶的理论是历久弥新的。